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克服教育研究的障碍,提高教育研究效益,是困扰我国教育研究者的一大难题。国外学者在教育研究的组织层面,外部环境,全球化趋势,以及个人研究技能等方面对提高教育研究效益做了一些探讨,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对我国学界提高教育研究效益的探索或许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者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巨大分歧是教育学不成熟的表现,但教育实践跨度大、参与者众多,教育研究要面对不同性质的问题,满足不同主体的要求,单一的方法论难以应付。根据生成教育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可将教育研究的范式分为基于经验的、基于逻辑的和基于体验的三种。经验研究基于人类共同感知和形式逻辑,可定量亦可定性,具有最好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基于逻辑的规范研究主要使用分析判断、公理推理、反思平衡方法;体验具有个人性、社会文化性和人类共同性,但体验研究的合法性经常面临挑战。从可靠性和准确性角度看,能经验研究的问题,不用逻辑思辨研究方法和体验研究方法;适合定量研究的问题,不用定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历史线索对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三种范式: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批判理论的研究范式和解释学的研究范式,进行了大致的厘定和评价,试图展示该领域理论形态和研究策略的整体景观。同时,就各自理论话语所处的特定语境作简单的分析,并倡导各自间不应是相互对峙与攻讦,而是要彼此间抱宽容和理解态度,不是苛求于整合而是要寻求互补。 相似文献
4.
王育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5,(2):10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说,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认识一代代的兴亡与更替。但是,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第一,镜子其实是有各种各样的。“真实”在不同的镜子面前,必然产生变形。有的夸大;有的缩水;有的扭曲;有的拔高。当然,也有那种“真实再现”历史的镜子,但是那不仅少,反映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高教政策研究:两种可能的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3):66-70
本文力求通过对两项政策研究的回溯,把方法论的探讨与对研究实践的省思结合起来,推介中国高教政策研究的两种可能范式--高等教育政策过程研究范式与知识考古学范式,以增进政策科学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In the paper’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mpetence after two years for students enrolled in inclusive and self-contained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ty students in two groups are assessed across two years of inclusive and self-contained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n measures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this paper,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mentioned above will be conceptualised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foundations of the research will be identified from an epistemological and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Secondly, a critical appraisal will be given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earch,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aper. Finally, ethical challenges and issues in the paper will be pointed out and possible solutions proposed. 相似文献
7.
教育功能:诠释,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教育功能是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教育”的关键。目前,我国教育功能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功能观是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观和教育的正、负功能观,前者对教育功能的研究缺乏层次性、动态性和内在统一性,后者则曲解了“功能”的本义,将“功能”与“作用”混同,因而应对教育功能问题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对教育功能重新界定,从而对教育功能进行结构改造,让教育功能的讨论与研究回归到教育本真意义上去。 相似文献
8.
9.
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评价从常模参照到标准参照、从量化表征到质性描述、从情境无关到情境关联、从限定孤立到支持合作、从静态判断到动态分析预示着评价范式的变革。服务于“教育问责”目的的评价与服务于“支持教学”目的的评价存在着冲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设计出与目的相适应的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视野中的教育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库恩的范式概念,反思现代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我们可以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教育范式:实证主义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和批判—解放范式。由于这三种教育范式对课程、教学以及教师的地位、专业活动目标和专业成长道路都持有不同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检视教育思想、反思教育现实的参照框架,从而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20世纪以来教学媒体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各时期的教学媒体理论阐明了教学媒体的发展规律以及教学媒体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教育研究惯用科学和人文范式构建和书写美好教育生活,培育了自成一派的范式文化.科学范式搜集和复现各种教育事实关联的理性线索,人文范式将教育现象进行非实验室般的思想概化,最终产生了范式文化纷争.经验描述与超验建构、客观论证与思辨阐释、情境限制与理性敞开、确定结论与模糊想象、固定程序与文本注解等多维度范式的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3.
从两个教育家的论争看教育研究的两大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亚庆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1):30-37
本文通过两大教育家罗杰斯和斯金纳关于“人与教育问题”的争论,揭示了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两大教育思潮在教育研究范式上的矛盾冲突及其研究范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探索的历史足迹与时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对中外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探索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前人的探索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者摆脱传统实证研究单向度的思维模式,开启多元取向的研究进路,扩展研究对象的视域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但同时文章也对研究结论中形式上的综合运用论,研究思路上脱离学科范式就方法而方法、主义对垒的分析框架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时代反思。 相似文献
15.
略论欧美教育平等研究的主要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引堂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2):21-26
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平等成为欧美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哲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出现了五种独具特色的研究范式,分别是方法论经验主义、分析哲学、解释论、冲突论和批判理论。随着欧美教育社会学主流范式的变迁以及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复杂化,这些范式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淡化,融合多种范式的综合研究将会成为未来欧美教育平等研究的主导性趋向。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如移植替代论、依附发展论等,不能全面、真实地揭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历史真相。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回到作为剧作者和剧中人的中国近代教育实践者的思想与活动这一主线索上来。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性别这一视角切入高等教育研究 ,审视传统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性别无意识” ,并关注建立高等教育社会性别研究的新领域和形式 ,为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社会性别公平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妇女解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8.
教育空间的运动向量决定了个人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向量的存在促使在职人员产生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愿望。德国“第二条教育道路”的实施向在职人员开放了从职业教育通向高等教育的大门,在“学习——工作——学习”之间构筑起一条相互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画图分析法"是在心理投射的基础上综合了画图、群体访谈以及视觉图像的内容分析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究学生真实观念的有效方法,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学生视角研究的不足,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画图分析法的形成、基本原理、操作过程以及在当前国外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0.
身体问题的教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身体在经历了被规训、被遮蔽的历史命运后,终于走向了觉醒。觉醒后的身体成为许多学术领域重新思考思想基础、重构理论架构的独特视角。与其他学科不同,教育学对身体问题的关注不应仅仅表现为将身体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面对身体话语的崛起,教育学必须致力于确立一种整全的身体观,追寻躯体教育背后的丰富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一个肉身日渐走向癫狂的时代中,教育学必须以理性之光去观照身体,培养学生对身体的理性态度和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