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马湖作家群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马湖作家群”有着鲜明的个性,该群体的作家有相近的文学风格,更有共同的理想张扬艺术、提倡美育,在教育事业和进步文化传播等方面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他们是一群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作家朋友,借了白马湖的灵性,以自己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给人们留下了一种难以忘怀的文化印象。与其他一些文学群体一样,“白马湖作家群”也有其孕育的过程。追溯、研究该群体的源头,对于把握该群体的性质和流变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20年代初以来,作为一个活跃于文化教育和出版界的知识者创作群体,以丰子恺、夏丐尊、朱自清、叶圣陶为代表的"白马湖散文作家群"的文章清淡隽永,风骨特立,其成员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艺术追求等的一致性倾向,显现着内涵丰富的流派现象,相当典型地代表了现代中国一部分文人作家的散文创作特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个作家群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对白马湖散文作家群及研究现状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佛教对白马湖作家群审美品性的生成影响深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教的心性理论对白马湖作家群的诗性审美理念形成的影响;二是佛教的平等理念对白马湖作家群的大众化平民意识形成的影响;三是佛教的启蒙性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的启蒙意识下的拯救情怀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地域文化视角观照,白马湖作家群的崛起,既是一种与"五四"启蒙语境有关的文学现象,更是一种区域文化原型影响下的文化现象。浙东文化与白马湖作家群创作风格之生成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浙东文化的"刚性"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为人生"立场的形成,浙东文化"经世致用"的特性对白马湖作家群"平民启蒙主义"理念的生成,浙东文化的另一面"超脱空灵"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人生艺术化"的追求,浙东文化"开拓创新"的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的散文创作"创新"的特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颇具特色的文化群体,白马湖作家群将中国传统精神与现代文化特质交融,对自己文学、教育、宗教等诸领域的活动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在这些融合中又不乏微妙的裂隙,从而对这些作家的生命意识、人生理念和创作风格等产生了较为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是皖江作家群形成与发展期。这一时期,桐城、宣城和池州作家群形成并活跃于当时的文坛,由于地缘的关系,三地作家有着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从而形成了更大规模的皖江作家群。但由于基础性研究工作的不足,致使这一地域的作家研究总是以个案的形态呈现。编写作家活动年表,或许可以为这一地域的作家群体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加快推进对皖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银洁 《文教资料》2014,(31):155-157
继明末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群之后,清中叶苏州地区又产生了包括沈起凤、石韫玉等在内的一批具备深厚戏曲理论素养的戏曲作家群体。二十世纪以来,对这一戏曲作家群的研究有逐渐深入之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亦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的文学观念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影响。白马湖作家受其影响,他们的散文创作在为人生而创作、为创新而努力、为启蒙而实践的理念下,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这一群体以散文创作践行了新文化运动对文学的体认,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民族视阈下的文学史书写中,作为殖民地文学的伪满文学一直没有走进现代文学史,而东北作家群又被冠以"东北流亡作家群"的称谓,影响了对东北作家群的身份认同。因文学的群体特征和情感纽带作用被忽视,导致对东北作家群存在时间的不同认识。东北作家群的解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上海时期、延安时期、哈尔滨时期。明确东北作家群的称谓和东北作家群的解体时间,对东北作家群的整体研究和东北文学史的重写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1981年台湾诗人杨牧首次提出“白马湖风格”以来,经过近30年的时间发展,逐渐形成明确的“白马湖作家群”这一学术名称与概念。本文回顾此一命题由模糊到清晰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阶段的研究实绩与特色,依其发展的先后与成果的呈现,归纳为四个时期:起源期、开端期、发展期与深化期。作者认为,在既有的丰硕成果与坚实基础上,一个符合客观学理的“白马湖学”于焉产生是值得期待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的作者(写手)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的作者又称网络写手,分参与型,文人型,表演型等三种类型。他们的身份,爱好各有不同,反映在所创作的作品上也各有侧生。参与型写手年纪较轻,从事的职业一般与文学无关,作品数量多,但题材较单一。此类写手是网络文学作者的主体。文人型写手年龄偏大,有较好的文学功底,有的甚至还是传统文学界的高手,他们的作品网络性不强,此类作者数量较少。表演型写手较关注时尚话题,注重自我展示,网络写作是他们自我展示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犹太人的困境与自救--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犹太文学在五、六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大批犹太裔作家雄居美国文坛,长盛不衰.有的甚至超越了国界,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本文通过解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拟就从探索新伊甸园的美国亚当、异化困境、皈依犹太传统与"大屠杀后意识"的崛起等三个主题剖析犹太文学在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文化运动的成功所在,由此勾勒出其历史性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3.
京派女作家是继文研会女作家之后,与"左联"女作家并立、成就显著的女性书写群体.本文仅从叙事艺术的绘画、雕刻、建筑美,探究京派女作家小说审美的形式特征,总结其艺术创造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In the context of renewed interest in teachers' identities as writers and the writers as artist‐educators, this paper reports upon the findings of “Teachers as Writers” (2015–2017). A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between two universities and a creative writing foundation, the study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writers' engagement with teachers on changing teachers' classroom practices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and, as a consequence, in improving outcomes for students. The project afforded opportunities for writers and teachers to work together as learner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 outcomes. The study involved two complementary datasets: a qualitative dataset of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udio‐capture (of workshops, tutorials and co‐mentoring reflections) and audio‐diaries from 16 teachers; and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RCT) involving 32 primary and secondary classe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teachers' identities and assurance as writers shifted significantly. The Arvon experience also led to pedagogic shifts which the students reported impacted positively upon their motivation, confidence and sense of ownership and skills as writers. However, these salient dispositional shifts did not impact upon the young people's attainment. The professional writers gained new understandings which substantially altered their conceptions of writers' potential contribution in schools.  相似文献   

15.
本篇系于“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双年大会中一场演讲的内容,所以不采纯粹科学方法研究报告的形式,写成严肃的学术论文。心态尽管认真,愿书之以轻松笔调,俾可轻松读之。以宏观视野觅寻探究自古至今“女性书写”成长的轨迹,凡有阶段性前行的变化,便是我所说的跨越。题目虽大,不拟纵思跑马,跑遍每个角落,只以有限的资料作有限的事,观察历代文坛大势与女性书写在各时代的定位。论文由“从一本书鸟瞰中国文学史长河中的女‘流'”、“跨越的符码——抽样人与事”、“笔触情欲世界”三方面切入。昔往的男性中心社会常称女性为女流之辈,语势轻蔑,但在文学史长河后浪逐前浪的洪流中,“女流”并未缺席,以《中国古代女作家集》做为主干,探讨女子文坛的大势与在整个文学界中的地位;成为跨越的符码,当然不是一般的文学女子,能与众文学男士相提并论,或在各文类有开创性成绩、特殊造诣的女性是所选的抽样;对于以往隐讳暖昧而今天似为小说中必然的情节的情欲书写,文内展述历史也抒出己见。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华文女作家、作品现象,近年来已成为世界文坛的一道魅力四射的文学盛景。作者深入而扼要地削析了饮鸿编《世界华文女作家微型小说选》的主要艺术成就,并指出该选集既生动地展现出这支娘子军劲旅的创作实力,也使广大读者欣赏到这列高歌猛进中的文学方阵文采飞扬、业绩辉煌。  相似文献   

17.
White Water Writers is an intervention that offers school pupils the opportunity to collaboratively write a novel in a week. The current study uses thematic analysis to interpret the voices of young people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or disabilities through the characters and relationships created in this fictional writing. The main themes derived from the data were: heroism and villainy, associated with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ol; fictional powers, linking to personal agency; social relations, including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peers and authority figures; and anthropomorphism, for exploring new emotion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This suggests that creative writing may be a useful lens through which to explore young people's views of their lived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8.
西方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它的产生基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挖掘,承载着对人的本真思想的探讨、对意识深层的揭示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理解和感知。它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实践着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中国新时期作家对意识流小说的接受同样基于对人的认识、对特定时期人的观念不断提升的前提。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相对西方意识流文学而言是一种时空上的错位与审美观念上的应合。自此,当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核心是从对外部事物的描写转向内部世界的探讨;当代文学的创作视点也从此真正走进“人”这一文学创作主体。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写作技巧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扎实的语言能力;其次是意识;第三是练习.每一位作家,由于他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及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他个人的风格,表现了他的意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即使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在写作时还要有可写的内容,以及能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的能力,使文章符合其预定的目的和读者.这些因素是随时间慢慢发展的,只能通过有意识的练习来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