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维 《教师》2015,(12)
通过阅读积累、生活体验、“树式”指导一体化习作研究,构建一种将读和写能力培养融合起来的小学作文教学新模式: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以指导完善写作,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读写能力的能力型优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教学效率低下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语文教师将教学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上,很少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的发展,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师不能有效调动学生求知的热情。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的完善,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以真诚、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与需求,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使语文教学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关怀。那么,教师如何领着学生快乐地学语文呢?  相似文献   

3.
周怿 《学语文》2007,(3):37-38
一、纯真自我——“童心说”的历史涵义与现代解说“童心说”是明代文学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主张。他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所说的童心即真心,是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他认为凡天下最好的文章,莫不是童心的表现。文学写童心,其实质也就是表现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反对表现受儒家礼仪束缚的“伪情”。李贽的童心说,推动了  相似文献   

4.
一、探索,源于思索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何既能保证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提高习作水平;既能阅读与习作两不落,又能各司其职呢?  相似文献   

5.
冯英文 《考试周刊》2010,(47):67-67
“如何让学生写好我们的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生活感悟;积累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内容空洞,缺乏情感,是学生作文的顽疾。为什么学生的习作空泛,缺少真情实感呢?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一是习作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没有生活积累和切身的感受。二是作文教学程式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了学生人云亦云、无病呻吟的状况。一位教育家曾说:“倘若一件事没有真正触及孩子们的心灵,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真实的情感倾诉于笔尖。”因此,我把“情”字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用情感这把钥匙开启学生一心灵的大门,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无事不提笔,无情不抒发。”为了让孩子们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我尝试把亲情主题板块注入作文教学,探索出“亲情作文三步走”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步:“煽情”—轻叩学生情感的大门 新课标指出,生活是作文的根基,而家庭生活则是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一句赞美、一次抚摸、一个亲吻,都会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爱。这样的情感最真挚,这样的故事最感人,此时此刻让学生拿起笔,记录亲情的故事,作文必然会情真意切。“煽情”是调动学生情感,做好习作准备的第一步。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习作之前的“煽情”很重要,老师“煽情”到位,学生就会打开情感的大门,作文就会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倘若“煽情”不够,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写作状态,作文就会断断续续,无病呻吟。例如,在指导作文《请原谅我吧,妈妈》时,我是这样“煽情”的:“在女儿幼小的时候,为了教女儿喊一声‘妈妈’,您把女儿抱在怀里,耐心地教女儿,一遍、两遍、三遍……不知教了多少遍,女儿总算发出了‘妈—妈’。那一刻,您激动地亲吻着女儿的脸颊,把女儿搂在怀里。如今女儿长?  相似文献   

7.
8.
作文内容来自于生活,生活是作文之源。构建一种畅游生活的作文教学思路,以此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高作文能力。激发学生运用文字工具的内需活力,有了自由作文的生命活力,其个性火花自然闪亮,个性潜能自然开发,个性智慧自然彰显。  相似文献   

9.
典型性是文艺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它要求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 ,创造出能够体现社会生活某些本质规律的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和典型形象来 ,即所谓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条文艺理论原则自有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对文学写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以此要求学生习作就显得不切实际 ,强人所难。因为学生习作属于练笔性质 ,不是文学创作 ,只要“能具体明确 ,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用表达方式写作。”(《语文课程标准》)就可以了 ,实无“典型性”之必要。但长期“为考而教”“为考而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就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不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占77.8%,60.1%的学生反映无内容可写。很多学生的作文可谓"三无":无内容、无情感、无话可说。生活体验和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大量实践证明教会学生体验。所以,引导学生积累是解决作文"三无"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江和平  袁浩 《江苏教育》2006,(10B):21-23
近年来,许多教师针对作教学的种种弊端,积极探索,寻求突破,努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思考想象,获取作材料,提高作能力.创造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但是,从大面积看.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重视。怎样把这些先进的理念、新的教学要求化为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还需我们认真学习思考、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把每次习作当作一次快乐的体验?文章认为教师如采取帮助积累、指导运用;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少改多批、高分激励等方法就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何兆新 《辅导员》2013,(23):25-26
对于同学们的习作指导,作为老师提倡的是一种新文风,坚决反对无中生有的胡编乱造,但现在的习作已经形成了造假和虚假之现状,让老师们很是头疼.写作固然需要艺术化处理,老师也并非反对“虚”写,但应该正确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以“实”为主,关键处也允许“虚”写.在作文教学中,由于一些语文教师无意识地错误引导,致使文风日下,“虚情假意”“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照搬抄袭”成为当前语文界“虚多实少”之习作乱像.  相似文献   

14.
唐小焱 《教师》2012,(26):83-83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喜爱,让他们找到源头活水,乐于"用我手写我心",都是教师们应该努力做到的。一、走向生活,丰富体验许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常常觉得无言可说,无话可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给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5.
何捷 《陕西教育》2003,(7):42-42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词。原意为组装配合,广义解释为组接、合成的意思,它是电影艺术中最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拍摄中运用了蒙太奇手法,使镜头与镜头,光与影、声与色组合产生成电影这种变化无穷,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我们试着把“蒙太奇”手法运用到习作的设计上,就能让孩子在各式各样的组合中感受到将语言文字进行加工组合带来的乐趣。一、词语“蒙太奇”词语“蒙太奇”是指提供给孩子一些零散的词语,要求孩子将其串联后形成一篇有较为集中主题的文章,文章中必须出现这些提供的词语。从所提供的词语本身是否有关联来看,又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16.
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积累,才能让习作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7.
李维鼎 《湖南教育》2004,(17):34-35
凡“体验”都由于“验”而“独特”。据我的理解,“以身体之”就是“人”在“环境”中,开放眼、耳、鼻、舌、身去全方面感觉,与“环境”相互作用,演化出各种各样的“事”。“以心验之”,就是在亲历、实践的“事”中,让五官与“心”接通,使感觉“往心里去”,同心里原有的“经验”汇合、振荡和重组。前者若是“走过四季”,重于感受,后者便是“走过自己”,重于感觉。在“走过四季”中“走过自己”,“走过自己”也就是走过“四季”中的“自己”。人与人不同,心与心相异,五官所“感”,心灵所“受”当然各各不同。因此,“独特”是“体验”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上小学时,班里同学普遍怕写作文,有的同学甚至把"作文作文,见到头疼,想了半天,一句没成"当儿歌来唱。如今想到这句话,已身为人师的我心里仍沉甸甸的。而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许多学生一写作文就"咬住笔头不放松,紧锁眉  相似文献   

19.
陈卫萍 《新课程研究》2009,(11):169-17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作文教学也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学生作文的要求、内容、题型、布局谋篇等大大开放了,可以说新课程下学生作文解除了种种束缚,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可是,长期从教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接触学生的作文,有一种感觉比较强烈:学生习作语言干巴枯燥,内容空洞不丰满,一篇文章就像一具“木头人”,缺乏个性和生命的灵性,读者读起来索然无味。这不能不引起深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作文教学也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学生作文的要求、内容、题型、布局谋篇等大大开放了,可以说新课程下学生作文解除了种种束缚,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可是,长期从教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接触学生的作文,有一种感觉比较强烈:学生习作语言干巴枯燥,内容空洞不丰满,一篇文章就像一具“木头人”,缺乏个性和生命的灵性,读者读起来索然无味。这不能不引起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