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和智能观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的起源,形成及心理机制,概括了认知心理学关于智力的阶段性,连续性,多元性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启发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树立积极的学生观,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知识掌握及智力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知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认为程序性知识不是将知识作为直接陈述的对象,而是作为应用的对象,是一套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传统知识观下的“知识”仅与“陈述性知识”相对应,而传统知识观下的“技能”恰与程序性知识相吻合,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技能是一套习得的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3.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及其教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习得过程和条件。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对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组织是影响认知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合理的教学策略:把握知识归类的不同角度,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组织联系化;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组织综合化;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整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组织条理化;重视整体性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组织结构化。  相似文献   

5.
认知心理学为解释知识的内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从广义知识观的角度讲,知识的加工就是知识库在元认知的控制下,通过从低级到高级的整合、区分和建构加工过程完成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迁移.通过广义知识观对知识加工关系的理解能使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重视各因素的系统影响及对学习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进而为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和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国外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被誉为心理学领域的第二次革命,其知观也导致了知识理论研究的革命性进展。本文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进行了简要述评,以期增进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理论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8.
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教与学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认知策略等。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教育活动一直强调知识的掌握和本领或者说能力的获得。人类的学习活动也一直是围绕着知识与人的关系展开的。每一种教育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观及这种知识观衍生的能力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受不同知识观的影响,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能力观。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和能力观充分显示出人在面对知识时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和能力观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建英 《学语文》2004,(4):51-51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本质、类型、属性、价值、习得等问题基本的认识和看法。我国教育理论中传统的知识观将知识定义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这种知识观强调知识是固有的,是来源于外部世界的,其“真理性”、“永恒性”令人们除了敬畏,只剩服从。在这种知识观下形成的教学观普遍认为老师只需将这些固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而学生也只需记熟、背诵这些知识便成为有知识、有作为的人了。于是老师满堂灌,学生闷头记。前者成了“真理”的传声筒,后者则成了“真理”的吸纳器。  相似文献   

11.
说理文在小学阶段虽然选编不多,但对培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内容知识、结构知识和方法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品析语言的能力、选材说理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使他们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两种知识观、技能观、能力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技能、能力是智育领域的目标问题,从概念、分类和获得过程三个方面 对两种知识观、技能观和能力观进行分析与述评,即会在此基础上客观地认识冯忠良、皮连生 两先生对智育心理学的发展所作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其中程序性双包括技能和认知策略。在这样的意义上说,掌握了广义的知识就是发展了智力,所以,高分就可以高能。但要使学生获得高分高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的知识观、智力观,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当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文章介绍了这两种知识观及其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随着现代信息的飞速发展,掌握这两种知识观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代知识观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仅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还具有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默会性等主客观兼备的特性;基于现代知识观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总体而言要在主体的知识架构、课程的知识提取和教学活动实效的追求三个方面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移;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具体而言:一是改革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真正回归学习者的"生活世界";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出批判性、反思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知识建构”是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理念。所谓“知识建构”是指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包括个性和群体)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知识建构”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识策略、经验方式和情操态度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王刚 《巢湖学院学报》2002,4(2):115-116,119
本文根据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发挥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学理上,课程知识观是关于课程知识的“性质”、“功能”与“实践方式”等最根本性问题的理解。学校教育是通过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和传递来实现人的生成的,通过对知识社会学视阈中课程知识观的学理分析与考察,为教育中人的生成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性质上,课程知识中“无人身”的中性判断被颠覆;在功能上,课程知识提供了“知性”与“人性”相遇的可能“场域;”在实践方式上,课程知识在其“组织策略”中生成人。  相似文献   

19.
知识究竟是什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知识?这是摆在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58年,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波兰尼(polanyi,M)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所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随身携带却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如果我们把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显性知识,而对于缄默知识却很少探讨。例如:在我国教育类的辞书中,流行的知识的定义是“: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  相似文献   

20.
认知结构构建的知识组织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山东教育》2005,(21):49-50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学习能力的实质是学科知识、技能、策略经过内化和概括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认知结构是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事物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的经验系统,在后天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