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有一句古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非洲朋友是中国人民的朋友,非洲人民是中国人民的知己。在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中非人民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们确立的中非论坛这一平台,其目的正是为了增强中非人民之间的了解,加强中非合作……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是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我们都有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因此文化交流有着深厚的基础。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常听到“跨界”这个名词。人们熟悉的雅尼、陈美、古典辣妹、莎拉&;#183;布莱曼、女子十二乐坊,虽其音乐风格各异,但均突破古典和流行的界限,属于跨界音乐的范畴。于是,跨界音乐以其时尚的形式,成为市场中一支势头强劲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田探 《华夏文化》2006,(1):32-33
陈鼓应曾经提出一个疑问:“老子一再地强调人应顺应自然,然而如此纯任自然的结果,一切事物的发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很值得怀疑的。”这一疑问揭示出了老子“自然”思想中目的与方法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老子“自然”思想中还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矛盾,这就是自由与和谐的矛盾。这一矛盾深植于他的“道”论之中。虽然老子有他自己的解决办法,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4.
潘岳 《世界文化》2006,(1):15-16
在法国博略那浓荫欲滴的林间小道上,人们常能遇到一个头发花白,但面色红润、气宇不凡的老人。他或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兜圈儿,或静静地坐在树墩上沐浴斜阳的余辉,任思绪在海阔天空中驰聘。此刻,他的脑子里全无钱的纷扰,尽管他是意大利的第一纳税人。身为眼镜制造商的莱奥纳尔多.  相似文献   

5.
耿莹 《世界文化》2006,(1):41-41
在非洲尼日尔有一棵国人视为珍宝的“神树”,它是全世界惟一一棵在比例为1:1000000地图上标出的树,因其生长在尼日尔阿加德兹省寸草不生的特内雷地区,因而得名“特内雷之树”。“特内雷之树”历经风暴的侵袭,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傲然挺立了一百八十多年,为了吸取养料和水分,它的  相似文献   

6.
颜红 《世界文化》2014,(1):8-12
<正>提到巴黎,人们永远会联想起另一个词"艺术"。巴黎是艺术的天堂,也是艺术家的温床。应当说当下的巴黎应该包括了整个20世纪直至今日,足足有100多年的漫长历史。因为这100年是巴黎真正成为艺术巴黎的百年,出现了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如萨特、波伏娃、杜拉斯、特吕弗、邓肯等。而今天他们都深埋于巴黎的地下,用他们的灵魂守望着巴黎的天空,他们的精神遗风,日复一日地影响着巴黎,构筑着巴黎的过往,连同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7.
林风眠(1900~1991),他90余年的生命历程因其“为人生而艺术”的理念浮沉跌宕。1919年,蔡元培等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林风眠与其中学同窗林文铮赴法留学,途中改名“风眠”。1921年,入“第戎市美术学院”学习,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期间,林风眠以“思考人生的创作”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8.
王兰明 《世界文化》2009,(10):18-19
托马斯·沃尔夫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作家,当时与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等著名作家齐名,可惜英年早逝。作为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之一,沃尔夫的作品风格大多数较为感伤、迷惘,充满对时间的思考以及永恒的孤独情绪,但也有些作品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再现,富有生活情趣,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小说《我们严冬般的宿怨》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9.
李辉 《寻根》2000,(5):41-48
在西安古城墙上漫步,或者在华清池徜徉,就如同走入历史。眼前的许多景物都会引发人的感慨。我总觉得,在二十世纪,在很大程度上,1936年12月在这里发生的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才称得上具有真正  相似文献   

10.
阿文 《世界文化》2006,(9):19-19
一直以来,对于音乐,人们都觉得应该是创作室抑或是录音棚里才能产生的艺术。其实,真正好的音乐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的,而且是与大自然相互包容的。要知道,我们的祖先最初之所以发明音乐,灵感就来自于自然界所发出的各种声音。风啸,虫吟,水流,鸟鸣。而且,按大作曲家德彪西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化》2010,(5):F0003-F0003
(上接中插) 信这些物件从未经受过这样的疑视,被置于特选的背景上,在精心设置的光线下,被镜头凝视,由此而被发现了“使用价值”之外的价值,甚至被赋予了可供审美的品性。当然,这些“自在之物”一旦被摄取,即不免拨出了“日常”而别有意味——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摄影工作也脱不出此种悖论,我们却不妨对于他们的“发现”怀了欣喜。  相似文献   

12.
经世致用是儒家的传统命题,是儒家实行“治国平天下”这种政治关怀在思想史上的体现。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内圣即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外王则指通经致用。由于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限制,经世致用思想在各个朝代显隐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承平年代,经世致用思想会淡化,而阶级矛盾激化或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时,则会激起士大夫阶层的忧患意识,所谓“不忧一家寒,而忧四海饥”,从而使经世致用思想得以旌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哲学家以"自得"为体认真理的正途,也以"自得"作为启示门人的基本方法,宋明理学家尤甚。明末大儒刘宗周主张"学以自得",以"自得"为为学之"精要",并以"无所得,故名自得"阐论"自得"之义。他将宋明儒"自得"治学方法贯彻于自己的为学历程,实现对先儒哲学思想的创新诠释。  相似文献   

14.
张永来曾以《自然·自在》为标题,展示其一批风景画作。艺术家借山水以言志,一幅幅画面融入其拥抱生活、热爱自然的激情,抒发画家“游于心”的“自在”境界和不为流俗所缚的自由舒展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5.
刘伟 《世界文化》2009,(3):40-42
正义是社会伦理生活中的一个核心价值。正义的根据是什么?这是自政治哲学产生之日起就未曾停止过的追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哲学的奠基者,他们的“正义”概念深深地植根于雄浑的政冶理想之中。解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是我们理解其“正义”概念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近10年来中国媒体和学术界频繁使用的一个概念,其他很多概念,如市场、腐败、下岗、消费、私有化等,也只有同“全球化”概念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逻辑关联后,才以几乎同样频率被使用。众所周知,全球化的首要内涵,或说全球化的本质,是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是发达国家的资本同外围或半外围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结合,以赚取最大的利润。所以,资本扩张,资本增值,或资本追求最大利润,正是推动当今全球化进程的发动机,是全球化内在的动力机制。资本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元素。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  相似文献   

17.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18.
<正>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已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那一时期大部分人所认同或接受的一种传统观念,参政更多地成为男子的特权,女性被严格地排斥在参政大门之外。然而在唐代这个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的时代,女性参政却如同得到了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格外活跃。笔  相似文献   

19.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12):56-56,F0003,F0004
从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石制砍砸器我们可以想见,人类第一次搬动石块即是为了果腹,这种与石材相伴的谋生存的方式,也许—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从用石块敲开坚果的果壳,用锋利的石刃刮下骨头上的碎肉,到用石块相互敲击,用石制的工具在仙鹤腿骨上钴出孔洞,吹出如诉的声调,再到用泥土抟出埙,烧制成陶,吹出荒莽之音…一这绝对不是人们单纯的自娱。人类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要找到他的心理尺度——偶像,它是人类战胜内心脆弱,使精神强悍的最为有效的“兴奋剂”。在强大精神力的作用下,其作为往往是超越现实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