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这两个概念无沧是历史渊源、主体以至内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尝试从这几个方面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从近代学科术语生成的角度来考察新闻自由的概念。笔者在文献阅读中,发现"新闻自由"在1930年代前就已经出现,而此前的观点认为是在1944年下半年;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尚不能完全覆盖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并最终在中文世界产生了"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概念的出现是近代新观念不断输入的结果,其流行开来也说明本土存在着支持这一概念生成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润 《东南传播》2011,(7):58-60
本文分析了西方新闻自由观发展演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归纳出新闻自由观变化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与趋势,就现今网络时代互联网新闻言论自由所呈现出的特点与各时期的新闻自由观相联系,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自由应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同时须提高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公民新闻自由的权利,加强必要的网络监管.  相似文献   

4.
针对信息查询中使用关键词查询方案遇到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不高的情况,使用基于本体的语言标注对信息源进行描述来提高查全率;采用基于本体的语义辨析来提高查准率。基于本体的语义辨析的方法在避免词汇歧义上有较好的成效,在信息搜索中能有效地提高准确率,但同时也存在计算量相对较大、查询反应时间延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析言论自由在美国宪法中的制度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不得侵犯。本通过法理分析和现实分析来探讨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在美国宪法中究竟占有多少制度空间,以“第四权”标榜的美国新闻媒介在实践过程中,究竟享有多少权利。  相似文献   

6.
胡小武 《新闻天地》2002,(10):23-24
一个国家的国内外政策必须服务于国家利益,这是国家政治的一个极端重要的原则。一向标榜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美国,自"9.11"事件爆发后的微妙变化,完全证实了这一原则。还有北约轰炸南联盟时的新闻事件也同样说明了这个原则的适用性。国家作为保障国家利益、社会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媒体"是近年来中国传媒业界十分关注并在传媒实践中积极应用的核心概念.但是,对于这一整合媒介形态和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新传播实践活动,相较于传媒业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的突破,传播理论则显得有些滞后.对全媒体传播的理论探索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从全媒体发展的实践应用出发,试图对全媒体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分析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引起传播学界对全媒体研究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信息文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当前流行的关于信息化的定义,对这些定义进行辨析,并根据信息化的特征,提出信息化的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在《逍遥游》一中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而普遍的道理,“万物皆有所待”。人类无论是面对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自身,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形式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新闻自由也不例外,只有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新闻自由,没有抽象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0.
戈公振是新闻事业的卓然实践者和新闻学研究大家。他从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出发。坚持以“自由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价值取向,倡导新闻自由,把西方的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第一个从平民角度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报刊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档案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当中,笔者常会碰到一些意思相近或联系甚密的概念和现象。纵观学界中的诸多著作和论文,对某些基本概念的解释尚有争议,有的是同一种事物出现多种提法,有的是不同的事物使用同一种称呼,很容易让人混淆。在此,笔者尝试对某些概念和现象进行分析,以理清思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口述档案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问题,目前仍存在诸多争议甚至误解。因此有必要加强口述史和口述档案学科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在学术研究中使用规范术语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黄燕芳 《档案》2020,(5):4-9
档案学界关于档案治理的概念存在西方治理理论和善治、西方治理理论与我国档案工作相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三类视角的理解,对档案管理概念则因"大档案"和"小档案"的不同理解而存在不同观点,导致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观点,从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亦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观点。其实,档案治理与档案管理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二者在产生时间和背景、构成要素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差异很大,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不可将二者混淆,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场合理解和运用这两个概念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认识绝对的新闻自由可从两种意义层面去考察。本文综合辩证法原理认为,相对性和绝对性是新闻自由的两个属性,准确认识新闻自由相对性要同极端强调相对性而无视绝对性的相对主义诡辩论划清界限,要避免借新闻自由相对性走入精英主义新闻路线。另外,新闻自由的相对性要基于其绝对性才能存在。  相似文献   

15.
数字内容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概念界定上仍众说纷纭,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追踪概念起源,理清概念内涵,总结常见的概念界定视角,归纳异同点,并围绕数字内容产业概念,辨析其与内容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等相似概念的关系,最后提出对数字内容产业概念的理解:结合文化创意与信息技术的多个细分领域交叉融合而成的产业群组,其边界包含的细分领域处于动态更迭中.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特色数据库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特色数据库"及"特色馆藏"、"自建数据库"等相关概念存在模糊和混淆的现象。为此,进一步厘清和界定特色数据库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准确认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减少概念使用中的混淆与偏差,为特色数据库和特色馆藏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宣传、新闻、传播三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弄清宣传、新闻、传播三概念,首先得弄清作为前二者的属概念的传播这一概念.沿传统的解释路径,不但说不清反而把传播解释得复杂、玄乎,所以,另辟蹊径,从传播的基元出发去解释,再把宣传、新闻作为传播属概念中两个相互交叉的种概念进行比较考察,就可揭示出三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伯恩施坦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尽管他曾经备受质疑,但是在言论自由问题上,爱德华·伯恩施坦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既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在社会之中对于言论自由的争取,宣称言论自由是"一切人的平等权利",又主张保障党内自由讨论,认为"党内应存在批评的绝对自由"。终其一生,他始终恪守"社会的一切成员权利平等"的自由理念,并在报刊实践中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9.
许兰 《青年记者》2006,(1):68-69
美国国会于1791年制定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准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即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和平集会的权利以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现在美国法学界的共识:言论是口头表达,出版是书面表达,两者在表达自由的概念下统一。解释与运用第一修正案以保障新闻自由的任务,主要由法院,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承担。所以本文将主要重点放在回顾美最高法院在通过判例逐步解释、发展第一修正案,完善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对表达的保护第一修正案是用的“出版自由”与“言论…  相似文献   

20.
新型媒介技术使微博成为自由表达的有效工具,微博的"微"字特点便于公众实现表达自由,微博使每个公民成为言论的自由表达者、新闻传播者以及出版者。本文认为,微博实现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边界的消解与融合,形成了涵盖三大自由的"表达自由"。微博等自媒体宣告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终结,各国公民依据本国宪法,追求的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表达自由。微博监管部门也应当针对这种新型的、全面的表达自由制定新的政策法规,对于范围更加广泛的信息传播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确保公民依据法律法规运用微博行使表达自由和舆论监督的权利与职责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