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作家李锐的小说曾在小说界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深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青睐,与北岛、高行键并称为“三个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社会责任感,孜孜以求地坚守着一种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寻找着人类精神的家园。读他的作品,常常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相似文献   

2.
《哈吉穆拉特》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也是作家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这部小说不但没有得到苏联文学评论界应有的估价,而且受到某些权威学者不切合实际的指摘,因而埋没了这部小说的真正价值与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从详细介绍内容入手,通过作家写作思想及对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反驳国外学者对这部小说不公正的指摘,进一步揭示作家创作的真正意图和小说的重大意义.达到介绍文艺作品,提出个人见解,引起学术界重视并展开讨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上)》2010,(5):159-160
著名文体大师纳博科夫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近日首次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这是纳博科夫用英语写作的第一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部被忽视的伟大之作。在著名学者、评论家止庵看来,这部小说与作者纳博科夫自己最相关,它讲述了一个作家是如何被人误读的。这部“带有不合理的魔幻色彩的文学侦探小说”以华丽而简洁的方式探讨了时间、爱、死亡、艺术等永恒主题。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奈特是一个虚构的俄裔英籍作家,他行踪隐秘、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4.
高敏 《时代教育》2014,(11):207+210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首开乡土小说风气的作家,归乡情结一直贯穿在他小说的创作中,这种强烈的情感同样在他的小说《故乡》里深深的埋藏着。本文通过对《故乡》内蕴的分析,充分揭示故乡在鲁迅心灵的深刻投影及作家对故乡乡民深切的热爱和浓深的愤恨之情,并由此观到深层的"回归"与追索。  相似文献   

5.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之一。作为20世纪一位文坛巨匠,福克纳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其绝大部分是在美国南方处于历史性变革这一背景下创作的。《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第一部反映种族主题的小说,通过学者专家们的深入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小说中的乔安娜.伯顿是一个白人种族主义者,而笔者通过重读这部经典小说,发现乔安娜.伯顿实际上是一名黑人反种族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论《秧歌》     
《秧歌》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海内外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截然不同,论文力图把这部小说放到后期张爱玲创作努力寻找个人与现实的契合点这一背景上来分析评价。张爱玲在这部小说中以她的独特眼光描写了生活中的“饥饿”现象和“虚假性”,而这部作品的部分情节构成又令人遗憾地陷入了虚假性。《秧歌》虽然有政治环境对作家的影响这一因素,但又不能完全从政治立场的角度来评价它,这部小说基本上还是从人性的立场,从关注平凡人生的立场来创作的。她用一贯的“参差的对照”手法描写了农民的形象。作家在和现实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自己的基本立场,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青年作家张平创作的《抉择》之所以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其主要原因不只是小说中所描写的令人魂魄颤栗的事实,更主要的是作家为老百姓立言的艺术追求,是作家所具有的强烈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的创作思想,是作家对人民的命运、进而对党和国家的命运的深深忧患,以及融化于作品人物身上的作家内心的正义、道德与良知.  相似文献   

8.
大卫·里恩是名副其实的电影大师。1908年出生于英国,40多年的影坛生涯中, 他总共导演了16部电影。但是,当我们列出其中的一些片名,发现都耳熟能详:《孤星血泪》《雾都孤儿》《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印度之行》……《日瓦戈医生》是大卫·里恩1965年的作品。在这次的电影创作中,他与另一位大师在灵魂上发生了碰撞。影片改编自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在苏联政治局势中,这样一个政治色彩强烈的故事并不讨政府喜欢。1958年,当诺贝尔文学奖决定授予这位作家的时候,他被迫放弃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大卫·里恩却对这部小说充满了兴趣。  相似文献   

9.
正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北方文学》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长篇小说《三家孩子一个妈》作品研讨会"在小说的创作背景地黑龙江省六三农场召开。来自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文学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日报社、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等单位,20余位作家、评论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与会学者从形象塑造、思想深度、地域特色等不同视角对这部小说展开了研讨。作者温明远先生长期在我省司法战线系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不仅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而且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杰出作家。他的长篇讽刺小说《围城》,便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围城》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以嬉笑怒骂、皮里阳秋的讽刺笔法,犀利地奚落了那些主要由三、四十年代一部分欧美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组成的病态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初中生必读》2013,(Z1):85-86
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  相似文献   

12.
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年在《青春》杂志发表后,在其本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国家多项奖金。这部作品的诞生,不仅对当时的军旅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来的苏联军事题材文学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军事题材文学的创作,应该说也有瞩目的成就,其中徐怀中的小说《西线轶  相似文献   

13.
李世林 《考试周刊》2008,9(5):139-140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英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天才作家D·H·劳伦斯(1885-1930)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为年仅28岁的劳伦斯带来了荣誉.他打破十九世纪前辈作家的传统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风格,抒情的笔调,细腻的心理刻画,为我们创作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女性形象.如在<儿子与情人>中出现的三位女性.可正因为他刻画女性形象的成功,使大部分学者将他们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和分析那些女性人物身上.而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相对来说,就容易被人遗忘或忽视.在<儿子与情人>中,除了保罗这一男主角之外,他的父亲瓦尔特·莫瑞尔则明显被很多人忽视.在劳伦斯的笔下,这是一个让大多数人憎恶和瞧不起的男人.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普通的矿工,一个可怜的工人,他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本文拟从分析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入手,从社会经济,家庭,和他自身的性格弱点三方面入手,从而说明,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文明发展社会工业化的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同时它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这也正是劳伦斯大多数作品所反映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伟大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1925—1936)一直从事这部小说的创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共四卷。第四卷最后部分未能完成,高尔基就去世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小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全部创作生活的总结。《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有一个副标题:《四十年》。这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小说正是用鲜明的艺术画面再现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一九一七年这个历史时期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十月革命前的四十年是充满尖锐矛盾和斗争的年代。这四十年经历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二  相似文献   

15.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1909)是一部描写美国资本主义文明的悲剧。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是一个复杂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作品以深刻有力的笔触,描绘了这个来自社会底层的诚挚作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命运,揭示了他的精神发展直到破灭的苦难历程。人们对他最后的自杀给以充分的认识和深深的同情,然而他的自杀究竟说明了什么?这恐怕是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朱晓青 《家教世界》2012,(20):153-154
莱辛在《汉堡剧评》中阐述了自己的戏剧理论,其中也包括悲剧的理论。有一个原则是这样阐述的:"悲剧作家在选择一个殉难者作为英雄人物,必须赋予他最真实的最恰当的动机赋予他踏上危险境地时无法回避的必然性!"但是,在作家创作的实践中,很多都没有遵循这一原则。余华的一部似乎具有一点悲剧意味的小说《活着》,正好是莱辛这一悲剧原则的一个反证。  相似文献   

17.
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个对"饥饿艺术"爱得发狂的表演艺术家悲剧的一生。这位英雄式的艺术家是艺术的殉道者,他宁愿饿死也要捍卫人的尊严和艺术家追求艺术极境的权利。他似乎在隐喻着艺术家们在现代社会的命运。这篇小说一方面展现出一个荒诞、无情的异化世界,另一方面,饥饿艺术家本身也俨然是作家自身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另一个重要社团创造社今年诞生已80周年,我怀着深深的敬意纪念它们对新文学作出的以下贡献:一、巩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二、建立了创作理论,三、译介了外国文学,四、创作了大量作品,五、造就了一批作家,六、开创了文学流派。中国历史上文学社团为数不少,但象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样在如此多的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社团至今没有。其伟大贡献表明:它们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时期的贾平凹,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突出表现在《高老庄》的小说创作中。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开始展露出文化建构的端倪,并以原生态展示生活的流程,从民间视角观察生活,语言上挖掘方言,力图宣泄语言的快感。因此《高老庄》在他的整个长篇小说链条中是很有意义的一部。  相似文献   

20.
徐凤 《现代语文》2007,(4):86-87
作家创作小说的本意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的。小说《浮云》一时轰动日本文坛就是因为作品独特的主人公形象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创作的本意,那么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他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给出特有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