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运动生物力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利用影像技术对有手和束手两种情况下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研究认为:上肢对跆拳道整个横踢技术动作的运用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有手和束手两种情况相比,束手横踢由于没有上肢的协调配合,技术的动作时间延长了;击打阶段横踢的速度、力量等也都相应有所减慢。文章最后指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今后应注意上肢及躯干爆发力的训练,从而带动下肢的运动。使下肢获得更大的动作速度和更好的击打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忠海 《武当》2006,(2):21-22
当心意六合拳习练者把外形动作练习熟练后,便要进行针对实物的发力击打训练,以加强击打的渗透性及拳、脚等部位的承受力。连环盘树法便是此类训练法的代表。连环盘树法是用头、肩、肘、手、胯、膝、足七个部位,针对树干进行自由组合击打,养成连续不停攻击对手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19.猛虎出林对方右脚前上一步,同时用右直拳向我面部击打;我左脚前上一步,同时用两手向右上捧架对方右拳(图37)。动作不停,我有手抓握对方右腕向右回领其臂,同时进左脚成马步,同时用左肘顶击对方胸部(图38)。  相似文献   

4.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技术动作划分为四个时刻、三个时段,并对四个时刻下肢关节的角度以及三个时段的动作位移、时间、速度、角速度等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启动时段(P1)小级别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各关节运动幅度呈"上大下小"状态,大级别运动员呈"上小下大"状态;三个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幅度却出现差异,小级别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击打时段(P2)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的髋、踝关节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中级别运动员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回收阶段(P3)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屈伸、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小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回收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不同级别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对击打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减轻体重、改善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是提高击打速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运用2块测力台、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和中国功夫测试工程人,采集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前手直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下肢地面支撑反作用力、部分运动学及击打效果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在下肢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双腿发力在90 ms内均达到最大力量峰值,发力50 ms时力量值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60%以上;前腿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与击打效果之间线性拟合度最高(P<0.01);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与击打效果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度最高(P<0.01),呈曲线关系;后腿上述参数与击打效果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提示:在前手直拳出拳击打过程中,下肢蹬地专项力量特征为起动力量;提高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前腿最大蹬地力量及发力速度,对于提升前手直拳的击打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手翻转体接后空翻两脚蹬地动作在技巧跳跃中可以看作为击打。运动员与支撑面击打的相互作用时,机械能部分以肌肉的弹性变形能的形式加以积蓄。弹性变形能的恢复在很多方面有赖于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因此,提出下面几个研究任务: 1、弄清楚下肢肌肉在自由体操台上做手翻转体技巧跳跃时,推蹬机制中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意义。 2、编出一套能够有的放矢地提高下肢肌肉生物力学特性的成套动作练习。到目前为止,肌肉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在直接的动力性和静力性工作之后和这些特性的恢复过程基本上已经被研究出来了,同时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这些特性的差别也已被查明。  相似文献   

7.
<正> 拍打按摩功一、击背打肩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垂于体侧,眼平视前方。随着腰身左右自然晃动,两手同时摆起。先以左手屈臂摆至身后,以手背拍击右侧后背;右手屈臂摆至左肩上,以掌心拍打左肩部。两手同时完成击打动作后,不停,随即松放两臂,再以左手绕经体前屈臂上摆,用掌心拍打右肩部;右手同时向右,向后,屈臂上摆,以手背击打左背部。左右各击拍12—18次。要点:自然呼吸,动作轻松连贯,击拍富于弹力,但不可过猛。肩部拍打点应落在肩窝处;背部击打点应逐渐能做到以手背触及后背肩胛骨处。  相似文献   

8.
一、双手双球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两腿弯曲,含胸收腹,在身体的体侧双手运球,运球时肘关节稍抬起。动作难点:左右手运球时掌握好节奏。注意问题:1.运球的部位一定是手指(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2.运球时抬头,重心降低。辅助练习:1.先做原地单手运球;2.做原地双手运球;3.完整动作练习。二、熟悉球性之手指连续拨球动作要领:指尖部位触球(手指紧张),当球离开手指指尖的同时,异侧手前臂从球与手之间穿过,完成动作。动作难点:手背一定从球与手之间穿过。注意问题:1.下肢放松;2.手背一定从球与手之间穿过。辅助练习:1.徒手做抛球、穿臂的动作练习;2.…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中的训练方法与要求着重强调了后边腿的使用,为了提高后边腿的击打效果,得分效果,以及在比赛中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转败为胜的可能性,要运用避其锋芒,击其空档,抓住时机,击打空档部位的技术方法,注意分析动作的变形与多余动作的出现,及时纠正,以达到运用自如、发力点集中与动作方向正确之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探求鞭腿技术击打不同类型目标时因动作运用不当可能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对1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进行空击、击打脚靶、沙包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鞭腿动作划分为3个时刻、2个时段,对其在各时刻的动作速度、作用腿膝关节角度、角速度、力矩等运用VICON Nexus和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作用腿膝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回旋角度和角速度以及关节力矩等各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鞭腿空击技术类型的动作速度相对较慢,击打时段膝关节角速度相对较快、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外旋、加速并过度伸展状态;击打脚靶类型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外旋伸展运动状态;击打沙包类型膝关节的各项力矩相对较大,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反方向运动状态。鞭腿的3种击打类型均存在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建议运动员在训练和实战时遵循鞭腿技术动作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陈式太极拳的典型发劲动作掩手肱捶进行测试,采集不同水平练习者掩手肱捶劲力发放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结果,分析和讨论掩手肱捶劲力发放的特点和训练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共14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人。试验仪器包括VICON三维运动分析系统,Noraxon16导遥测肌电DTS系统,中国功夫测试工程人。测试动作为陈式太极拳的典型发劲动作掩手肱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试验组空击动作与实击动作的结果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陈式太极拳试验组在右手位移、右手速度、加速度、最大加速度的结果上高于对照组,虽然试验组的平均肌电明显小于对照组,但试验组的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背阔肌、竖脊肌峰值肌电值大于对照组,其中肱二头肌和背阔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击打效果上,试验组击打在工程人心脏、左肺、右肺和胃的加速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试验组的峰值肌电高于对照组,主要是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背阔肌、竖脊肌在完成掩手肱捶时用力明显,建议在完成该动作时应进行针对性地练习;掩手肱捶击打到工程人时的加速度呈双峰波型,第1个波形高,而第2个波形低,这与该动作在动作结束时有旋腕动作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一、击打手靶的作用拳法击打手靶发力,是意拳散手的辅助练习,是为散手服务的。击打手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击打手靶来验正是否在发力时,周身力量均整、协调,步法灵活多变,精神高度激发。2、手靶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拳法的速度、击打的准确性和维持身体在动态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支撑跳跃动作丰富多采,富有挑战性,深得学生喜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一些简单辅助练习,循序渐进,锻炼学生上、下肢的协调配合。l、单踏双落游戏是建立踏跳技术的有效手段之一支撑跳跃踏跳技术较为重要,如果踏跳动作不果断,容易使腿部或腹部碰、撞在器械上而致伤。要解决好此技术的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可利用单、双圈游戏建立单踏双落的动作概念,然后再进一步提高踏跳、上板动作质量,要求动作短(上板距离)、平(上板高度)、快(并腿快、踏跳快),脚前掌搓板(地)有力…  相似文献   

14.
桑搏擒摔技术例21动作说明:实战中,双方对峙(图21-1);恐怖分子突然右脚上步,用右摆拳袭击我头部,我迅速用左掌向外格挡其腕部内侧(图21-2);紧接着,我身体向左拧转,右臂伸直,随势以掌脊为力点向前上方撩起,击打恐怖分子右  相似文献   

15.
纠正侧手翻错误动作时不容忽视头颈姿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学习技巧侧手翻时,有一部分学生完成动作时,出现屈髋、屈臂、冲肩、两腿侧绕手翻不经倒立,倒立时塌腰,摆腿无力、翻转不畅、不能有力地推手抬起上体等错误动作。经过较长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出现这些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练习时没有随着技术环节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头颈姿势,而影响了整个动作的完成。一、不合理的头颈姿势引起错误动作的原因1.出现屈髋、屈臂、冲肩、两腿侧绕手翻不经倒立的原因是:在上体侧倒时,有些学生过于低头。由于低头会反射性地引起上、下肢屈肌及腹部收缩肌紧张性加强,背部及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造成含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重量级别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探求重量级别差异与横踢技术动作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动作速度产生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VICON Nexu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分别对58 kg、68 kg、80 kg等3个重量级别30名运动员横踢技术动作在击打靶位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横踢技术动作特点和鞭打动作原理,将横踢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划分为4个时刻和3个时段。分别对下肢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力矩及其动作时间、位移、速度等在每个时刻和时段的变化情况,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 3个重量级别运动员下肢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力矩以及动作时间、位移、速度等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绕轴转动幅度与进攻腿各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力矩等表现为58 kg>68 kg>80 kg;横踢技术的击打距离表现为80 kg>68 kg>58 kg,动作速度表现为58 kg>68 kg>80 kg。结论运动员因重量级别不同而产生的体重差异对动作速度的影响比较显著;运动员的重量级别越小身体灵敏性越好,动作速度也就越快,横踢技术动作特征更加合理且对动作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运动员的重量级别越大身体灵敏性越差,虽然击打距离相对较远,但是对动作速度的影响却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7.
投钩准确,就是将钓组(坠子和饵钩)准确地投到钓点处诱饵集中的地方。要做到这一点,垂钓者必须熟练掌握投钩的动作要领。 投钩有两种投法:一种是单手握竿的投法,一种是双手握竿的投法。单手握竿的投法适于用较短而轻的手竿者采用。双手握竿的投法一般是用长而较重的手竿,用单手握竿无法操作的情况下采用。 单手握竿投钩的动作要领是:垂钓者面  相似文献   

18.
丁敏奎 《体育教学》2008,(11):52-53
单腿蹲起是身体直立,一条腿支撑身体,一条腿离地,支撑腿做蹲起动作。单腿蹲起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控制身体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运用这一手段时,只是一味地强调单腿蹲起的数量和动作的标准度,致使这一练习手段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而我在平时运用这一练习手段时,通过练习方式的改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把我创编的一些练习方法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单腿蹲起是身体直立,一条腿支撑身体,一条腿离地,支撑腿做蹲起动作.单腿蹲起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控制身体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在半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运用这一手段时,只足一味地强调单腿蹲起的数量和动作的标准度,敛使这一练习手段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而我在平时运用这一练习手段时,通过练习方式的改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而我就把我创编的一些练习方法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四)直拳接拍手 [动作]甲用左直拳攻击己上盘,乙左肩后撤避开来拳,甲迅速上右步用右手拍击乙面部(图25、26)。 [要点]上步快,拍手疾。 [用途]拍击乙面部。 [练习方法] 1.配合步法、身法练习直拳接拍手,可以击拍树叶、飞虫等物。 2.用直拳接拍手击打沙袋和手靶。 [分析]乙撤肩防守后必然恢复常态,甲趁乙回转但还未恢复常态时,用拍手攻击己面部,效果较好。拍手是上弧线进攻手法,能避开乙放在胸前的拳。 (五)摆拳接摔手 [动作]甲用左摆拳攻击乙面部,乙用摇闪避之,甲待乙刚抬起头时用右摔手攻击乙面部(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