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媒介嵌入人类社会交往,人类社会经历了无中介的面对面现实交往和中介化的虚拟交往两个阶段,正在迎来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云交往”即数字交往。元宇宙作为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主导媒介形态正处于不断生成当中。与以往媒介不同,它允许人类通过各种终端“进入”其中进行体验与行动,是一种“体验性”的媒介;它突破了将媒介视为信息传播载体和工具的传统观念,在生存层面构成人类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一种“生存性”的媒介。元宇宙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推动了社会的深度媒介化,为未来人类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全新可能。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将会实现人类社会交往时空和交往主体的拓展,实现交往场景的再造和交往体验的复归,最终构建“高流动性”的社会交往生态。  相似文献   

2.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公众,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对公共事务自由、公开地发表意见.①而在这个领域内开展的“普遍主义的、无私人差别性”的交往关系,②即为公共交往.本文主要从梁启超逃亡日本后在《清议报》、《新民丛报》发表的言论,来看梁启超与康有为、严复、黄遵宪、孙中山的公共交往对其言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一种新的交往模式,对传统的人际交往形态正产生着实质性的影响。我们须看到,网络世界不仅创建了人际交往的新平台,而且使人际交往质态也随之发生改变。有学者认为,以往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到今天,已陷入一种深刻的困境,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人们在交往中已无法体会到参与感、归属感及被需要感。  相似文献   

4.
两岸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由于民进党再次上台而波澜不断。新媒体为两岸青年提供了一个虚拟交往平台。这个平台是杂音不断的现实交往的有益补充,但也存在交往理性不足等问题。随着影像传输技术的不断升级,影像符号逐步成为新媒体交往的主流符号。两岸新媒体空间正在形成一个众声喧嚣的影像公共领域。在这里,两岸艺人借助影像符号影响两岸青年,两岸青年使用影像符号表达诉求。影像公共领域内的话语,融合进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元素,是一种多模态话语。影像多模话语是两岸青年交往的创新话语,有助于重建两岸青年的交往理性。新时期,我们应该加强两岸青年影像文化交往,建构影像公共领域多模话语,增进两岸青年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5.
赵雪 《视听》2022,(2):120-122
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技术的革新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与关系,也塑造着社会的形态与结构.社交媒体平台创造出一个共享的信息空间和交往空间,重塑了人们的认知、交往和行动框架,显示出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在个体层面连接时空、在平台层面连接内容、在组织层面连接关系.然而,社交媒体无限连接也带来了诸如信息过载、社交倦怠、隐私泄露等一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媒体中,一般用户的新闻生产体现出不同于专业新闻生产的特征.源新闻形态的图文新闻、短视频新闻,以及交往新闻形态的蜂巢式新闻、嵌套式新闻、互文式新闻,构成了社会化媒体新闻的基本形态."流动的现代性"社会充满不确定性的特点和社会化媒体形成的"新部落",是社会化媒体新闻生产的社会背景.在此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新闻生产凸显出...  相似文献   

7.
“交往理性”是哈贝马斯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值得“普遍模仿”的“黄金法则”。但是在国际传播领域,“交往理性”始终面临着困境。本文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交往理性”受到非理性主义、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阻碍。非理性主义削弱了交往行为理论的“理性”根基;民族主义以反启蒙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特征破坏了“理性”和“平等”的前提;现实主义则以权力斗争为核心、以“泛安全化”为表现,破坏了“话语规范性”和“主体真诚性”。三者交织于国际舆论场中,对国际社会的“公共领域”造成了难以逆转的伤害,导致了“交往理性”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王艳艳 《青年记者》2011,(18):31-33
自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原有的高度集中与一体化的社会结构逐渐瓦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面临着新的社会背景,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等同于"人际传播"、"人际交往")受到了新的挑战.尤其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人际沟通的时空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制于原有的时空接触的有限性,传统的以面对面交往为特征的人际沟通形式被超越,这促使人与人之间发生更多的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在改变社会组织形态和人们交往方式的同时,也重塑着传播产品的形态。在科学传播领域,科普信息的阅读行为场景呈现出移动化、日常化的特点。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型科学传播方式在传播效果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本文以中国科协创办的"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内容分析法,发现移动化、日常化的科普信息阅读场景对科普公众号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叙事方式、表达形态三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化、日常化的阅读场景,科普创作还应在内容、互动机制、情感体验方面深入调适,以满足受众的科普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媒介形态的不断更新,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交往模式,推进了传播时效,加快了社会生活的整体节奏,使得快节奏、高效率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新闻传播的全时、移动特点,迫使人  相似文献   

11.
王素红 《湖南档案》2013,(12):17-19
文化认同作为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一方面,现代化改变了传统社会原来的结构及运行机制,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随之带来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不可避免地要与原有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产生激烈的碰撞。  相似文献   

12.
任何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都要经过若干环节,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条件下,这种流转环节更是不可缺少。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业务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通过购进、批发、销售等形式表现出来,通常就叫购销形式。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它与一般物质产品一样,也有自己的购销形式。图书的购销形式,是通过出版社与书店的业务交往建立起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犹如生产企业同商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购销形式,表现在书店的进货业务上,就叫作书店向出版社订进图书;表现在书店与书  相似文献   

13.
王婧雯 《青年记者》2012,(21):36-38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部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相互依存程度逐步加深,对话和合作继续发展.在广泛的交往和合作中,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化交往本身,政治、经济合作以及民间交往,也无不含有文化元素,可以说,文化是一切领域的DNA.  相似文献   

14.
吕敏 《青年记者》2006,(17):59-60
共生理论的由来和主要观点共生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领域,首先为西方社会学者们所提出。他们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结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因此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已经结成了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媒介与社区生活的互动出发,回顾了媒介形态演变对社区生活的影响历程。在描述新媒介尤其是互联网进入社区模式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新媒介的作用机制并非简单地产生新社区或消减旧社区,而是以嵌入社区邻里交往的方式来拓展居民已有的社会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透过传播媒介不断更新换代的发展历程 ,论述了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巨大影响。最早的传播活动是借助语言和文字进行 ,社会交流的扩大要求人们设想文字书写复制的传播技术。印刷术应用而生 ,其传媒内容的复杂和理解循序渐进的特点 ,造成受众明显的等级差异和交往隔绝。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限制 ,特别是电视与网络传播 ,构成了最为广泛的公共领域 ,提供了从未有过的信息共享。而手机短信传播 ,实现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完满结合、互动及时、信息自主选择 ,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众进入媒介的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突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方便了人类的沟通.人们的社会交往由原先的面对面交往为主逐渐向线上交往转移.但是,线上交往和线下交往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相反,线下和线上两个时空相互交融渗透,人们交往呈现出O2O的形态.O2O社交重新定义了交往的时空概念,给人们交流带来福利,也隐藏着交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交往社会是由交往人与交往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交往社会的理想是:一切社会成员,为实现公共福祉而理性交流;为此,公正传播应朝向善治,建设交往社会,并以此促进协商治理的系统演化。人与社会的理性是不完备的,数字交往存在“自反性沉迷”的底层逻辑并排斥异质性,平台公司的伦理缺陷与算法陷阱,是交往社会的敌人。交往社会是一种共同演化的运动,建设交往社会,要反思技术、媒介和人,也要追求法的精神、良好的治理、进步的政治文明。理想的交往社会具有五个特征:全景、实践、调谐、迭代、开放,建设交往社会亦应以此为准绳。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对于不同形态的传播,在管理上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大众传播,要求传播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接受相应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对于组织传播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而对于人际传播就不太一样,私人之间的交谈、交往和通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近代知识分子一方面是精英文化的先锋,但在中国的近代史舞台上,更大程度上展现的是其的带头作用。本文以章士钊作为其中的典型,试探讨近代知识分子在急剧变化的公共交往中,从事报刊活动及其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