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指导中学生写作时正确地选择材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围绕主题选择材料、选择典型的材料、选择真实和准确的材料、选择新颖和生动的材料”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作文素材选择的途径和具体的实施方法,目的在于与同仁们共同探讨,指导学生写出更多的文情并茂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2.
材料是形成文章主题的支柱,是文章的物质基础,它是文章的血肉,有了丰富的材料,文章才能血肉丰满。所以在动笔前,必须根据主题需要严格选择材料。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  相似文献   

3.
冶进财 《青海教育》2010,(11):27-28
写文章首先要解决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而内容的核心是材料。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感情是文章的血肉,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骨架。思想平平,文章不会深刻;感情淡淡,文章不会感人;材料不精,文章不会吸引读者。而这三者之中,材料又是居中且直接关乎另外二者的因素。主题由材料表达,感情由材料而生,一篇好的文章,材料的选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学生在写作中应如何选择充实、典型、真实、新颖的素材呢?  相似文献   

4.
王学华 《学语文》2007,(1):29-30
一、“感动人物”材料在2006年高考作文中的运用高考作文离不开对材料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决定了文章有什么样的境界与格调。而现实感、时代感强的文章,往往在选材上更多地关注现实与时代,让材料充满时代色彩,从而获得深厚的底蕴,“感动人物”就代表了此类材料的方向。请看下面的一些高考满分作文片段。  相似文献   

5.
材料的选择对于文章的写作非常重要。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我认为材料的选择必须做到“三要”: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作文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和支柱。有了丰富的材料,文章才可能生动实在。笔者曾参加了多年的中考作文批改,并编写了多本中考作文集,感觉给中考作文“加分”的往往是其中的一个“点”,如语言的组织老练生动,情感的表达真切自然等。但影响“高分”的很大一部分缘于材料没有选择好。有的同学所选材料明显东拼西凑,矫揉造作;  相似文献   

7.
本篇着重要谈的是作文的材料如何选择。不少考生在写作时最苦恼的就是觉得缺少有说服力的材料。所以,解决材料的问题似乎比审题显得更加重要。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章的好坏。关于材料的质量,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作文选材,就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躯体,是主旨赖以突出强化的依据。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材。选材要紧扣主题;选材要真实可信;选材要典型:选材要新颖、生动。  相似文献   

9.
祝明富 《新高考》2005,(1):19-20
文章靠材料“拼就”,境界依思想升华。你用什么眼光去选料.选择怎样的材料来行文,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章得分的档次,这是得分高低的一条“标尺”。同一款式的衣服,尽管花色相同,如果布料质地不同,穿在身上就不能“同日而语”了。质地好的,穿上便能显出不俗的气质和高雅的情致;假若质地一般,甚至低下,那就大煞风景了。其实作文的道理亦如此,材料不同,文章的境界、格调也会不同,高下粗俗便一目了然,所以,选择有底蕴的材料来行文当是高分作文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投稿一点通     
《北京成人教育》2008,(5):96-96
古人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文亦是如此。要使文章写得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就要正确处理好详写、略写、不写的关系。这里,小编告诉您正确处理好文章详略的“三板斧”:第一招,用题目确定写作的重点。第二招,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区分材料的主次。第三招,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在,小学生写作文时出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会选材。由于选材方面的欠缺,学生的作文写得并不是很好。不会选材并不是说学生掌握的材料少,而是太多了,多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于是就东拼西凑,使文章杂乱繁琐。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灵活地选择材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所谓“选材要典型”,就是指写作时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材料越典型,文章的主题就表现得越充分,越感人,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另一方面,当就同一题目写作文时,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学生惧怕作文,作文时常常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最后常以胡编乱造或者搭空架子交差了事,有的甚至照抄优秀选文。究其原因,是学生生活单调,缺乏充实的生活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记忆仓库里没有可供选择的材料或材料不多,叉怎么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呢?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命题上,有一种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对于新材料作文,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相似文献   

15.
孙继军 《学苑教育》2012,(19):40-41
作文训练时,同一则材料,立意、选材、表达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有利于自己表达的角度,抓住问题的本质,写出的文章才会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片断训练是相对于篇章训练而言的。篇章训练要求学生作文有明确的中心思想,能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确定详略;能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安排文章的层次和断落,设计文章的口头和结尾,组织文章的过渡和照应。而片断训练则不要求学生有明确的主题、严密的结构和完善的情节,主要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种现象和一点感触,具体清楚地写下来就可以了。总之,文章犹如一部完整的机器,而片断则是机器的部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高朝俊 《新高考》2004,(7):21-22
在议论文、说明文中,所有的材料都必须真实可靠,不能凭空想象,虚构臆造,不能使用道听途说未加核实的材料,也不能用比喻、夸张来构成论据。在记叙文中,一般也要使用真实的材料。有时候,试题提供的是虚拟情景(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年轻人扔掉“诚信”的寓言等),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选材虽然不一定是“已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如果使用的材料不真实,不准确,那么,文章的观点也就失去了根基;如果写人记事明显的胡编乱造,文章所想传达的思想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8.
杨晓艳 《考试周刊》2012,(39):43-43
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中心通过具体生动的材料来表现,材料必须受中心统帅。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要学会和善于选择那些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着重地写,详细地写:对于那些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材料,要略写或者不写。这样才能把文章的中心表达得鲜明、突出、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丰富的材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而在写作中.对于获取的各种丰富材料,大部分是不能拿来直接用到文章中去,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对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20.
黄琼  江高波 《初中生》2006,(11):8-11
近十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试题从命题作文到长达五年的话题作文,再到包含话题作文作选项的选题作文,采用材料作文形式是头一次。但是,这种材料作文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要求写成一事一议类文章,并且必须用上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材料仅仅设置了一种情景,寄托了一个或者若干个话题。也就是说,将写作话题的明示改成了暗示:写作话题必须由写作者根据材料去确定。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