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文彦 《考试周刊》2015,(15):138-139
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方法进行概述,包括作图法、比喻法、口诀法、归类法、比较法等,以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诸多优秀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学习文言文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口口相传,方能流传百世。文言文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起初接触到文言文,认为其难度太大,普遍在文言文内容的考核上败下阵来,其实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文言文也可"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3.
王美丽 《考试周刊》2010,(51):147-147
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程序教学中巧妙构思、化解疑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角度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建构激素调节的概念模型,掌握“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的知识要点,从而认识生理调节机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5.
“数形结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时时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笔者通过自身十几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认为,不论是分析问题还是解答试题,时刻应用“数形结合”,往往可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之功效,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更直观、更简捷的方案,下面略举几例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抽象模糊、且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的内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捕鸟”这一情节,与现在的城市学生生活关联极少,学生们难以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应“对原子、分子、化学键等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晶体结构问题在近几年高考题中也多次出现。由于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分析力、判断力和创造力,所以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精心设计了“晶体结...  相似文献   

8.
一种好的数学解题法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较强的规律性;能产生新的“子方法”,“化归法”就是这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30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笔者感到不少课堂阅读教学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生怕顾此失彼,只得面面俱到,从而淹没重点;要么唯恐主次不分,只能以偏概全,从而缺失应有系统。  相似文献   

10.
实变函数课程的内容抽象复杂、逻辑严密、习题难做,相对于数学分析课程来说难度显著增加了,初学者普遍感到不易掌握。针对学生普遍认为实变函数课程难学的实际情况,探讨该课程教学中化难为易的途径。用"问题"构建教学思路,用几何直观和通俗语言描述抽象概念和理论,用"化整为零"对付复杂问题,都有助于降低课程内容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以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现及推导过程、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为例,探究问题教学的“过程化”。  相似文献   

12.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适合学生的教学"逐渐成为一个人们呼唤的教学理念。这种呼唤意味着人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意味着教育民主化的深入发展。要让教学适合学生,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具有教育情怀,具备教学的艺术。站在实践者的立场上,我们应该清楚教学适合学生的标准,还应该清楚教师如何知道自己的教学适合学生的方法。由于真理具有相对性,我们应该认识到"适合学生的教学"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在以下两种意义上成立,其一是对权威式的教育的反动,其二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物质循环”一节的教学中,以“双碳计划”为背景材料,进行情境化教学。在教学中尝试将“做中学”“学中做”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先在模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而后再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物质循环原理和意义的思考,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应用类比法可以将相关或相似的内容进行串联,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进而实现化多为少;同时,应用类比法是在原有认知上的一种新知建构,这样从熟悉的内容出发,有助于淡化新知的抽象感和陌生感,进而实现化难为易.可见,应用类比法可以有效攻克高中数学“多”和“难”两座大山,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数学的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按现代教学观,应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做自己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建构数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力求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规律的探求和发现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关系、性质和方法,并作出合理的判断,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化",这就是我们所指的"过程表述化".即把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予以表述出来,化为一种可视的关系.同时,运用数学技术的"动感显示","绘图功能"使"思维过程"视觉化,强调出数学的理念,使教学更明白,这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17.
下面是复旦大学附中2011届学生高一第一学期前半学期作文过程的粗略呈现—— 9月4日,星期五。上午。第一二节语文课。作文。这是2011届新生第一次作文。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从40多双期待的眼睛中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8.
马广胜 《考试周刊》2011,(4):171-172
学生畏惧C语言这门课程,因为它难,如何把它化难为易,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结合一些趣味数学题,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解和精选练习,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注重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动学生,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古伟萍 《职业技术》2006,(12):81-81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叫做“对比法”,就是在各种对象之间进行比较,并确定它们之匈的异同的方法.此法若运用恰当,则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可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发展智能,使老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轻松.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对于那些学生辨别不清的知识,可针对其要素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根本差别,从而做到泾渭分明,防止发生混淆,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