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锦熙先生用张之洞名著《书目答问》一书作教材给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一年级学生讲述“要籍目录”课程的情况是:一、将重点书籍四部分类法号码换为图书十进分类法号码,以明古今分类法之不同。二、从《书目答问》的著录中选介学生应购、应读、应看之典籍,并予以评论。三、将选介典籍分为三等,各以符号标记之。四、补充张著未著录之重要典籍。  相似文献   

2.
黎锦熙先生的《说"把"》是"把"字句和语法化研究的重要文献,其主要价值体现在:⑴该文认为"提宾"只是"把"的一种用法,此可驳今人之失;⑵中国学者中最早提出"把"字句的"宾语有定"说;⑶最早提出部分"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措置处理"、"措置",早于王力先生的"处置"说;⑷论述了"把"字句产生的原因;⑸划分了"把"的虚化等级;⑹说明了"把"在虚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⑺论述了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同与小康     
《学语文》2015,(2):71
儒家的理想是多重的,就社会理想而言,儒家追求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大同这一概念出自《礼记·礼运》,《礼运》对大同社会的设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乎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相似文献   

4.
论述黎锦熙语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来源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北师范大学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是20世纪40年代黎锦熙先生为毕业生题词的两句,来源于先秦诸子《文子·徵明》中"智欲圆,行欲方"。《文子》中解释说:"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旁)流四远,[如]渊泉而不竭也;行方者,直立而不挠,素白而不污,穷不易操,达不肆志也。""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淮南子·主术》中也有上面所引文字,个别字句稍异。由此,我们可以对西北师大校训有一个明确的、确切的解说。黎先生题词在这两句之后还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引了王维的两句诗而分别省去末尾的"直"、"圆"二字,让人们在思考中加深对"知术欲圆,行旨须直"二句中"圆"、"直"两字含义的记忆与理解。黎先生之所以引录了王维这两句诗,也应反映了他在当时西北师院建校初期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时期,“文学革命”与“国语统一”开始汇流,《新著国语文法》正是为了适应语文革新的需要而贡献于世。黎氏看到了汉语“词的本身上(即字的形体上)”不同于西洋语言,他山治玉而着眼于汉语社会,因“以句法为本位”。实践证明,黎氏语法符合汉语语法的自然规律和层次,用于学校最受欢迎,同时计算语言学专家也认为“最管用”。  相似文献   

7.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大同论”。《礼运》,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相似文献   

8.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的天性.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未间断,大同思想便是这一追求的具体表现。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大同思想及其西方的姊妹──乌托邦,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浓厚的理想主义以及悲壮的实践倾倒了无数学者,古往今来,研究者层出不穷。但站在千年之交的历史坐标点上,在新一轮的,也是最大规模的人类大同实践遭遇挫折的特定背景下,在人们对大同神话的普遍远离和冷静审思的心理定位下,刘明华先生新近推出的《大同梦》无疑具有以往研究所不具备的开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通材——纪念黎锦熙先生逝世20周年王宗伯按说,世上无完人。此文中的“通材”,实指黎老多才多艺,尤其在语言文字学又特别在文字改革方面,是造诣很高很深的人。我在五、六十年代,有幸在吴玉章身边工作,因而也有幸与久仰的黎老相见。由于黎老是我中国人民大学的聘任...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15年的钟声敲响,我不禁翻开记事本查看今年的大事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今年3月23日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廖序东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廖老是我最尊敬的学者,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最近在纽约参与组织了几个名人100周年纪念日的活动,其中有中国现代教育家郭秉文先生,作为中国人第一个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00周年;有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先生逝世100周年。廖序东教授对中国  相似文献   

11.
语法图解法是语言结构的教学和科研中经常要使用的方法。句子的图解方法构成自然语言的形式模式,它也是分析句子格局或词组构成的一种形象化手段,是语言科学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它不单纯是形式。所以,任何图解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古汉语语法的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论文层出不穷,而且专著也竞相问世。在专著中,除了为数众多的虚词专论,仅通论著作就先后出版了七种:《古代汉语特殊语法》(廖振佑编著)、《古代汉语语法》(康瑞琮编著)、《古汉语语法提要》(马汉麟著)、《汉语文言语法》(李新魁著)、《语法学》(刘斌、王大年编著)《文言语法》(王笑湘著)、《古汉语语法》(许仰民编著)。这些著作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程度不同的创获,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古汉语语法研究的部分成果。其中许仰民先生的《古汉语语法》(以下简称《语法》),后出转精,成绩突出,读之受益匪浅,因此笔者不避学识浅薄,拟就其书内容、特色、得失诸方面加以评述,恭候广大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正>1981年开始,我国语法学界开展汉语析句问题讨论,“众矢之的”指向五十年代中期产生的“暂拟系统”及其代表作《汉语知识》的句成分分析法(又名“中心词分析法”)——所谓主、谓、宾、补、定、状六大成分析句法。较为一致地认为这种析句法的主要弊端是把有层次的句子结构看作是词跟词在同一平面上的加合物,因而不能表明语句组织的真实结构规律,从而也就难以准确反映句子的语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荷兰人很矛盾。一方面,女王带头开赌场,给同性恋婚姻亮绿灯,咖啡馆里能吸大麻,性工作者依法纳税,安乐死合法化……这一切给荷兰打上了自由开放、立法先锋的标签;另一方面,对近距离接触过荷兰人的人来说,几乎是相反的印象,荷兰人其实很传统,他们表现出的宽容心,只意味着他们崇尚平等,并不等于滥用自由。大凡到过荷兰的人,都会觉得那里是个田园国家。别看弹丸之地住了1500多万人口,光华人就有十万人,但让人纳闷的是,当地人大多住的并不是  相似文献   

15.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答问》标志着国内学者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语法答问》阐述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都是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基本主张。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的过程中.《语法答问》对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语法答问》依托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为汉语语法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根源于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语法答问》中,朱德熙先生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运用到汉语语法分析中,为汉语语法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全书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揭示了晦涩难懂的语言学理论,为汉语语法学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黎锦熙先生是上个世纪最为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在许多领域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黎先生汉语释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意示范性,重视近代"国语文学"中的词汇,注重词义的系统性。在探求词义的方法上,以声音为枢纽,纯熟地运用一声之转;充分考虑古人的属辞之例,同时广泛地联系古今方言俗语。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现代化是通过民族文化资源向现代的转化实现的。传统大同、小康社会理想制约着中国人民对现实发展道路的选择。它反映着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超越性的价值。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它与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共鸣,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创造了思想前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同”、“小康”概念,始见于《礼运》。《礼运》是《礼记》第九篇,主要内容是孔子与子游讨论周礼的作用,主体部分应该是子游记录的,大概写成于战国前期。在流传过程中,大约于战国晚期掺入了阴阳五行家之言,又经后人整理而成为目前我们看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张志公先生和理论语法、教学语法*庄文中徐暖宝杨桂军张志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本文仅就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两个方面,谈谈他的学术成果和贡献。张先生早在4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汉语语法的研究工作。1951年,他负责编辑《语文学习》杂志。先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