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法治教育深入人心,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大提升。原来比较突出的校园硬暴力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而另一种以写检讨、语言讥讽等方式存在的更为隐蔽、对学生伤害更为严重的校园软暴力现象却呈现日益攀升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校园软暴力的成因以及如何消除其带来的危害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周玉元 《中国德育》2012,(21):26-28
教育软暴力特征在于一个“软”字——虽不伤及学生皮肉,却会戕害学生心灵。教育软暴力对学生的伤害相对于体罚之类的硬暴力危害更大。那么,如何根治教育软暴力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广大教师的素质与法制意识得到大大增强,曾经问题比较突出的校园“硬暴力”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但一种更为隐蔽、对学生伤害更为严重的校园“软暴力”现象却越来越多,并且呈现日益攀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发现一 当前高中校园软暴力的危害没有“猛于虎”那样的危言耸听,多数学生的感受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软暴力的出现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应试教育体制,这样的认识推卸了教育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容易隐蔽教育软暴力产生的真正原因。教育软暴力现象将教师专业提升的问题再次推向前台,对教育软暴力的消解必须最终指向于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学校应当尝试建立教师专业伦理标准,开通教育软暴力投诉渠道,营造立足于提升学生校园生存状态的学校发...  相似文献   

6.
任亚方 《中国德育》2012,(21):24-25
如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校园软暴力现象已逐步引起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高度关注。校园软暴力不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它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而是使用谩骂、诋毁、嘲笑性的语言或蔑视的态度,侮辱、伤害学生的精神和心灵,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隐性暴力。  相似文献   

7.
侍作兵 《江苏教育》2011,(12):39-40
校园“软暴力”是相对于“硬暴力”而言的,它看不见、摸不着,有的也能让你听得着,却很难留下多少痕迹;它是隐性的,却能“烙”在学生心中,这“烙印”一般还不易消去,有时还会“癌变”。那可是对人灵魂的蔑视,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已大幅度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的“软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剧增。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语言暴力比体罚要“文明”得多,但它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却不能等闲视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的人际关系都造成消极影响。要消除教师语言暴力,必须从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立法保护、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已大幅度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的“软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剧增。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语言暴力比体罚要“文明”得多,但它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却不能等闲视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的人际关系都造成消极影响。要消除教师语言暴力,必须从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立法保护、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已大幅度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的“软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剧增.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语言暴力比体罚要“文明”得多,但它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却不能等闲视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的人际关系都造成消极影响.要消除教师语言暴力,必须从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立法保护、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  相似文献   

11.
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及时做好那些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关键。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产生校园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通过真实的个案,阐述了几种对消除学生校园暴力倾向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及时做好那些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关键.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产生校园暴力倾响的主要原因,通过真实的个案,阐述了几种对消除学生校园暴力倾向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校园暴力又称反学校文化,指的是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与学校的主导价值规范相悖。校园暴力具有显性化、多样化、强烈化、长期化、低龄化特征。其教育方面的原因有学校文化形式与实质的背离,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学生群体文化的兴盛等方面。笔者认为消除校园暴力的对策有:倾力打造书香校园,激活学校德育,优化家庭教育以及调控学生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思想观念容易出现失衡,一旦受到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容易诱发“校园暴力”。预防和抑制“校园暴力”,不仅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生命、心理、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身抵御能力,而且要强化家庭、校园、社会等方面的文化环境建设,使“暴力文化”远离校园。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校园,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校园“软伤害”却有所抬头。这里所说的“软伤害”区别于直接的身体暴力伤害,主要是指教师以恶毒阴险的语言、冷若冰霜的神情、粗暴恶劣的态度对学生的自尊、自信、智力、情感、心理、人际关系等间接的施以精神伤害的行为。其中,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软伤害”所占比例最大。归纳起来,校园“软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1.把学生比作动物,取笑学生身体缺陷。如:“你真是头笨驴啊!给你讲过多少多遍了?就是跟驴讲了这么多遍它也会了呀!”“怎么?不服气啊?看你圆头大鼻,不是猪是什么?”这种语言不…  相似文献   

16.
自有了“门”概念,校园“门”事件可谓多矣:校园“暴力门”、校园“摸奶门”、校园“脱裤门”、校园“喂奶门”、校园“街头门”等等。每一个“门”事件都极大地撞击着教育者的心灵,触动着教育者的神经: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7.
校园暴力现象在校园中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学生们如何对校园暴力说“不”?本刊此次了解了一些学生的想法,从他们的答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人竟然对校园暴力持“以暴制暴”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王炳栋 《中国德育》2012,(16):70-71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频繁找各种病由请假回家的现象比较普遍。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学生是不是遇到了“校园软暴力”。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学生是体弱多病,或者厌学逃学,那就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校园暴力”的报道比比皆是,尽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其社会根源,但它也直接反映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校园软暴力是相对于硬暴力而言的,它看不见、摸不着,有的也能让你听得着,却很难留下多少痕迹;它是隐性的,却能烙在学生心中,这烙印一般还不易消去,有时还会癌变。那可是对人灵魂的蔑视,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伤害。一、校园软暴力呈现的关键词1.示众现象链接:一次与老师聊天,这位老师说起如何对付不做家庭作业的学生。一天早上,他把几个没做家庭作业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使出浑身解数,让没有做作业的学生泪流满面,并且说谁流泪了,谁才可以进教室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