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健 《教育》2012,(4):27-28
近代中国的命运多舛,注定使早期的思想先驱们开始从“开启民智,振兴教育”来寻找中国的出路。当“新式学堂”在旧中国生根发芽后,教育改革之路已蔚然成风。继新文化运动以后,平民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教育独立等诸多思潮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教育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们身体力行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为这一时期的国民教育教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晏阳初的定县实验、陶行知的平民教育运动、陈鹤琴的儿童生活教育实践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农村教育和培训应为社区建设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救国、科教兴国的理想持续推动了中国100年的教育改革。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辈看到新学摧毁了维系中国农村基层的文化和教育传统,乡村发展停滞。过去25年的教育改革和大规模发展使得农村教育问题愈加棘手。教育改革走向决策权高度集中、管理方式单一、教育内容统一,难以满足农村广大地区各类社会人群的文化教育需求。农村建设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居住者参与和协作的社会支持体系。非正规教育培训、边干边学是人类传承文化知识和发展技能的动态式教育培训和自我教育培训的方式。成人的非正规教育是社会进程中参与者共同建构新社会形态、创造知识技能、达到概念和行动认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杜威、孟禄、克伯屈等哥伦比亚大学知名教育家来华,与其中国弟子们联袂主导了一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现代教育改革运动。在这场蔚为壮观的运动中,他们对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不仅促使教育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现代学制得以建立,教育教学改革也屡有尝试和新创,最终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并促使中国教育体系开始由近代向现代转型。而这一由中美两国著名教育家携手主导构建中国现代教育的过程,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庄泽宣作为"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主要倡行者,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教育中国化"概念,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而且对新教育中国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践行,较早构建了完整的新教育中国化方案,引领和推动了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开展.作为教育史研究,我们不仅要考察、确定历史人物表面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所体现的历史,同时也需要考察伴随这些活动的历史创造者的内心世界.基于此,本文尝试采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着重分析庄泽宣的社会心理层面的因素对其新教育中国化思想、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庄泽宣的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和行为如何影响了当时的教育改革,从而引领和推动了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期突破教育史重视分析教育家所处的外部时代背景的局限,丰富庄泽宣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雷沛鸿与20世纪前半期中国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沛鸿是20世纪前半期民主主义教育家的杰出代表,是乡村建设运动的最早提倡者和重要推动者,是成人教育理论特别是比较成人教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他之所以能够在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取得重大成就,关键是正确处理了当时成入教育中面临的西化与中国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个体发展与社会改造之间的三大矛盾。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育运动”主体性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把全体农民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使农村教育从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农村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观。乡村教育家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指导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儒家民本思想及欧美新思潮影响下,20世纪20—30年代晏阳初率领同仁在河北定县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他们由社会调查出发找出农村社会的主要问题,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以及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在乡村平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变动及社会改良均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史上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流派,对当代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教育中国化运动是近年来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动向。“新教育”不是中国社会土生土长的教育,而是外国引进的,从引进之时就伴随着中国化。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在服务于传播福音的大前提下开始译介西学,零星的西方教育开始渗入中国土壤。鸦片战争后,仁人志士希冀于教育来救亡图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进人中国敞开了大门,“新教育”开始引进,新教育中国化运动遂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蔚然兴起的乡村教育是当代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也是现代农村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起点。陶行知作为其中“最中国化”的一位乡村教育家,对乡村教育素怀浓厚的情结。早在南高师任教期间.他就主张“设立师范学校.宜顾全农家子弟”.提倡“师范教育下乡”:在从事平民教育时期。他也曾经多次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就是到乡间去的运动”。号召“平民教育下乡”。  相似文献   

10.
因为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大课题。本世纪上半叶如此,今天仍是如此。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中国的乡村教育有着卓越的贡献,研究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是有现实意义的。一、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1、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经历了从朦胧到成熟的过程。1922年前,陶行知没有明确论  相似文献   

11.
民国初期,教会教育界对中国自清末以来建立的新式教育开始有比较积极的评价,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加强。一方面,开始采用中国政府规定的课程和教材,另一方面,教会教育团体与中国教育社团也比较多地互相交流。两个教育系统的合作与交流打破了二者长期以来互相隔离的状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投入历来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逐步展开,基础教育经费短缺、有效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经费的筹措、使用效率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当前教育经费投入面临的困难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保障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开设适合的技术类课程以应对当前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是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新西兰职前技术教师教育框架是奥克兰大学、梅西大学等六所高校共同开发的一个共享资源,旨在支持六所高校在职前技术教育方面保持信息一致,提升职前技术教师教育质量。该框架由技术哲学、技术教育的原理、技术课程和技术教学四个关键要素组成,在强调技术知识和技术教学知识的同时,关注技术价值观和目的观教育,并提供相应素材支持课程开发与实施。新西兰职前技术教师教育框架对我国技术教师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助学二学历"教育作为江苏自学考试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是在秉承传统的自学考试制度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在普通高校在校生中有序开展自学考试第二学历教育,对高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管理者应与时俱进,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分析研究并把握其改革的精髓,推进自考事业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于2008年11月22日至24日在江苏南通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近百名教育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专家们从心理学、脑科学、教学论、情感教育等诸多领域对情境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育遵循儿童认识规律,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前景十分广阔,应当使之更好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教育行为是教育者对教育情境的反应。教育习惯是教育者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形成的自动的、稳定的教育行为方式。教育习俗是多数教育者在长时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固定化、模式化的心理和行为的共同习惯。三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成为促进或阻碍教育发展的内部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Migration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has resulted in demographic chan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using the country to become more multi-ethnic. This presents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for graduate level educators who need to be responsive to the unique academic needs of diverse populations by considering students' previous experiences, values, and beliefs. This change requires educators to incorporate various teaching styles and to create a classroom atmosphere where security, trust, and openness can be achieved. Developing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creating a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essential for social work educators teaching in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s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Burchum's (2002)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that will help to assist readers in obtaining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competence. It also presents Blunt's Model of Cultural Competence for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which can promote both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nd assist social work educators in fostering a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个世纪80年代,高等学校的改革比较活跃,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优秀的教育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将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校长负责制作为主要任务,取得积极成效.重温这一历史,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继续解放思想,优先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20.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者。本文从儿童观、教育观以及“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将陈鹤琴的思想与同时期的教育家做了比较。以窥陈鹤琴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家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