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铜陵市2000~20Q5年降水监测数据的分析,从致酸源、地理及气候条件等分析铜陵市酸雨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铜陵市酸雨情况比较严重,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降水pH值季节波动明显,地理及气候条件对酸雨形成存在较大影响,本地区大气污染是铜陵市酸雨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对深圳市1996-2005年的酸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深圳市酸雨污染相当严重,且呈不断恶化的趋势。酸雨中的主要离子为SO42-、Ca2 和Na 。目前,深圳市酸雨正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化。燃煤和燃油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是造成深圳市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深圳市酸雨污染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都匀市区酸雨现状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都匀市区2001~2003年酸雨降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都匀市降水 pH 均值<5.6,酸雨出现频率高。降水中化学成分以 SO_4~(2-)为主。酸雨出现的频率季节变化规律为:一、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与 SO_2在不同季节质量浓度变化规律一致。酸雨主要是局地污染造成。同时,2001~2003年都匀市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逐年有了较大改善。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对用煤总量进行控制,采取措施控制 SO_2污染,就能改善都匀市酸雨状况。  相似文献   

4.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也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之一。近年来,梅州城区(含梅县新城)酸雨较为严重,通过对该区域酸雨污染长期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试图提出有效的酸雨污染防治对策,为梅州城区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梅州城区创建"绿色名城"、实施"绿色崛起"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国74个酸雨监测站点2004-2006年降水-pH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模拟酸雨pH空间分布,根据酸雨"两控区"方案,提取酸雨控制区的酸雨pH空间分布,进行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和东部有扩大趋势,四川盆地酸雨区已与华南酸雨区连成一片;3年间,pH<5.6的酸雨范围相对研究区面积比值由56.73%扩大到73.11%,pH<4.5的严重酸雨区由2.15%扩大到10.41%,2006年增幅最大;不同等级酸雨范围扩大趋势明显,酸雨污染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6.
根据湘潭市93年以来的酸雨常规监测数据,对酸性降水的污染状况、特征、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湘潭市酸雨现状及特征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酸雨污染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具体了解洪江区酸雨污染的程度,深入探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山路小学搭建起科技活动的平台,建成了“红领巾酸雨监测站”,成立了酸雨监测小组,在环保专家和学校科技老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8.
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在1852年化验分析了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附近的雨水成分,发现雨水中含有硫酸、硫酸盐、硫酸铵和碳酸铵等成分。为此,史密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酸雨的人,并在1872年出版的《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提出了“酸雨”这一现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国,早就列入污染大国的行列。1990年,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硫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这就意味着我国已经具备了酸雨形成的基本条件,并很有可能成为酸雨多发区。目前,我国的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1-2005年降水常规监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泰州市区“十五”期间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酸雨类型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泰州市区城区的酸雨污染状况较郊区严重。夏季降水的酸雨频率较高,冬春季其次,秋季最低。泰州市区酸雨属“硫酸型”酸雨。降水中Ca^2+对降水酸度的缓冲作用比较明显。降水阴阳离子平衡情况基本符合要求。酸性降水的形成与环境空气质量、机动车尾气、异地污染物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人类发现酸雨是在1872年。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污染问题,与"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并称为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一、酸雨的概念及来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多数是车辆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