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但问要问得到位,有些老师上课存在着不少“徒劳的提问”,主要表现在:①目的不明确;②零碎不系统;③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④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没有间隔、停顿,或自问自答;⑤随口而发,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课堂提问的到位问题.1掌握难度课堂提问,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其次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  相似文献   

2.
浅谈到位的课堂提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 ,但问要问得到位 .上个学期我听了几名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的课 ,发觉他们上课存在着不少“徒劳的提问” .主要表现在 :①目的不明确 ;②零碎不系统 ;③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 ;④不给学生思考余地 ,没有间隔、停顿 ,或自问自答 ;⑤随口而发 ,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 ,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 ,课堂貌似热闹非凡 ,气氛活跃 ,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 ,流于形式 .基于此情况 ,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课堂提问的到位问…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看似寻常,实则最奇崛。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问不得法。问是发的条件,发是问的结果,要让学生发得好,教师要问得巧。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提问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在课堂上,教师提问以后学生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卡壳”现象,重要原因是教师提问笼统。出现这类现象,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基础了解不透。提问要恰到好处,难易适度,必须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透彻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的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但问要问得到位.而一些提问是“徒劳的提问”,主要表现在:①目的不明确;②零碎不系统;③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④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没有间隔、停顿或自问自答;⑤随口而  相似文献   

6.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问不得法。问是发的条件,发是问的结果,要求学生发得好,教师首先要问得好。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问得好呢?  相似文献   

7.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问不得法。问是发的条件,发是问的结果,要求学生发得好,教师首先要问得好。教师怎样才能问得好呢?最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以下是本人对这一问题的浅见。  “提”在点子上  “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作为启动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提倡和运用,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呢?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应该是能够激发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可见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善于设疑。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之后才会有新的发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起源于疑,可见疑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疑而问,有问而思,这样才能充分发  相似文献   

9.
一、提问教学的特点1.问题具有启发性提问是为了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问就要有问的价值。在教学中,我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避免处处皆问的做法,避免一启即发的浅问题和启而不发的难问题,充分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提问具有全体性在提问教学中,我树立公平、公正形象,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注意“关照”后进生,并注意提问性别的比例。我认为偏爱集中提问先进生而回避后进生的不良做法,久而久之,这些后进生就会产生被“遗弃”的心理,然后消极地对待学业,把自己当作“局外…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方式,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青年教师要掌握好这一课堂教学艺术,必须做到“六忌”。一忌随心所欲,为问而问。有的教师课堂提问是为问而问,不考虑目的,不精心设计,误认为师生的一问一答就是“启发式教学”。因为问题没有提到点子上,并没有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第一,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注意开放,要发挥延迟性评价的功能。要尽量避免“是不是”、“好不好”、“同不同意”、“对不对”这种十分简单、不假思索的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最好不要马上作出决断,而应沉住气,再回问一下。比如问:“他答得怎么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是其重要方法。启发式教学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仅仅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就会启而不发。  相似文献   

13.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不良现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重视提问、研究提问.在提问中讲求方法和技巧.不但要从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精心去设计.而且要注意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要注意通过适度的启发和提示开发诱导学生.使他们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发挥课堂思维.积极踊跃的去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使英语课堂提问具有实际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不良现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重视提问、研究提问.在提问中讲求方法和技巧.不但要从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精心去设计.而且要注意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要注意通过适度的启发和提示开发诱导学生.使他们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发挥课堂思维.积极踊跃的去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使英语课堂提问具有实际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古人倡导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即是“会”、“知道”,“知其所以然”便是“理解”、“掌握”,也就是明白“为什么”。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实现这一目标,课堂提问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课堂提问问什么呢?1.问疑点,创设问的情境。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选择教学内容的疑点问“为什么”,目的是达到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把学生带入与所提问…  相似文献   

16.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王国里邀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  相似文献   

17.
郑荣亮 《考试周刊》2010,(30):133-133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作为语言知识传授的英语课堂教学,并非是单纯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即并非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授。学生必须把自己感知到的东西亲自思考一番,亲自去讲,亲自去写,这就决定了英语课的实践性特征。而课堂艺术提问便是体现这一特征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启发和诱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这除了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及问题难度有关外.还与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国珠 《甘肃教育》2008,(12):46-46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无法理解,而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不但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作为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以“问”助“教”,启迪学生的思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互动型教学、探究式教学,而课堂提问则是实现师生互动、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形式.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变得有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