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腊月初八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人们就在腊八节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相似文献   

2.
遂昌古有于立春前一日,"官祀芒神,行鞭春礼,家设酒肴,祭祀土神"之俗.又于三月亥日,"祭祀先农,行耕籍礼".自明至清,历有传承.在汤显祖的"迎春"诗中,对特定的祭春文化有着直观的反映,鞭春的民俗事象,在诗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3.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除了喝腊八粥,还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趣闻掌故.腊八节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相似文献   

4.
周代的祭祀活动覆盖了国家政治活动、民众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其中的祀、禴、尝、烝是指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对祖先进行的祭祀,在周代的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周人祭品使用呈现尚俭的特点,强调心祭重于行祭。  相似文献   

5.
新蔡葛陵楚简所见的祖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近年出土的卜筮祭祷简,探讨新蔡楚简中所见的祖先受祭对象及战国时楚人祖先系统的一些情况.在众多的远祖中,老童、祝融、鬻熊被选出固定成为必受祭祀的"三楚先".从鬻熊之子熊丽开始到楚武王,则被当作一个整体"荆王"受祭.迁都至郢的楚文王到离墓主最近的一世楚先王则被当作与"荆王"相续的一个整体受祭.墓主对于直系先人和近世先人的祭祀,情况较为复杂.此外,重要的女性祖先也出现在楚人的祖先祭祀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正>农历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总以充满希望和期盼的心情迎接新春的到来,从而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贴门神便是最具年味的传统民俗之一。门神系道教因袭汉族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汉族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据《山海经》记载:在苍茫大海之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奉天复县官员祭祀一般分为春秋两季,春季祭祀为三月,秋季祭祀为九月,祭祀的祭官为复县知事。本文仅从复县文庙、文昌庙、关帝庙、城隍庙、社稷坛、先农坛、神龙庙祭祀的祭文中探索民国时期奉天官员祭祀的特征,复县知县将各项祭祀活动以"均已列入祠典"为前提条件,以国民政府官方行为进行组织动员,并将祭祀活动视为一项"保境护民"的"政绩"来对待。  相似文献   

9.
孙莉 《东南传播》2012,(12):170-171
"傩戏"是常用于祭祀和大型宗族活动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广泛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对于安徽池州,"傩戏"也是其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本文试从传统的媒介平台"电视"及新媒体传播平台"网络"和"手机",这三种媒介对"傩戏"的文化传播方式做相关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师■鼎"作公上父尊于朕考郭季易父■宗"之"■"当隶作"■",从攴从"■"(逸),可读作"肆","肆宗"是郭季易父之庙。铭文意思是"师■制作了一件祭祀其祖公上父的铜器放在祭祀其父郭季易父的宗庙(肆宗)里"。这件铜器是小宗师■制作以私祭其祖,而非助祭大宗。不过该祭器的使用地点仍是在大宗宗庙,"郭季易父肆宗"只是铜器的存放地,师■一系未能为公上父立庙。西周时代贵族宗族成员(包括大宗族内小宗及一般族人)的祭祀活动可分为助祭与私祭两种,金文所见庶子或小宗作器"用享宗室"者,内涵是宗族成员作祭器以私祭。部分小宗未能立祖庙,需前往大宗之家进行祭祀活动,反映出西周贵族宗族内部立庙、祭祀及等级制度之严格。  相似文献   

11.
程森 《兰台世界》2012,(21):10-11
清康熙年间将北海祭祀地点北移国都东北之混同江边,乾隆时又将北海改祀于山海关,并敕建北海神庙。改祀北海的目的在于遵循"天子宅中,以临四海"之义,以之确立天子威严和统御四海疆土之正统性。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中国木版画的纸马汇集民俗、宗教、艺术于一体,蕴含着厚重的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45。纸马是指旧俗祭祀时所用的神像纸,祭毕随即焚化。又称为神祃、神纸、马纸、甲马、佛马、菩萨纸等。"纸马"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宋代孟元老编纂《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节日,莫非金装绀幰,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迭成楼阁之状。四  相似文献   

13.
陈媛  刘畅 《文化遗产》2015,(3):26-31
韩国学者认为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种古老的部落祭,江陵端午祭完整地将部落祭传承了下来,生动地再现了原始部落祭的概貌。我们从江陵端午祭儒教形式祭祀的祈祷文中可以深入了解儒教形式祭祀是为了江陵地区农业丰产、人畜安全而举行的祈祷活动。而巫祭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以保江陵地区人畜两旺,和江陵端午祭儒教形式祭祀的目的是一致的。虽然两种祭祀的形式不同,反映的信仰不同,但都是为了祈求一方的平安和庄稼的丰收。而端午祭民俗活动中最主要的江陵官奴假面剧和农乐舞等民俗活动,也是围绕着相同主题进行的,是端午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江陵端午祭各项活动的分析,论证了江陵端午祭的文化内涵——用祭祀的形式表达渴望丰收和平安的心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吸收了前贤时彦对天亡簋铭文研究的成果,对铭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疏解。"天室"的天不能读为大,天室指嵩山,前一个"降"字意为降阶而下,这一动作反映出君主在外祭祀需筑台的情形。"王祀于天室"与何尊铭文中的"廷告于天"性质相同,系武王克商后将天命禀复上帝的典仪。"衣祀于王"记载的是武王出征随行载庙主以祭祀文王的史实。"眚(笙)""庸(镛)"是王在祭祀礼仪中演奏的乐器,"作笙""作镛"是上古祭祀文化、礼乐制度的生动注脚。作者对"王降,亡爵、退、"一句的认识提出了新见,意为武王悦服,赏赐天亡铜爵、軜(内辔)、一囊贝。天亡簋作器者为天亡,称呼文王为"丕显考",表明他是周文王之子。  相似文献   

15.
祭月(赏月)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月典礼。古时候,每年春天播种前要进行“春祈”活动,以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到秋季八月旬,正是收获的季节,要拜谢土地神,这就是“秋祀”。秋祀是一种仪式,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因为古人认为五谷丰收离不开月亮,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丰收也是不可能的。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意思是,天子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祭日在早晨,祭月在夜晚。可  相似文献   

16.
杨逸 《文化遗产》2016,(6):111-122
浦江郑氏家族于宋元之际开始以《家礼》为中心自觉建设自家礼法,经历了一个从"一遵朱子《家礼》"到损益《家礼》以"求可行于今"的转变。至明初,郑氏家族已有三世实践《家礼》的传统,塑造了"最有礼法"的家族形象,成为当时践行儒家伦理的乌托邦。祭田制度的兴衰导致了家族祭祀礼制的嬗变。依据《家礼》,郑氏家族建立了自家祭田并不断增扩。在明代中期的分居异财后,家族祭田不断流失。随着捐助祠产的增加,祭田的重要性不断下降,终于在道光四年废止。祭产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家族内部权力结构的嬗变,捐助者得以更多地干预家族祭祀活动。于是,祭祀种类不断增加,淫祀现象开始出现,祭祀逐渐失去"事亡如事存"的古礼内涵,蜕变为家族的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两种唐代民俗背景来讨论杜诗"乌鬼"谜题。一是结合古代"赛祭"、傩文化有关内容,证明杜诗所言"乌鬼"是赛祀、驱傩活动中的头戴黑色面具或面敷黑色油彩的"乌面的鬼神",而不是"乌龟、乌鸦、鸬鹚"等。"养乌鬼"则是结社或在家中供养、祀奉神主。二是敦煌文献中"占乌、祭乌"文献反映的唐代"事乌"民俗,"乌鬼"可能是乌鸦。作者联系多种材料对"乌鬼"民俗文化做了阐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饶有趣味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选祭,是在一次合祭中选择若干先祖举行的祭祀,主要流行于一期和四期(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2013年,页373)。既然是选祭,就必然有选择的标准。对于这个问题,学者或认为以直系旁系为标准(《殷虚卜辞综述》,页373),或认为以时代远近为标准(晁福林《关于殷墟卜辞中的"示"和"宗"的探讨———兼论宗法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3期,页156—166),但都没有注意到梦也是选择祭祀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畤祭与山川祭祀都是东周秦汉时期重要的国家祭祀活动。根据相关考古发现,畤祭与山川祭祀所采用的祭祀方法以及留存下的遗迹遗物具有许多相似的特点,也有文献记载可以说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密切的联系。而此种联系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背景与意义。东周初年,秦人借鉴山川祭祀以及其它祭祀活动的礼仪规程创设了畤祭制度。此后,随着秦人扩张步伐,畤祭与山川祭祀因同样具有宣示领土控制和君主权威的理念,联系日益紧密。秦汉统一之后,以泰山封禅和五岳祭祀为代表,山川祭祀迎来重大变革,其背后来自畤祭的影响尤为显著。畤祭与山川祭祀的相伴发展贯穿秦人崛起至横扫天下,后经汉王朝终成天下一统的历史过程,就二者关系展开研究可以为考察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其中礼仪制度和政治观念的变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周欣  陈安民 《兰台世界》2016,(21):150-153
祭祀舜帝是慎终追远、寻根祭祖的重要仪式,也是中华道德文明的传统古礼。自大禹"望九嶷而祭舜"始,历代君王采取各种形式的祭祀,包括袷祭、望祭、告祭等等。明洪武四年,太祖朱元璋亲制御祭文并遣官至九嶷祭舜,九嶷山舜帝陵祭舜成为国家祀典,国家祭舜仪制日臻完善,确立起传统中国的礼制程式。另一方面,祭祀舜帝与崇拜盘王相互融合,民间的"祭舜"加入很多民俗学元素,舜帝德昭天下受到后世的普遍景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