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档案》2013,(4):6
近日,上海《新闻晨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题为《上海成长进化论:始自170年前的上海城市布局的现代化基因》的长篇文章。这是上海市档案馆与该报联手,推出的《上海读本》专栏的开篇文章。《上海读本》专栏,由《新闻晨报》记者采访档案馆专家学者及其他方面专家,通过档案解读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变迁;市档案馆与报纸主办方共商专栏选题,还向报纸提供与报道内容有关的档案图片资料,报纸每期以整版篇幅予以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
2010年暑假,我从兰州来到北京,在《京华时报》实习一个月,回顾一个月的实习历程,作为在校大学生,从书本到实践的跨越,有失落、有无知、有惶恐,最后都变成了收获,受益匪浅.融入团体需主动2010年7月26日,北京正被高温高湿的"桑拿天"蒸烤着.这天,我来到北京,只身走进京华时报社,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假期实习.实习记者规定上写着,这里没有固定记者带实习生.记者愿意的话,会在采访时叫上你.这里的所有人我都不认识,怎么办?我拿着我的作品集,择机向在座的记者一一自我介绍,希望记者们多多关照.当天下午,记者孙雪梅喊我一起出去采访.在赶往现场的路上,孙老师告诉我,在这里实习要主动与记者交流,如果记者们都不喜欢你的话,就很难学到东西.  相似文献   

3.
苏辉学 《军事记者》2013,(11):72-72
《军事记者》已伴我度过了9个春秋.它给了我写作动力和创作源泉.帮我实现了“报道变铅字”的梦想。没有《军事记者》的启迪,我不会在新闻路上坚持走下去;没有《军事记者》编辑们的耐心指导,我不会在《解放军报》《军事记者》《空军报》等报刊上稿。  相似文献   

4.
综合审视、考察和解读《申报》《时报》《新闻报》《上海青年》等多份文献资料可以断定,学术界普遍认为的百年名校上海浦光中学的前身是上海青年会中学的观点并不准确。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在1908~1915年7月期间,上海浦光中学的校名被称之为“上海(中国)青年会附属中学堂”。溯本正源,不仅可以澄清历史真相,避免以讹传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重塑、构建和再现这一历史阶段的办学历程图景,也有助于推动学界对上海浦光中学百年校史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书林一叶     
反映上海新闻事业改革、发展、创新、繁荣的进程《当代上海记者丛书》第二辑出版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纂的第二辑《当代上海记者丛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为丛书撰写了总序,他指出:《当代上海记者丛书》的编纂出版,是上海新闻出版工作的创新之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新闻事业改革、发展、创新、繁荣的进程。他祝愿上海的新闻事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建设小康,构建和谐,走向新的更大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记者部落     
在全国收藏品市场不断走强的“大气候“与泉州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的“小气候“双重孕育下,定位独特的《收藏快报》迅速崛起。本期“传媒骄子“介绍《收藏快报》总编辑余光仁的文化之旅。2008年,中国大事频发,大众报业集团的年轻记者们,与全国的新闻同人一起,奔波在路上,思索在路上,收获在路上。请看《大众报人在路上》。  相似文献   

7.
胡星原同志解放前先后担任过重庆、南京《新民报》记者,上海《联合日报》《联合晚报》和香港《文汇报》记者。解放后,曾任上海《新闻日报》编委兼采访部副主任等职。《羊城晚报》复刊后,兼任该报上海特约记者和上海航空版发行站负责人。胡星原同志不幸于1983年7月11日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胡星原同志追悼会于7月19日下午2时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举行。各界人士三百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相似文献   

8.
书林一叶     
《当代上海记者丛书》(第三辑)出版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编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上海记者丛书》(第三辑)近日问世。丛书出版座谈会3月13日在解放日报大厦举行。《当代上海记者丛书》(第三辑)的作者为陈振平、忻才良、吴忠为、金瑜、崔士新、王韧、胡廷楣、周导、徐克仁、李坚等10人。他们有的是上海重要媒体的负责人,有的是新闻界长江韬  相似文献   

9.
《特区新闻广场》节目是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于1993年创办的一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因为其新闻题材选择和报道的视角是平民化的大众视角,所以在新闻的解读方面要尽可能做到亲民,使受众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由于其直播的节目播出形式,主持人需要随时和新闻一线的记者连线,并完成部分对新闻内容的评论工作,在主持人的培养、选用和定位方面,记者型主持人最为合适。记者型主持人要想百姓所想,答百姓所疑,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并结合自身的信息储备和知识积累,全面且专业地为受众解读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在人生之路上若能得到一位良师益友,则其人生将充满乐趣。今天我诚心感谢在新闻之路上给我以关心和支持的良师益友——《新闻爱好者》。我在文学和新闻写作这块百花园地中辛勤耕耘已有好几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先后被《通讯员报》、《我们这一代报》、湖南《青春报》、省中学生记者团、以及《青年导报》等聘请为特约通讯员或特约记  相似文献   

11.
改进会议报道,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最近看了《中国记者》2006年第一期的两篇文章——《政策解读的意义与原则》、《政策解读报道:来龙去脉皆新闻》,颇受启发,借此也发表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立 据《文汇报》报道、由《少年报》社、《上海中学生》报社、《家庭教育时报》编辑部、《上海教育》期刊社、《上海康复》杂志社以及《中国教育报》上海记者站6单位组成的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日前宣布成立。该总社目前拥有3报7刊,期发总量达300万份。该总社的成立,对于调整上海报刊结构,提升报刊质量,增强教育报刊的社会影响力、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湘潭市广电局高级编辑唐弦的专著《解读受众》,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唐弦是全国受众学研究较早的先行者之一,他1986年即发表专论《“接受美学”与受众研究》,此后10多年持之以恒,利用业余时间研写,先后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电视研究》、《潇湘声屏》等报刊上发表新闻论文60多篇。13万字的《解读受众》是其中一个课题精品的结《解读受众》@焦炽 @杨红湘  相似文献   

14.
和北京、成都、南京以及杭州等城市激烈的报业竞争相比,上海的报界看上去像是一条缓缓淌水的小溪。从表面上看,《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上海青年报》、《上海商报》和《劳动报》这几份报纸的竞争基本上构成了上海报业的现况,其中,《新民晚报》仍是上海报界的翘楚——鼎盛时期曾经达到过120万份的销量,即使在逐渐受到其他报纸强烈冲击的今天,发行时也一直维持在80万份左右,下班后买份新民路上看也一直是许多上海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给它带来巨大冲击的正是近年来以《新闻晨报》为代表的其也市  相似文献   

15.
自从青年时代读了我国名记者范长江采写的《中田的西北角》一书之后,大西北的壮丽情景和它那诱人的神秘色彩,一直吸引着我,我期盼能在有生之年,实现采访今日大西北的愿望。 时机终于到来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卸下了一切行政职务,恢复了记者身份,于一个炎热夏天的傍晚,伙同新闻界二三友人,乘坐京包铁路上的列车,在暮色苍茫中,徐徐开出了北京,然后朝西北方向驶去,踏上了我记者路上的最后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16.
李谷一名誉权纠纷案打得沸沸扬扬,如今早已由新闻变成“旧闻”了。而《上海法制报》状告南阳地区中级法院侵犯记者采访权一事,使得此案又添波澜。据悉,河南省高级法院已以“不符合起诉条件”为由驳回了诉讼,《上海法制报》旋即又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不管此案受理与否,我们都欣喜地看到:记者也开始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上海法制报》记者李智刚在采访李谷一名誉权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四大,举世瞩目。全球记者纷至采访,盛况空前。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主要新闻单位均获准派记者到会采访。这里发表《新民晚报》总编辑助理孙洪康《在全球瞩目的新闻“磁极”上》一文,记述了他采访十四大的见闻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风雨记者路》这是我们新增设的栏目。设此栏目,意在让那些辛勤耕耘在新闻战线上的新老记者,把那些在做记者路上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生动有趣的事情用真实的故事、动人的情感、散文般的语言,展现给读者。这期推出的首篇《鸡毛札》写得生动、深刻、有趣、诙谐、幽默、读来或捧腹大笑,或眼含热泪,感人至深。欢迎广大记者朋友,把你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写出来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19.
克鸿 《新闻记者》2004,(9):15-15
上海资深女记者周珂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新闻工作者之一,她的新闻作品选集《一个女记者的视野》近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全书为四部分,真实记录了一个女记者忘我投身新闻事业的足迹,她几十年如一日用手中的笔记述了人间的悲欢历程。“时代一角”记录了作者半个世纪里在国内外采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喜气,伴随着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的东风,《记者观察》杂志又走完了一年的光辉历程。 一年来,《记者观察》有欢乐,也有磨难;有成绩,也有不足。《记者观察》是迎着各种挑战和矛盾而努力行进的。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