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与孩子签“合同”正在各大中城市悄然兴起。这种教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签订“合同”,将父母和子女应该发扬的优点、必须改进的不良习惯写进“合同”,父母和子女分别承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合同”保证了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有效地变父母说、孩子听的“单向教育”形式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2.
谁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往往付出了苦心却见不到效果,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亲子观、人才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一、亲子观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称作教育动机。家长对子女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动机也就各有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社会的小公民,其教育动机可称为为国教子;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为其将来的幸福,其教育动机可认为是为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3,(7)
前些日子,北京家教专家提出了“协议式教育”的家教新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签“合同”,分别承诺自己应尽的责任,以促进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4.
“90后”的问题“富二代”、“官二代”究竟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家庭教育问题外,还有诸多社会因素。由于这类家庭的父母都比较忙,家长很少了解子女的思想和学习问题,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少。这些孩子不少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父母成了“经济后盾”的代名词。家长以为,这种方式能让子女过上比普通人更为优越的生活,同时还可以弥补父母因教育缺失而带来的心理愧疚。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的“亲子阅读”即指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书籍,父母与子女通过相伴阅读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笔者对班级的“亲子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家长们在实践中存在不少疑问与困难:(1)缺乏正确的阅读理念。有的家长没有时间或不愿花时间进行亲子阅读,有的家长难以长期坚持亲子阅读;有的家长阅读理念过于功利,总期望短期内见效,有的家长不会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籍,还有的家长不重视为孩子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等。(2)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面对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缺乏兴趣、思想不集中、无法坚持、文本理解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经典的家庭教育概念就是亲子关系,即父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一种养成教育,而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好像被大部分家长所接受,但是我认为,现在的小家庭中,子女与父母构成了小三角,小三角形成三条边: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新的家庭教育视野,不光是一个亲子互动的过程,还包括子女和父母互动的过程。很多时候,配偶的不和谐会导致孩子的成长缺陷,所以我提出三条边和谐的共补互进概念。第一条边就是亲子教育,大家容  相似文献   

7.
家教莫过度     
这里所说的“教”是指广义的,指教与养,或教育和保育。凡事都有个限度,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不能进行过度教育。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子女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仍然平平。是孩子笨吗?不是。家长可以回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是否有下面的教育过度言行。一、过分亲昵。亲昵是亲子之间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很自然的。但过分亲昵,会使孩子在情绪上不适当地依恋父母,以致影响个性的发展。这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将产生不良影响。二、过分照顾。孩子的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这种照顾应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  相似文献   

8.
一、隔代教育代替了亲子教育 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流行时尚,隔代教育取代亲子教育,年轻父母独立抚养孩子似乎成了一种奢侈;许多家长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侥幸甚至是无奈的心理,认为老人带孩子至少不会把孩子带坏,更何况迫于生存竞争的压力,无奈只好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保姆,于是千家万户的老人带着其子女的孩子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所谓儿童观,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总看法和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现代社会新的儿童观主要包含: 一、正确的“孩子所属观”。从血缘关系看,孩子当然属于父母,但单纯把孩子看作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则不妥,只有树立“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的观念,父母才会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教育、要求孩子产。二、正确的“儿童角色观”。许多父母在考虑家庭关系时,认为“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变孩子为家长。”因此往往以教训的语气去命令,要求孩子服从。如果父母能从“父母和子女都是家庭和  相似文献   

10.
一、隔代教育代替了亲子教育现代社会存在着一种流行时尚,隔代教育取代亲子教育,年轻父母独立抚养孩子似乎成了一种奢侈。许多家长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侥幸甚至是无奈的心理,认为老人带孩子至少不会把孩子带坏,更何况迫于生存竞争的压力,无奈只好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保姆,于是千家万户的老人带着其子女的孩子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亲子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家长同孩子交往的重要手段。广义的亲子游戏,指的是家长和孩子们配合交流进行的游戏。科学的亲子游戏至少包括家长与孩子之间平等地参与、游戏开展趣味性、父母与子女间相互配合等特点。本文对亲子游戏的概念、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实施的原则以及设计实施进行了论述,为今后幼儿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梅洪 《职业技术》2006,(15):46-46
目前,中国有2.3亿儿童,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为第一位。儿童教育市场可谓潜力巨大,那么,如何经营好这块“蛋糕”呢?开办亲子园入行门槛:15万左右“亲子教育”是指以亲子关系为纽带,父母与子女一起参与、共同提高的一种科学育儿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3,(11):20-20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而不是父母的“复印件”!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如何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读杂志特邀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V和大家分享“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微访谈。  相似文献   

14.
“亲子教育的实践先于概念的形成。”“有关亲子教育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以至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关亲子教育的规范、统一的概念。”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几种,如胡育学者认为“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发展,它包含有亲职教育和亲情教育两个主要部分:一为‘怎样做父母’的尽职教育;二为父母‘如何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的高情感教育”。赵晶学者则认为“亲子教育是以负有教养责任的成人为对象,以增进父母和子女关系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亲子游戏不仅能够让父母拉近跟孩子的距离,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还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很多东西。还等什么?一起来吧!  相似文献   

16.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以父母和子女为教育对象,以婴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亲子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教师是实施亲子教育的主导。  相似文献   

17.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与父母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为家长行动的指南。对孩子的教育成为父母最为关心和重视的话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父亲和母亲两者在子女的教育中“争权夺势”;父亲或母亲一方淡出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方来教育孩子等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4日《武汉晚报》讯年轻一代的父母都知道不能打孩子。可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却给了父母打孩子以理论支持。 王涛博士应邀来汉做“爱与规矩”的亲子教育讲座。讲座前,王涛博士现场做的调查发现,在场大部分家长都挨过父母的打,但对于自己的小孩做错事是否也需挨打,家长们有些困惑,打过孩子的父母则颇感内疚。  相似文献   

19.
董玉玲 《学前教育》2008,(10):28-29
美国亲子教育倡导者Thomas Gordon曾指出:现代父母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如何教养子女的训练,幼儿园只有预先实施父母教育。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协助父母教养他们的子女,才能提高家庭亲子活动的频率及质量。幼儿园开展的集体的亲子班活动,对家长进行亲子活动指导正是其教育内涵之一,我们的家长工作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20.
进入信息时代,孩子们从小接触的都是手机、电视、电脑为媒介的信息,大量摄取媒介信息造成孩子"上瘾",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长时间对着手机和电脑容易机械化思考。而亲子之间更是疏远,家长拿着手机玩,孩子也拿着手机玩,这样的现象影响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家长也不懂得教育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交流,时间久了就不关注与孩子沟通,致使孩子们与父母关系逐渐疏离,比如孩子不愿与父母讲话、自闭、脾气焦躁等。通过调查发现,"亲子共读"活动是能够让家长在家中提升亲子感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