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以已有的学习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构建完成新知的获取。  相似文献   

2.
姓态系统的信息传渤这一节的教材课程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史的教学新价值,让学生重现和完善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运用资料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本节教学。在最后归纳总结时,将本课所学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提升到整个生命系统的层次,建立由宏现到微观的生命系统的信息观,使本课的教学达到新的高度,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教师预设方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在探究中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琴 《生物学教学》2011,36(7):39-41
本文总结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与收获。  相似文献   

5.
6.
蒋洁 《生物学教学》2004,29(3):35-3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生态系统”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而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点更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资料分析、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7,(6):66-68
在生态系统概述一节教学设计中,重点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如小实验、课外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拓展阅读,以及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PPT课件、视频、音频等,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形成爱护地球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以本地资源太湖生态系统为例,围绕太湖的“生态美一不太美一治理美一保护美”一条主线,应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太湖”情景进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一节的教学,并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语言和教学工具的使用等方面总结了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的内容,与老教材对照是新增加的部分。本节内容是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大主要功能的又一重要功能的补充介绍。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教材做了简要的概述和举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要让学生明白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栏目列举了生物的生存、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信息传递的关系实例,让学生自主分析、自我总结得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结论,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关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比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从教材的编写特点看。本节内容是通过问题探讨、相关实例介绍、资料分析、课外实践和实验设计等来实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微观水族箱生态系统并讨论水族箱的日常管理,学以致用,关注知识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分析资料、解决问题,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在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活动中深入理解概念,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12.
1教材分析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是如何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建立起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的基础上设置的。其要点内容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是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主体性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教师就要设计一系列课内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参与学习,增大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教会学生学习,以适应21世纪学习社会对人“终生学习”的需求。本节课属初中  相似文献   

14.
郑瑛 《生物学教学》2003,28(3):12-13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发展”一节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后进行的。而生态平衡是一个开放性的知识点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资料的收集补充 ,可帮助学生确立生态保护意识。1 教育目标1.1 认知目标 A .了解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因及影响平衡的因素。B .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C .掌握能量流动的渠道、特点及水循环、碳循环的过程。1.2 能力目标 A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应用已学的相关知识 ,自学新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分析应用的能力。B .培养学生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平衡概念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易理解,在学习中倾向于死记硬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应用观察法进行高中《生物》“生态平衡概念”的教学,在学生观察一个简单菜(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各种生物的数量消长关系的基础上,再由学生分析每一条食物链各种生物的数量消长关系来理解生态平衡概念,效果良好。1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校植物园(300平方米)种植菜豆。4月中旬以班为单位穴播菜豆(每班穴播1000粒菜豆种籽),从穴播之日起到进行“生态平衡”一课教学之日止,…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中,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和意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新知、增强能力、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是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归纳与概括,又衍接生态系统的功能,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教学目标要求较高,在目标的达成上有一定的难度。1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较高,学生在浙江省初中《科学  相似文献   

18.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为例,介绍如何以新课标为纲,在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过程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促进有效课堂教学,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7,(8):61-62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轮复习教学中,教师通过编制预复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充分挖掘教材示意图,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形成良好的思维迁移和识图能力,同时使学生明确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