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贫大有文章可做。现在,这篇文章的主题,正由单一财物输入的“输血”式扶贫,向着以恢复与形成“造血功能”为目的的现代诸要素综合输入扶贫的方向深化。综合输入,就是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把财物输入与技术输八、人才输入、信息输入、良种良法输入等等配套起来,协调起来。单纯给钱给物,救得了急,救不了穷。综合输入经济系统内部构成诸要素,并与当地原有要  相似文献   

2.
马健  宋世明 《新闻战线》2020,(5):103-104
江苏法制报自荐作品《一-件“精准扶贫”大实事一江苏八部门在全国首家出台政策救助“事实孤儿”追踪》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回顾这件获奖作品的采编经过,破解“零”突破的秘密,体会到好新闻既是偶然发现,也是精心培育的结果。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独家深度和角度,得来全要费工夫。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研究现状,系统梳理了高校图书馆助力“驻村第一书记”文化扶贫工作的实践活动,着重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积极助力“驻村第一书记”文化帮扶的措施,即精准助力“驻村第一书记”文化帮扶,深入挖掘利用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注重乡村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合理对接“驻村第一书记”专业背景与扶贫需求,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乡村”融合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部颁发1997年度“振华、王义锡科技扶贫奖”998年5月7日,科学技术部隆重召开1997年度“振华科技扶贫奖励基金、王义锡科技扶贫奖励基金”奖励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本年度评出的科技扶贫服务奖313名,科技扶贫标兵10名,杰出贡献奖项目3个。振华...  相似文献   

5.
长治日报社把开展新闻扶贫与服务“三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通过十多年扎扎实实开展新闻扶贫工作.不仅帮助200多户结对子扶贫户改变了生活状况,使定点扶贫村旧貌换新颜,而且锻炼出一批热衷农业、热爱农村、关心熟悉农民的品牌记者和编辑,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3年以来,报社连续3年被表彰为“长冶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山西省政府授予“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三全育人”的大力推进和“后扶贫时代”的来临,高校扶贫档案中所包含的文化蕴涵愈发重要,其育人理念得以更新,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提出加强档案基础资源建设,建立高校扶贫专项档案库,多路径拓宽扶贫档案育人渠道,从而构建了全员、全程化、全方位的扶贫档案育人体系,赋予了高校文化工作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去年5月,《工人日报》由编委以上领导带队,在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和革命老区率先展开了“新闻扶贫济困行动”,受到新闻界和社会上广泛的关注,一些新闻单位随之积极响应。去年年底,《新疆日报》也派出记者深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贫困地区,开展新闻扶贫活动,推出“新闻扶贫”专版。我国有数千万贫困人口,光靠救济是不能使这些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的。近些年来,各地的扶贫工作逐步由起初的资金扶贫、物资扶贫等发展到政策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这类造血扶贫的阶段,重在使贫困地区产生造血功能,摆脱贫困。“新闻扶贫”是新…  相似文献   

8.
扶贫要旨:扶志、治愚──评“中国扶贫与脱贫发展丛书”李战1996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年”。“中国扶贫与脱贫发展丛书”作为一份特别的献礼,由万国贫困问题研究所和暨南大学出版社联合在“国际消除贫困年活动纪念日”隆重推出,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消...  相似文献   

9.
日前,哈尔滨市平房区实施了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帮助400户特困职工家庭脱贫致富。为促进“一帮一”工作有效开展,为今后扶贫解困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平房区档案局和区总工会组织全区帮扶单位和被帮扶者建立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单位扶贫解困工作机构,帮扶干部填写的结对帮扶登记表,“一帮一”扶贫工作跟踪问效登记表,干部深入特困职工家庭情况材料,帮助特困职工脱贫具体工作材料,帮扶干部岗位变动后与新帮扶干部交接材料,  相似文献   

10.
毕建录 《青年记者》2017,(30):20-21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庄严向世界宣布,未来五年,中国将使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前,中国扶贫事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新阶段.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精准扶贫”故事,已成为对外传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国际电视台新媒体编辑部(CGTN DIGITAL)的走基层扶贫报道为例,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讲好“精准扶贫”故事.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7,(8)
“新闻扶贫”要“实打实”文/湖北·吕道宁最近,中国记协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开展新闻扶贫活动的倡议,从中央到地方已有不少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快速行动。远的不说,就说在基层数百家地市报中已涌现出不少新闻扶贫的先进典型。如《闽东日报》总编辑王绍据写了12年的扶贫...  相似文献   

12.
囿于扶贫档案保存场域的“公私并行”“虚实交互”,因于档案形态的“三态并存”,辅以政策法规、信息技术的护航,乡村振兴视阈的扶贫档案治理逻辑渐趋自洽。治理目标,近则助力全景式扶贫档案记忆图景绘制,促发扶贫档案利用迭代升级;远则释放一体多元扶贫档案价值,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下沉。借道理念转向、良法具化、多方共治、技术融合,面向乡村振兴的扶贫档案治理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13.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12):59-61
11八(丷) "八",会意字.从甲骨文到今天,“八”基本上是一撇一捺,大都表示一个东西被分成两半的样子.因此,“八”就是“分”的意思.小篆“八”像是两个人背靠背,也有“分别”之义. 如今,“八”分别之义已经被“扒”得干干净净,当数字用的“八”是同音假借的结果,当然也是一借而不还了.  相似文献   

14.
坚持文化下乡和新闻扶贫推进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新闻出版署孙向前近两年,新闻出版工作者结合出版工作特点,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积极参与“希望工程”、“扶贫工程”建设,开展“文化下乡”、“新闻扶贫”活动,成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文化下乡...  相似文献   

15.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石家庄市将于1998年基本完成贫困县、贫困村的出列和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石家庄市的扶贫工作处在了战略性的攻坚阶段。 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全社会各行各业责无旁贷。面对各行各业扶贫热情的高涨,新闻界也在考虑这个重要的课题。于是,提出了“新闻扶贫”的响亮口号。 “新闻扶贫”这条航船在石家庄日报开足马力,全速前进。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4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出倡议在全国新闻界开展“新闻扶贫”活动以来,许多新闻媒体积极响应,有的组织扶贫来访团下到第一线.为扶贫攻坚技劲加油;有的开辟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加大扶贫攻坚报道力度。但是.“新闻扶贫”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领导思想认识到位的新闻单位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且出了不少好的新闻作品;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的新闻单位,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尚未将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更谈不上行动了。目前.我们的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虽然成绩很大,但由于农业目前还是弱质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创办“书香暖山区”公益活动为抓手,开展以山区青少年为目标的精准文化扶贫,论述了在脱贫攻坚战略下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对“书香暖山区”活动的实践探索、社会效益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和运行模式,开辟了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文化扶贫的新路径,创新公共图书馆精准文化扶贫的思路和方式,并对公共图书馆持之以恒地开展贫困地区扶志扶智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国网乐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乐山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对口帮扶四川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马边彝族自治县高石头村。乐山公司在定点帮扶高石头村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治贫治根的办法,以档案为引领,有序推进“档案+扶贫建档”“档案+产业发展”“档案+记录历史”“档案+主题传播”等一系列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明细账”“指南针”“记录仪”和“传声筒”。  相似文献   

19.
推进信息扶贫致富工程进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信息扶贫致富工程进程的对策研究程刚︵安徽财贸学院“信息扶贫致富工程”,是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提出的“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推广技术、沟通信息,发展经济技术合作”的要求,由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电子工业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和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20.
198 8年 6月 ,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的倡导下 ,经国务院批准 ,建立了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十年来 ,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三个主题 ,初步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发展新机制 ,积极探索“人口、粮食、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而在“人口、粮食、生态”协调发展方面所作的积极探索 ,为《中国 2 1世纪议程》的实施进行了超前性的试验 ,充分体现了毕节地区各族人民自强奋进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纪念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十周年 ,弘扬毕节地区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