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五灯会元》中的副词“都”作封闭式的调查统计研究,重点考察“都”的语法意义、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问题。《五灯会元》中的“都”主要表示范围,与现代汉语中总括副词“都”用法相近,而表程度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并出现表示主观语气的新兴用法,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大量存在;在句法上,“都”常与否定词或表示否定意义的肯定形式共现,它所修饰的中心成分结构形式多样;在语义上可指向主语、宾语、处置对象、状语、兼语。  相似文献   

2.
“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作名词,表示“才能”、“才华”、“才干”或表示“有才能的人”;一是作副词,表示时间、范围、语气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副词“才”的使用较广泛,现举例说说它的语法功能。 (一)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如:①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珍贵的教科书》)②我抬起头,半天才憋出几个字。“叔叔,您……”(《雨夜》) (二)表示在新情况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虚词『盖』的三种用法及判定湖南邵阳县一中蒋晓辉高中语文第四册《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三)》对“盖”的说明是:1.用作副词。“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如: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作动词用的“竟”在历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其他用法,但一些用法陆续被时代淘汰,而作为副词的“竟”在明末的《型世言》中则用法多样。通过历时角度的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竟”从古代汉语的动词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跨类副词,乃至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的演化脉络。  相似文献   

5.
辽宁盖州方言中,程度副词“通”主要用于修饰单音节形容词,通常和它所修饰的成分一起充当定语、谓语和补语。在上古汉语时期,“通”主要作动词使用,表示“到达、通到”义。随着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以及词义的发展,其动词词性逐渐减弱、词义范畴不断引申,最终在明清时期发展为表“很、非常”义的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通”作程度副词的用法已十分少见,该用法主要保存在盖州方言等汉语方言中。  相似文献   

6.
程度副词是汉语副词中的一个重要次类。文章选取先秦时期的两部重要典籍《左传》和《国语》,总结两书的程度副词系统,将程度副词分为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变化和表示程度轻微三类,在此基础上对两书程度副词分别进行描写、统计并加以比较,由此可以总结两部专书乃至先秦汉语程度副词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7.
“都”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副词,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对其做过研究。用归纳法选择现当代文学经典著作《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中的含有副词“都”的句子作为研究对象,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其中的副词“都”作一研究,以探讨“都”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副词“千万”主要用于否定祈使句中,起加强祈使语气的作用。这种用法由古代汉语数词“千万”表示不定量的多数的用法发展而来,“千万”由数词逐步虚化为现代汉语副词。  相似文献   

9.
“莫”字用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莫”字的用法,基本上分作两大类:一是作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什么人(事物、处所)的意思;一是作否定副词,当表示一般性否定时,是“不”的意思;当表示禁止性否定时,是“不要”的意思。关于“莫”字的词性,语法学界对第二类没有争议,都承认是否定副词,对第一类却曾出现过不同看法。《马氏文通》将其归  相似文献   

10.
宁渡方言中“多少”经常作为程度副词使用,表示“多么”,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这种用法,通过对“多少”一词从古至今意义、用法的考察,发现这种用法古已有之,并且引进偏义副词、认知语法学的观点证明了该用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