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具有创新性、丰富多彩的社会流行语。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社会流行语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特殊语言现象。社会流行语在日常交际中时常可见,并且被很多人是指并应用。英语流行语和汉语流行语来自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网络用语、热点新闻话题、外来语、学校语言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创作的新的社会流行语。但是流行语与语言规范相矛盾,社会流行语影响了语言语音,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正规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流行语与社会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流行语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通过研究与学习英语流行语不但可以了解英语的最新发展,还可以了解与掌握流行语背后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对于提高我们英语交际表达能力将大有帮助。因此,本文拟从美国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词入手。研究英语流行语的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所表现的特点,并分析流行语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对英语流行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流行语"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是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见证。不可否认的是,"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渠道。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不同领域里大量涌现的"流行语"对现代英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是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些词汇很多是源于汉语本身独特的文字魅力,也有不少源于英语,其共同特点是流行时尚又不乏诙谐幽默,反映着当今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因此如何准确翻译这些网络流行语成为翻译工作者在新时期面对的新课题。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可分为直译、意译、词类转换法和音译等。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对语言的规范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流行语在反映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也记录下了民众的情感、意愿及精神风貌,部分流行语具有鲜明的态度倾向。具有正面态度倾向的流行语在民众生活中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具有负面态度倾向的流行语反映了人们对社会负面事件和现象的不满,但也是希望改变现状这一深层愿望的表达。态度倾向流行语负载了当下的社会舆情,也是当下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和多元传播渠道下的语言产物。  相似文献   

6.
李靖 《现代语文》2013,(7):117-120,161
语言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人们用语习惯、文化偏好和思想动态。近年来,我国社会流行语推陈出新、不断涌现,对建构公民社会、建设政治文明和推进社会文明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文章以《咬文嚼字》公布的近五年的年度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拟考察流行语的生成理据,从一个侧面了解流行语的形成机制和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7.
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展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折射反映,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民族高校大学生使用的流行语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独特个性特征的体现,是多元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也是大学生社会文化心态的直接反映。流行语的内容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流行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性别和民族差异。影视文化是大学校园流行语传播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表达内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是在互联网媒介等技术发展和公众网络资源普及基础上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本身所具有网络文化的特性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也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网络流行语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意蕴,本文试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波 《文教资料》2012,(18):55-56
仿拟是网络流行语体生成的主要方式,网络流行语体的层出不穷与其生成方式密不可分。仿拟在网络流行语体中大量出现,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强烈的社会时代特征。从语言和社会两个角度对流行语体中的仿拟现象进行分析,揭示流行语体存在和发展的一些规律和原因,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网络流行语体、发挥流行语体的社会文化价值都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是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语言符号,研究学生流行语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初中生流行语具有倾向性、差异性、不稳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此,要正确看待初中生流行语的影响,把握当代初中生兴趣特点,强化学校主导文化的引导,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学生管理,通过正确引导,规范初中生流行语。  相似文献   

11.
网络流行语指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是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使用的语言;是特定时间段内社会热点和社会心态的反映。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进行交际的重要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两个域之间相似性是隐喻映射的基本要素。从认知隐喻角度分析流行语隐喻语义映射机制和语义泛化,揭示隐喻在流行语流行过程中的运作机制,为流行语产生和迅速传播提供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当代流行语和模因结合起来从认知上探索现代流行语传播现象,分析认知理据在模因的四个生命周期同化、记忆、表达、传播阶段的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模因,不仅为流行语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为人们研究语言发展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人们的交流和交际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比较中外国家网络流行语的结构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发现中外网络流行语在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方面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4.
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流行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变异是其创新性的体现。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本文拟通过原型范畴理论分析部分流行语的语义特点和结构,以期从新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5.
《马达加斯加3》上映后,字幕翻译中是否该加入流行语的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在比较另一部多处用到流行语而备受好评的卡通电影《里约大冒险》基础上,提出流行语的运用符合卡通片的观众群体需求和影片基调,但是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有限度,要考虑影片中的情景语境,并且选择为大众普遍接受的隐喻型流行语,才能被观众接受,为影片增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根据模因的传播形式与成功模因的三要素,探讨形成这种中文流行语中的日语单词复制现象的原因,进而探讨这种文化逆输出现象的影响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大一新生在近几年网络流行语使用中的性别及生源地差异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检验“女性在新语言形式使用中起着引领作用”这一在国外广为接受的观点。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女性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大于男性;流行时间较短的网络流行语使用性别差异大于流行时间已较长的网络流行语;来自城市的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大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这些差异的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最真实的自我表达。网络流行语的普遍传播已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都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未阐释其产生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借助语用学三大理论之一的模因论对此加以分析,发现网络流行语之所以得以复制传播正是因为它符合强势模因的标准:高保真度、多产性以及长寿性。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和社会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具有模仿性、复制性、传播性等特点。模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领域,语言是模因的物质载体。它们相互联系、共同生产着诸多的文化现象和大众流行语。因而,理解了模因论就能够对当代流行语进行清晰准确地解码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