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小学语文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听、说、读、写,而是在此基础上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用艺术手法教学生学习,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更轻松的学习环境。本文就小学教育的现状和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措施、建议,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牟凌霞 《教师》2011,(24):62-62
如今小学语文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听、说、读、写,而是在此基础上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用艺术手法教学生学习,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更轻松的学习环境。本文就小学教育的现状和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措施、建议,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随之不断的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也跟着老师观念的改变而改变,特别是最为关键的初级教育,如今语文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在此基础上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用艺术手法教学生学习,可以给学生一个更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一种激情、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改革要求做好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善,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常用方法之一,音乐游戏教育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与教育相结合的环境中享受音乐学习。本文将通过分析游戏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出音乐游戏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漂亮的"外衣",是让人可以呼吸的"氧气",不但可以让人们生活更有激情,而且能让人们充满生命力!音乐教学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在这方面,多媒体的介入,较好地使音乐教学全方位地体现了学科特色,让学生从"静静"地学习的"静态课堂"学习转变为"动态课堂"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充满人性美和生活美的美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智慧,能够塑造学生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帆 《天津教育》2023,(6):132-134
<正>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音乐。小学音乐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情况下,音乐是一种集体活动,如合奏、合唱和歌舞表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参与感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应仅出现在学校课堂,还应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付诸实践。关注社会音乐生活,积极参与课堂、学校的相关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9.
愉快教学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学生渴望能在校园里多接受音乐艺术教育以添补他们在高中阶段因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而形成的音乐教育荒漠.如何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乐学、善学、始终以愉快的心情去学是摆在大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大挑战.要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的榜样精神来吸引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而这种快乐是师生相互的.  相似文献   

10.
家校共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为此在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应当加强,不仅仅局限在学生学习成绩上,也要侧重于学生艺术教育方面。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途径优化等问题,带给小学音乐教育更加广阔的自由性和丰富性。以家校共育的形式开展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激励学生更有序地进步与成长。而“智趣课堂”的开展则对小学生艺术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家校共育的小学音乐“智趣课堂”实践,需要结合学校、家庭教育资源,拓展学生音乐学习视野,发挥出教师的专业技能,强化家长的音乐教育意识,促使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朱媛 《华章》2013,(23)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是心灵的催化剂,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本文通过三方面阐述音乐教学的点滴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王艳芳,网名“一叶兰舟”,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音乐教师。执教二十七年来,她始终以童心如花的为师风范、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畅游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之中。用音乐缓解学生学习的疲累,用音乐给学生营造温馨快乐的成长氛围。她积极主动梳理教学思路,反思教学行为,捕捉心灵刹那间的感动。网络写作更让她如鱼得水,近几年共写了二百余万字,有七百余篇见诸《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音乐教育》《中国德育》等报刊。  相似文献   

13.
王雪莲 《黑河教育》2014,(12):70-70
正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是快乐的音乐天堂,教师应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教学应为学生创造快乐,让学生带着快乐走进课堂,让学生带着快乐学习音乐。因此,我在  相似文献   

14.
<正>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想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理念进行关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小学的音乐教育过程中,要秉承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提升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而实现教师的快乐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音乐教学中快乐成长。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阶段的快乐音乐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音乐教学对策。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教育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审美与快乐"是目前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拥有快乐的学习环境,提高审美水平。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增加学生审美体验、让音乐回归于生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三种方式来完成"审美与快乐"模式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由此可见,创造音乐教育和教学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一堂学生高度兴奋的音乐课上,我们时时能感受到稚嫩却鲜活的灵感在喷涌。本文旨在探讨音乐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轻松快乐,从而激发出创新的火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方继东 《上海教育》2014,(33):58-59
"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爱菊小学以艺术引领文化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有快乐,学有自信。艺术教育是徐汇区爱菊小学的品牌,自学校创办之初就确定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是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催化剂"。经过20多年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学校在艺术教育特色上不断凸显成效,已经成为上海市艺术教学特色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进,新课改教学理念一步步深入教学中。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音乐。因此,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音乐教学中选择快乐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许一波 《学子》2015,(6):70
新课改的深入和发展,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小学音乐更应该如此。音乐是一门具有艺术价值的课程,是培养学生们个人情操的必要存在。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将课本知识完美地渗透在歌曲里面,有助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们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要去听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行记忆就可以了。尤其是小学音  相似文献   

20.
视唱曲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融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综合体,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以往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对课改前的音乐课识谱学习感到畏惧、枯燥,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连一些简单的曲谱也唱不了。当音乐教育融入艺术大学科后,教材中删除了视唱曲这一环节后,学生确实在艺术学习中释放了自我,教师似乎也不想让学生重蹈覆辙,就这样快乐着每一天,让艺术走进了第四个年头。可问题依然存在,我们的学生小学毕业后,难道收获的只是对艺术的感悟吗?因为,无论怎样强调音乐学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