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尚荣 《新教师》2019,(10):1-1
随着时代的开放和现代文明思潮的冲刷,人的主体性得到更多的尊重,人的主体文化开始得到承认并逐步建构。"主体文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的成长","在根本上是人的解放的尺度,其最高成就就是人的心灵的真正解放"。课程改革解放了教师,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并且获得了运用自己的理智去认识、思考和批判的勇气.  相似文献   

2.
杨庆国 《文教资料》2007,(27):79-81
主体教育倡导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生成性,视课程具有自律自主及自为性的文化品性。主体教育的建构对传统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本文从主体的交往性、创新性、生成性、参与性等方面探讨主体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文化适宜性问题是提升学前课程质量的研究热点之一。"制度化"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根源,文章从"制度化"视角对当前学前教育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学科课程体系地位稳固、关注"规矩"多于儿童发展、"实施评价"和"改善教育"主体割裂、关注课程形式超过内容过于关注知识技能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学前课程实施要关注儿童过程性能力与学习品质,制定更具人文性的教育管理政策,改进教师质量评价指标,重视"民俗教育学",避免文化"自我矮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人类学家强调,人是文化的生物,人生活在文化情境之中。借助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对课程研究做出新的诠释:课程研究具有文化本土性、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基于这种文化的解释,文化人类学为课程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论意义:1)课程研究的主题关注个人实践知识和地方性知识;2)课程研究的方法主张文化人类学范式,基于田野工作方法,开展民族志研究;3)课程研究的叙事方式转向文化解释;4)课程研究的交互主体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历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被社会文化冲刷严重、文化自觉意识薄弱、课程文化主体存在被文化工具存在的吞噬造成了当今课程文化主体性的缺失,针对当前的现状,对课程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细致分析和深层挖掘,目的在于深入课程文化主体性的本质层,探寻课程文化主体性的本真存在,真正实现人的本体回归。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反映了现代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力量价值及发展前途的认识和关注,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中主体力量的提高而导致的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思。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使他们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倡并构建主体性教育.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品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主体"人".品德教育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育对象主体"人"是否在内心服膺道德和在行动上是否实践道德.因而品德课程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主体人"来进行.然而在传统的品德课程与品德教育中,我们的失误之处恰恰是主体性理念的缺失,对主体"人"主体地位的漠视与淡忘.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品德课程改革中,应以主体性哲学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以主体性哲学理念作为品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的选择。用主体性视野观照品德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主体性品德课程体系。其编制取向为: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课程目标;以人本性为基点,以整体性和结构性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以对话为形式,发展主体间性的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科课程为基础,以活动课程为主导的课程结构;突出过程性,积极倡导发展性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理论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它不是把世界当作客体、当作物,而是当作主体、当作人,它使得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对话最终达到相互理解,这是主体间性理论除文本层次之外所应关注的另一层面.主体间性所表现出的实践性品格、所体现出的沟通交往实际上在中国古典审美范畴"和"中就已显现出来,"和"的哲学理念与西方的主体间性理论在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实践方式的探索方面是殊途同归.从主体间性视角来重塑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是主体性在实践中的展开.我们应当使主体间性理论回归实践,实现它的实践性品格,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它的研究领域和空间,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而且会真正促使理论研究植根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当下,课程文化问题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以往的课程文化研究中,课程常被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于是,课程在文化的意义上成为一个虚概念,且无独立的文化品性。为此,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文化应具有自主、自律以及自为性的品格,以期重塑其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1.
张扬个性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然而当不同的"个性"越来越表现出"不和谐"的一面时,人们开始体悟到人与他人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需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教育所追求的"主体性"逐渐转向"主体间性",表现在课程领域,如课程综合化趋势.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共同合作,并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文化转型过程中,人是社会的主体,文化转型的过程也是作为主体的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本文从文化与人的主体性、文化转型期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以及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的构建等方面分析了文化转型期中人的主体性的现状、所受的影响以及构建情况。对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是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对人的主体性得以优化建构和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文化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近年来,学者们对课程文化的内涵、构成、关系、功能以及不同视域中的课程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缺失有效的研究视域和范式;缺乏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取向;对文化主体维度不够关注。我国课程文化研究应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关注课程变革实践,关注主体研究的维度,揭示其"实然"特征,让其呈现"应然"状态,以不负其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前教育课程在其独特的农村背景之下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存在,这种复杂性困扰着农村学前教育课程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比如:认识的恰切性与课程"去背景化"的冲突、课程"主体性"与"他者性"的冲突、课程整体与部分的矛盾、课程"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矛盾。面对复杂的农村学前教育课程,互生共联的宏大概念路径、整体与部分共存的全息路径、开放与变化的策略路径是走向复杂性思维方式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5.
理想课程政策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政策,在这个前提下,它整合其他课程政策主体的主体性利益,使得各主体利益得以均衡发展,从而实现课程政策决策主体的共赢。  相似文献   

16.
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实施主体、课程实施内容和课程实施路径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实施者追求主体性立场,教师和学生则会以实践主体的身份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内容选择转向以建构性为特征的知识取向,教与学就成为主动建构意义的创生过程;课程实践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场域,则能实现课程由封闭的象牙塔转向开放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学主体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流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主体间性。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可通过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开发、自觉进行反思性教学和积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等三种路径得以确证。  相似文献   

18.
<正>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性、接受性为主要特征.导致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新的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教育改革如春雷般响彻神州大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世纪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此次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本着真爱人、发展人、创造人的主导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珍视人的价值,注重人的潜能挖掘和个性培养,弘扬人的主体性,努力将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到生命的战略高度.不言而喻,学生学习的主体生命,将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共同体"的提出旨在将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构建为一种互动的、稳定的主体间性结构.高校"师生共同体"构建,既是高等教育研究学理逻辑下的必然趋势,又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现状下的改革之举.具体教改举措包括,将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协同起来,以开放性体制呼唤师生主体性回归,用课程建设搭建师生"双主体"间性载体,提升教育教学方法,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