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站在哲学高度,用"死"即生命短暂的客观性激发我们把握今天、珍惜当下,用生命的宽度、厚度补足短暂的长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引进了"向死而生"的观点,其目的是让学生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  相似文献   

2.
“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站在哲学高度,用“死”即生命短暂的客观性激发我们把握今天、珍惜当下,用生命的宽度、厚度补足短暂的长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马洛礼《亚瑟王之死》出现前的十余部亚瑟王传奇相关作品中莫德雷德的身份演变,发现其身份由亚瑟王的外甥变成私生子的关键点是约1230年成书的古法语文学作品"正典系列"《亚瑟王之死》.而在同时乃至此后的一些不列颠岛上的文化中,莫德雷德仍然一直以外甥的身份出现.分析"正典系列"中对卡美洛之战场面的描写以及决战前后莫德...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因子,师生在活动与交往中相互作用,其身份关系寻常而微妙。双方的身份关系应该在实践交往与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主动构建,建立在平等互助、协调融合、关爱生命与生命对话的教育生活意境中。在"我—你"的关系中,师生朝着共同体的理想,让生命认识生命,并相互激扬生命,在"我们"的存在中,实现"自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死亡叙述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段,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以往"向死而生"的主题又有所突破,赋予其对于生与死的全新理解。文章阐释了余华如何用死后的虚无世界来承接对"向生而死"的融合与转换,又以"因情而永生"、"因绝望而永生"对"向生而死"主题进行两种解读,将其作为余华对生存与死亡关系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6.
<正>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六版对各专题下的板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重编了板块下的选文,并对选文教学的先后进行了空间上的调整。但教材以"主题链"为宗旨的编写意图却一以贯之。以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为例,由原先"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歌"改编成"向死而生"和"陨落与升华"两大板块,将"精神支柱"板块下的《我与地坛》、"生  相似文献   

7.
每年都有大量外国人持商务签证或观光签证入境美国,其中不少人希望能够合法地留在美国生活及工作,而绝大部分人都因不能合法调整身份,变成了非法移民。他们除了要面对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外,还要担心被移民局驱逐出境的危险。如何在美国合法转换身份,对这些外国人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平静的生活》主题充满了"死之痛"和"生之厌",是集中表现作家杜拉斯死亡观的一本小说,也是作家一系列表达"爱与死"小说的前奏。小说主人公在他人之死的观照中,体会到人生的虚无与幻灭;在感受自我之死中,完成了对爱和生命意义的找寻。这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死亡哲学殊途同归。从小说叙事中,作家杜拉斯完成了对死亡、生命、爱情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回忆的模仿"指文学的模仿和诗意两方面的特质。在文学文本中,"回忆不可能真正被仿造",而可以通过叙述技巧的运用得以演示。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通过小说《骨》之"回忆的模仿"演绎了"黄色太平洋的故事",动态再现美国华裔跨越大洋的杂糅文化身份的生产。小说以富有象征意义的"骨"之意象贯穿家园空间,并以此为切入口,采用记忆、空间、后殖民等跨学科交叉视角,沿着小说《骨》中对"回忆的模仿"的演示,探析作为散居族裔的梁家两代美国华裔移民文化身份的生产过程——从"华裔移民共同体"的"同一"身份构建、夹在"源文化"与"现文化"之间"分裂身份"的创伤到"杂糅身份"的缝合,其间隐含的是美国华裔"朝内航行"后殖民抵抗策略的构建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信仰破灭、丧失家园,到流亡异邦、身份和作品遭遇双重误读,昆德拉面对的始终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异质文化空间。为了弥合差异、从边缘走向中心,昆德拉努力为自我构建合法的文化身份。从对塞万提斯以来欧洲小说传统的皈依,到建构中欧文化身份以及对法国文化的依恋和守护,昆德拉一直力图在精神上回归欧洲,为自我构建合法的欧洲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虽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其诗歌都充满着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都表现出死亡之痛,这是相似之处,但二者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不相同,陶渊明借助自然来跨越生死,具有庄学之意味,达到不以生喜,不以死悲的境界;华兹华斯则通过自然一上帝的方式来跨越生死的界限,其生死观具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可以说,前者纵浪大化,后者归依上帝,究其原因,源于二者所处的相异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A bstract .  In this essay, Cris Mayo describes a tension between recognizing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lgbt) people by law and giving (or denying) them certain legal rights on the basis of identity, on the one hand, and enabling queer people, not always fully recognizable as inhabiting particular identity categories, to live their potentials, on the other. Laws and rights regulate particular kinds of people, and while lgbt people have pursued civil rights energetically for the last sixty years or so, their queerness continues to complicate their attempts to gain legitimacy. Beyond civil rights claims, queer liberationist claims push the limit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identity, sexual practices, and political life, because they prompt us to consider not just abstract possibilities and freedoms but the freedoms and possibilities of people barely recognizable. Mayo shows how these queer claims are often hard to frame in terms of liberal theory and actual law.  相似文献   

13.
唐代墓志当中有大量寡居妇女的例证,她们往往年轻守寡,寡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她们大多数承担着侍奉公婆、抚养儿女、主持家务的重任,也有的选择回本家生活。为了与清心寡欲、不御铅华的社会舆论要求相一致,为了填补生活和心灵的空白,许多女性选择了佛教作为精神依赖。一些女性甚至非常痴迷,死后也不愿与丈夫合葬。佛教戒律对于她们来说似乎比儒家的伦理道德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儒家在生死观上重个体生命的本体存在,主张以“义”来构建现世的生活,同时又不否认“死”的存在。认为超越死亡的唯一办法就是摆正义利观,做到生死两安,生死和谐。儒家这种主张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融个体生命于众生之中,超越生死,实现永生的生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健康个体的塑造、教化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中宇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5):14-17,34
“隐事”说认为,马嵬事变时唐玄宗迫于形势,同意赐死杨贵妃,但参与其事的高力士和陈玄礼都是唐玄宗亲信,杨贵妃可能在夜间换装逃走,但已流落风尘,无颜回宫面见唐玄宗,因此“长恨歌》表达的不是死别之苦,而是生离之恨。但根据可信材料,陈玄礼、高力士固然有时间、也有条件让杨贵妃逃脱,问题在于二人是诛杀杨氏一族的具体策划者和执行者,结果又关系到自身将来的安危,所以必定要确认杨贵妃之死才会罢休,而不存在协助杨贵妃潜逃的可能性。臆测性很浓的“隐事”说产生于疑古之风盛行的学术环境中,往往拘于字句百般搜求、穿凿附会,仅属于大胆假设而非严肃的学术立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个体对整个研究生群体的认同程度却不断降低。他们的生活往往被拘囿在专业的界限内,与其他专业或外界的接触非常少,这就导致研究生们在认同上陷入了一种困境,即有“专业归属”,无“群体归属”。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发挥研究生会的作用,利用这一学生组织所具有的制造认同与归属的力量,搭建交流平台,建构“共同体文化”,进而让研究生在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中,完成自己对群体的认同,走出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分析、研究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的解决课余生活问题的对策,以丰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余生活、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从而为学校、家庭及相关部门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和利用课余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导致学习成绩较差,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厌学的情绪,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在改变他们厌学心理的过程中,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群策群力,一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那么,这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以后,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进而摆脱学困生的身份。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就在他们短短的人生旅程中体现了他们独有的价值!在生命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用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后来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是悲剧性的结果,却让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崇高!朗加纳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解释崇高,有很高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国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作品反映了后殖民社会中像他一样的边缘人和无根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寻找家园和文化身份时所处的困境,对帝国强加给殖民地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进行了成功的颠覆和解构。《米格尔大街》主要描写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寻找文化身份及自身价值时所表现的无奈与无助,为了得到主流社会认同,他们不得不去模仿宗主国的语言﹑生活方式及习俗。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出发,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模仿理论对小说人物的文化身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