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德先生”号召民主,“赛先生”号召科学。诞生于几十年后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宣传科学、号召民主,不仅与代表传统文化的“孔先生”有着不解之缘,也与“德先生”与“赛先生”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应重视中小学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未普及社会大众民国以来,先贤为使国人能成为现代化的国民而力倡引进“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已将近80余年,而国人在历经战乱洗礼及走过艰辛岁月后,“德先生”终于逐渐生根。而“赛先生”却远落于后,社会上仍旧充斥着...  相似文献   

3.
德先生是谁?“他”叫Democracy(民主),是90年前“五四运动”中的思想先驱们大声呼唤的两位“先生”之一,另一位叫“赛先生”(Science,科学)。对于后一位先生,我们比较熟,上课要学它,生活中离不开它;但是对于德先生,就好像距离我们中学生有点远了。  相似文献   

4.
田心 《湖南教育》2005,(13):24-25
记得“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口号,由此“,德先生”与“赛先生”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且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力量。时至今日,课程改革的热潮又在华夏大地涌起,课堂教学一派民主气氛且越来越浓。许多教育专家、教研员一谈到课改,便口若悬河地畅谈课堂要如何民主;一些教师一讲到教学设计,也是不忘“德先生”。“德先生”确实重要,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最近,笔者连续听了28堂数学课,而且都是档次很高的课,全是市级与省级的优秀教师进行的比赛课。这些课是通过层层选拔上来的,是经过很多教师共同研究、讨论、反复试教过的,…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先生为《新青年》所写的《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那篇文章的时候,他说《新青年》犯了两大“罪案”。第一是拥护“赛先生”(science科学);第二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可是那时的陈独秀对“科学”和“民主”的定义却不甚了了。所以一般人对这两个名词便也很容易加以曲解。  相似文献   

6.
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德先生”和“赛先生”风靡全国。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将英文democracv(民主)和science(科学)分别音译为“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并亲热而形象地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是拯救中国的灵丹妙药。陈独秀曾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90年前,“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呐喊声,唤醒了沉睡的中华大地。与之相伴的是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觉醒,催生了自立的中国,开放的中国,科学发展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王元化“五四”反思所提重大问题之一是:“德、赛二先生”未必堪称五四新文化思潮之主流,对两者的认识今天还需要“补课”。本文研讨所见是:“德、赛二先生”当年貌合神离且抵牾;当年“德先生”旗手压制过“赛先生”;当年“赛先生”典范黯然消遁了;如今“德先生”要先补“赛先生”的课;王元化“九十年代反思”堪为当代“德先生”补课提供可选择的借鉴思路与教材。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向深受封建专制和愚昧迷信之苦的中国人民介绍了“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当时,作为新文化运动旗帜的《新青年》杂志曾这样号召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20年代,“德先生(科学),“赛先生”(民主)两面旗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奴役中的中华民族注入了沸腾的进取因子。诞生于1910年的华罗庚,在呼唤“德先生”的声浪中,正在上小学和初中,“科学大众化“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人不可缺少科学”,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已经有了强固的意识。 但是,他终究没能象郭沫若、鲁迅那样,之上“医学医治人民创伤”的学医之路,却闯进了在当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们在学校管理上,已经把“赛先生”(Seiepce科学)请进了门,在科学管理方面有了不少进步。但是,在民主管理方面“德先生”(Democracy民主)的步伐缓慢,进展不大。本文试从国内外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谈谈学校管理民主化问题,就教于读者。 一、问题的提出 1.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前一阶段,我们围绕着“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先生为《新青年》所写的《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那篇文章的时候,他说《新青年》犯了两大罪案。第一是拥护赛先生(science 科学);第二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可是那时的陈独秀对科学和民主的定义却不甚  相似文献   

13.
易言 《中小学电教》2004,(11):72-73
“拿来主义”乃鲁迅先生之一大发明。简言之,就是借鉴别人,而且是借鉴别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五四”前后,由于国人倡导“拿来”,所以有了“赛先生”(科学)、“德先生”(民主),有了新文化运动,新思想传进国门;改革开放以来,也是因为主张打开国门、反对封闭,不断地“拿来”,才有了今天的累累硕果。所以,“拿来主义”不仅在鲁迅时代是有用的,在今天也仍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要刊视点     
《上海教育》2009,(10):3-3
回到1919 “五四”不仅仅是德先生、赛先生的粉墨登场,“五四”也不仅仅是一曲简单的爱国主义赞歌。“五四”之复杂,如同一个各种新思潮和新主义的实验地。而“五四”所呈现出来的种种话题,至今仍有历史回响。  相似文献   

15.
黄河、长江奔涌了千年。历史的车轮载着中国来到了1999。在1999年里看一看中国:从她的过去到她的未来。1999是“五四”运动80周年。回眸世纪初的那刻:火烧赵家楼的烈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还激荡着我的心灵。在那可敬的同龄人求索“民主和科学”的过程中,“德先生”和“赛先生”终于一步步被迎进了中国。中国的民智得以开启,中国现代史就  相似文献   

16.
1.“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 ,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  相似文献   

17.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的主要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民主)”、“拥护赛先生(科学)”、“打倒孔家店”。提出以资产阶级民主代替封建专制,以资产阶级道德代替封建道德。它的中心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它的目标是革新思想,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等各种西方思潮,成为反封建的主要思想武器。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宣扬“德先生”和“赛先生”,弘扬人的文学和思想解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爆发后,给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平等自由的思想和“人”的理念在中国的盛行使中国女性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是同男人一样平等的个体,而不是依附于男人的寄生物。因此一个个受过新思想的女性纷纷冲破旧家庭、旧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19.
德先生和赛先生(Mr.Democracy and Mr.Science)即民主和科学这一口号,是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把现代西方文明的强势之处理解成两个词“科学”和“民主”,这两个东西恰恰都来自希腊。自“五四”以来,中国人接纳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过程十分艰难。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扣住科学和民主后面更基本的“自由”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