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让学生能享有最大限度的思考与写作乐趣,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力求让学生作文乐意,下笔有言,成文自如。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比教学生怎么写更重要,有了写作的兴趣,就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使作文教学进入一个良性互动境界。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针对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作文教学十要诀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被动写”为“主动写”,变“害怕写”为“喜欢写”,可以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4.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执行者和完成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鼓励、启发、引导、示范,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训练,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5.
一、作文教学方面1.培养兴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主要的内驱力。所以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培养其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活跃写作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对作文的命题、体裁、立意等方面放宽要求,可让学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鼓励学生打破思想禁区,真正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学生自然会乐于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手写我口,我笔录我心”。  相似文献   

6.
艾立晶 《课外阅读》2010,(8):164-164
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使我对作文教学有如下几点感悟: 一、首先要调整学生心态,让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克服学生的写作恐惧感,告诉学生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用笔表达出来,并不都是为了当作家,尽管有时会招来笑声,但那一定是作文的与众不同之处,不要有顾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珍视小学生的独特感受”,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理念、新思维、新空间。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使之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下面谈一谈自己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眼、心、手的综合产物。有些学生很怕写作文,因为他把作文看成是虚无的东西,要自己去编造。完全是"造"出来的。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9.
余银妹 《广西教育》2004,(4A):18-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际的写作能力,写记实作文,一定要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习作教学必须让学生丰富生活,帮助学生开拓习作“源头”,写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情,文章才会生动具体。怎样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习作,下面我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作文教学而言,则是努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只有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作文,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内在动力。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指导思想,采取读与写相结合、校内课堂与生活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及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2.
提倡“作文面前人人平等”,注重了命题的艺术性,评改的激励性和幽默性,能使学生乐意写,顺畅地写,学生树立信心还想写.如此,也就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的把“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作文教学就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3.
本人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有对写作感兴趣,才能够兴致勃勃,从被动的“要我写”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写”。否则,他只会敷衍了事,勉强应付,或视为一种负担、煎熬。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4.
英语周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大部分学生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自己愿意想的,说自己愿意说的,写自己会写的,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峰 《成才之路》2014,(20):67-67
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思想肤浅,条理不清,文句不通,语言干瘪,错字连篇,甚至满篇假话,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胡编乱造。究其原因:一是教师陈旧的八股,固定模式教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缺乏素材,缺乏能力、技巧;二是学生的态度问题,“懒”“烦”“怕”的思想,使他们不思考,敷衍了事。只有不断探索,实践研究,开拓作文教学的新路,才能走出这个怪圈。首先,要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学生是主体”,作文课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摆脱“出题—旁观—批改”的固定模式,发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其次,重视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①写作难是一个兴趣的问题。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写作兴趣是写作动机的一个主要心理成分,它是使学生写好作文进而提高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作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生活空间,从熟悉的事物出发,才能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流露真情。最熟悉的,也就可以变成最有兴趣的,在熟悉的事物中,汲取写作素材,获得灵感,进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内在驱动力。②写作难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技巧问题。有了材料,有了感想,我们又怎样把它们组装成一个活灵活现的“模型”呢?这就需要一个技巧问题。语文能力是综含能力,各种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人不可能读的能力很差,说的能力很差,而写的能力很强,所以作文教学要采用递进方式,即把一个写作线分解成几个点。写《我》,可以让学生先写其中的某个点,我的优点,我的缺点,我的理想等等,然后让他们运用一?  相似文献   

16.
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跨不出死板仿写圈子,因而破除陋习更显重要。如写诚实话题材料,常出现“打碎花瓶就撒谎说是小猫的过错”;写教学活动有不少写“烧不坏的手帕”。选材庸俗老套,走死板仿写、变相抄袭老路,练笔效果很差。教师掌握规律。事先要打预防针,禁止学生写雷同材料。可通过口头作文点评,表扬选材有特色的,鼓励我笔写我文。用展贴的佳作证实,写自己的生活才有成功的希望,以此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尽管各种辅导资料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尽管老师们苦口婆心耐心引导,可一提到“作文”二字,学生们望文生畏,唯恐避之不及。如何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实践证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情感基础;鼓励他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是关键;从借鉴开始写自己的作文是方法;重视习作评价是重点。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最深的区域 ,也是最难走出这一影响的区域。如何克服学生厌写、怕写作文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为此 ,聂家河镇中心小学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 ,通过反复的分析与研究 ,提出了“单元开放式作文教学”的研究课题 ,从而为深化作文教改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这一研究重在以单元为整体 ,变作文的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开放观念、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过程、开放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开放作文教学流程等 ,变“填鸭式”为“启导式” ,将“写”贯穿于单元教学全过程 ,使读文、积材、指导、评改一体化 ,从而形成较…  相似文献   

19.
一、构建“导写与自写相结合”模式,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过程是事物在写作前头脑里加工的过程,它经历“双重转化”——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转化,主体观念向语言表达转化。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过程也必须尽可能与文章产生过程一致,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实际训练,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要顾及“导学”与“自学”的两个方面,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补学习写作学习。作文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创造性实现目标的优化过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个“导学—…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生写好作文,就要从兴趣入手,变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为愿意去写,乐意去写。因此,作文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写出好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