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实践既是职前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行为方式,也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随着对教育实践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认识,教育实践的意蕴也发生了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的深刻转型.从教育实践意蕴的转型审视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其内蕴应是全程“反思性”实践,其培养理路应是理论认知与实践训练的有机融合,其课程学习的方式应是在实践中的理解、建构与体验,而建立合作共同体是实践取向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教师研究”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背后支撑这一研究的基本理念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结构性转换,即从教育“理论中心”走向“教师实践中心”,相应地,教师教育及其研究也应从培养“技术熟练者”模式走向“反思性实践者”模式,从“规范”教师实践走向“服务于”教师实践。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机智是什么?——含义“机智”一词指的是个人对情境的敏感性及全身心的、审美的感知能力以及个人在复杂而微妙的情境中迅速地恰当地行动的能力。“教育机智”是社会机智中的具体实例,教师的教育机智并非天生的,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了成熟地步的表现。同时,也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范梅南的教育学思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反思性教学,但更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教育观念的生动体现,通过教育机智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育观.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中的反思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哲学上的“反思”谈起,进而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论述教师教育中的反思性实践,包括:反思性实践的由来;反思性实践的突出特点——突破理论与实践二元分裂的传统;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反思性实践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凌云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4):13-17,12
教师对教育理论应该具有一种“肯定性”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能力”。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对教师个人教育信念的形成、专家型教师的诞生、教育学机智的获得以及“以理论为灵魂的”教育实践的实施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性的理论学习、系统化的教育学反思以及知识生产式的教育研究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意识。  相似文献   

7.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育实习的理论思考,可以为教育实习革新乃至整个教师教育发展与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在英国取得最好评价等级的剑桥大学教育实习项目,在其理论基础构建过程中,借鉴并应用了美国学者唐纳德·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英国教育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以及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的“知识形式论”及“新理性主义”观.这些理论究其根本,都强调了“统合”的理念,这集中表现在对教育实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论“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师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相互疏离,是影响教师教育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教师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已对此提出了许多富有洞见的理论与实践方式。本文从教师教育方法论的视角,提出"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并阐述其理论基础,进而具体叙述实施"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的四条实践原则,以此对改进教师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相互疏离的现状,提高教师教育实效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所谓教育机智,就是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心理能力。缺乏教育机智会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严重伤害学生的心灵,导致教育工作的挫折和失败。乌申斯基说:“缺乏所谓的教育机智,教师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快十年了,我不断的探索如何适当的运用教育机智,通过实践,我有了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教师教育研究中,反思能力被看作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倡导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教师也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理论界形成的共识。要使教师成长为一名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其拥有的知识和使用的方法技术策略,而是教师对教育对象、自身特殊倾向,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信仰,以及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和批判反思能力。例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就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教师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浪潮。以往的教师教育只注重教师理论或实践的培养,而"反思性实践者"则注重教师通过实践批判地反思自身理论、消除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因而更加符合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因此,拟借助U-S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平台,探讨培养具有实践优势的反思性教育硕士的现实意义,从而唤醒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激发反思行动。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是21世纪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创新的大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活动,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机智、教育观念以及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均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教师可以通过交往性实践和反思性实践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受理智取向培养思路的影响,人们往往对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仅仅作"技术层面"的认识。但是,随着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现",人们对教育实践意蕴的理解也发生了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的深刻转型。我们应该坚持教育实践的核心价值地位,以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推动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建立"实践取向"的理论教学模式,整合专业技能与教育理论学习,努力实现见、实习活动的课程化,提升教育实践课程的"反思性"品质,培养适应教育职场需要的专业化教师。  相似文献   

14.
受理智取向培养思路的影响,人们往往对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仅仅作"技术层面"的认识。但是,随着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现",人们对教育实践意蕴的理解也发生了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的深刻转型。我们应该坚持教育实践的核心价值地位,以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推动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建立"实践取向"的理论教学模式,整合专业技能与教育理论学习,努力实现见、实习活动的课程化,提升教育实践课程的"反思性"品质,培养适应教育职场需要的专业化教师。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时机的研究,力求为解决因“片追”和“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难题,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方略。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将人的发展的关键期理论,人体生物钟理论、教育机智可用于教育教学中如何创设、捕捉与利用教育时机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赫尔巴特将机智引入教育学领域的讨论之后,范梅南系统性地探讨了教学机智从何而来与如何生成。面对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教学机智”,范梅南阐释的内在逻辑,是在教学实践及其对教学实践的理解中阐释教学机智。这个阐释路径与马克思解决神秘主义概念的方法是一致的。范梅南阐释教学机智的方法论是“三观维度”分析法、现象学方法和教育现象学方法。沿着阐释教学机智的方法论进路,得到的教育启示是教师理解教学机智,可从微观层面的教学实践入手,过渡到中观层面的机智和教育机智,最后追溯到宏观层面的智慧教育学理论。同时,认识到教学机智在教育情境、教育关系和教育行动的内在关系中实现,可秉持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和分析性理解的态度进行课堂理答,这样有助于教学机智的涌现。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理论建构中的教师机智讨论批判了教育中"理论指导实践"的机械模式,还原教师实践的真实。教师教育改革与理论建构要凸显教师机智的重要意义,而不仅仅是死的理论学习。通过讨论教师机智与音乐的关系,来表达机智的感性、情感、审美和艺术性,由此讨论机智中的情调,只有理智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才能养成教师机智。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机智是一种行动方式,它首先依赖于人的情感或敏感性,仅仅从遥远的意义上依赖于由理论和信念形成的判断。最后区分了作恶的机智和行善的机智。  相似文献   

18.
徐伟  王德清 《今日教育》2007,(7S):30-32
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素质。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不同将会使教育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这种所谓的教育机智在本质上不是什么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度有机结合的一种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成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因此,教育机智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的较大关注,各种这方面的文章在报刊上时有发表。毋庸置疑,不少文章颇有见地,对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育机智是高超教学技巧和艺术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素质。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不同将会使教育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这种所渭的教育机智在本质上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无非是文学家、诗人、演说家、演员、政治家、传教者,一句话,就是一切想跟教育学者一样对别人的心灵发挥某种影响的那些人所需要的那种心理学的机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