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语中,我们常常用植物名词来作比喻,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比如我们常用"小辣椒"比喻性格泼辣的人,用"榆木疙瘩"比喻脑袋瓜不灵活的人。英语当然也不例外,也有用植物名词来喻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常用植物名词来作比喻,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比如我们常用“小辣椒”比喻性格泼辣的人,用“榆木疙瘩”比喻脑袋瓜不灵活的人。英语当然也不例外,也有用植物名词来比喻人的,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中,我们常常用植物名词来作比喻,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比如我们常用“小辣椒”比喻性格泼辣的人,用“榆木疙瘩”比喻脑袋瓜不灵活的人。英语当然也不例外,也有用植物名词来喻人的,现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中,我们常常用植物名词来作比喻,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比如我们常用“小辣椒”比喻性格泼辣的人,用“榆木疙瘩”比喻脑袋瓜不灵活的人。英语当然也不例外,也有用植物名词来喻人的,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中,我们常常用植物名词来作比喻,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比如我们常用“小辣椒”比喻性格泼辣的人,用“榆木疙瘩”比喻脑袋瓜不灵活的人。英语当然也不例外,也有用植物名词来喻人的,现举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小读者,你知道吗,植物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因此,世界各民族语言中也都有用植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哦。比如在汉语中,我们经常见到人们用“眉如细柳”,“面似桃花”,“口作樱桃红”等词语来描写美人。又如可用“小辣椒”比喻性格泼辣的人,用“榆木疙瘩”比喻脑瓜不灵活的人。由于英、汉民族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英语中用来喻人的植物与汉语也就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加以辨别。下面是一些常见例子。  相似文献   

7.
由义项为"用十二属相记生年"的动词"属"所构成的句式,主要有:1."NP1([+人])+属+NP2(十二生肖名词)",此类典型、常用,可客观表示属相,说明出生年份及年龄,也是拉近交际距离的常用策略;少数情况可表示比喻,是双关句。2."NP(1[+人])+是+属+NP(2十二生肖名词)+的",多数情况表示比喻;少数情况仍表示属相,是强调句,把属相当作原因和理由来强调和突出。因此有时是歧义结构。3."NP1+是+属+NP(2非十二生肖名词)+的",是比喻。换个角度考察发现:用"属"来陈述自然属相,常用句式"NP1+属+NP2";用"属"来表示比喻,常用句式"NP1+是+属+NP2+的"。  相似文献   

8.
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中,有许多除了它本身的意义外还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些比喻的意义是人们根据动物自身特性总结出来的。无论是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这些比喻意义都可以用来比喻人,也可以用作形容词来直接形容人的某种特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比较典型的动物名词的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有些植物单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用来比喻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被"人性化"的植物吧!1.flower(花)——精华,精英  相似文献   

10.
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入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花木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对花木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植物名词与比喻比喻,又称譬喻,人们俗称打比方,指描写事物或为了说明道理时,以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两类不同事物的内在相似点为依据,通过联想,用喻体来描写本体的修辞格。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一个精彩的比喻往往比长篇大论地阐述一个深奥的道理更能让人理解。…  相似文献   

11.
比喻是常用修辞法,用于记叙文、散文一般称“比喻”,用于说明文一般称“打比方”,用于议论文论证时一般称“比喻论证法”。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比喻有几个常见理解误区,下面略作分析。常见误区之一:比喻的本体、喻体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比喻的三种常见类型(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一般是名词或名词短语,鲜有例外。如:《荷塘月色》中“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明喻,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明珠、星星”;《十里长街送总理》中“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是暗喻,本体是“长安街”,喻体是“大海”;《故乡》中“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是借喻,喻体是“厚障壁”。不过,比喻还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的结合情况,衍生出另外一些变化形式,如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等。其中有一些比喻的喻体,不是名词或名词短语,而是句子。如,扩喻就是本体、喻体互为平行的句子的一种扩大形式的比喻。“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句歌词,用“老鼠爱大米”来比“我爱你”就是这一类。这类比喻有时本体在前,有时喻体在前,比喻词常被省略,两个句子的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荀子的《劝学》,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中,用作隐喻和转喻的大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用作隐喻和转喻的修辞现象在修辞著作中一般都不提及,就笔者在教学中碰到的语言实例来看,动词用作隐喻和转喻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里对此作一简单介绍。一、动词用作隐喻动词可以单独或同其他词语一起构成短语用作隐喻。一般说来,这种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但不出现比喻词;句子表层结构看不出本体和喻体的直接联系,而实际上的比喻关系隐含在句子深层结构中。真可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也。例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说的省略比喻词的比喻,并不包括借喻。借喻压根儿不需要比喻词,而是直接用喻体取代本体。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鲁迅《故乡》)此句直接用“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借喻不仅不需要比喻词,连本体也不出现。而省略比喻  相似文献   

14.
"鱼目混珠"出自魏伯阳的《参同契》:"鱼目岂为珠,蓬嵩不成贾"。"鱼目混珠"的意思是用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而"鱼龙混杂"出自唐代的《渔父》词:"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鱼龙混杂"比喻各色各样的人混在一起,好坏难分。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也用到了这个成语:"现在人多手乱,鱼龙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很少见.而古代汉语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不仅时间名词经常作状语,普通名词也经常做状语,用来修饰谓语.使谓语带上与该名词相关的描写色彩,使之鲜明具体、形象生动,从而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现的语法意义归纳起来大致有表比喻,表凭借、工具,表情态、状态,表事理、标准,表对人的态度,表方向、方位、处所和表时间等,而其翻译法也不相间.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有些植物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比喻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被“人性化”的植物吧!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却很少谈到动词活用为名词,这是词类活用理论的一个缺陷.有些学者将词类活用称为"体用同形",不再强哪个为主用,哪个为活用,显示了汉语中名词、动词的地位的平等,这也引发了我们对配价理论的思考.配价不应该只是以动词为中心,名词的意义特征本身也要求以其为中心联系一定的动词论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体用同形".  相似文献   

18.
比喻 (Figurative)是英语中极其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 ,比喻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包括习语型比喻、句法型比喻、名词型比喻、语篇型比喻 ,充分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绘景 ,就能大大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比喻(Figurative)是英语中极其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习语型比喻、句法型比喻、名词型比喻、语篇型比喻等,充分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绘景,就能大大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酸甜苦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四种味道。我比较喜欢甜味,它能让人记起许许多多甜蜜的事情;至于酸和辣嘛,对我来说可吃可不吃,因为我对它们不喜欢,也不讨厌。如果让我比喻的话,我会把"甜"比喻成漂亮的小姑娘;把"苦"比喻成丑陋的老巫婆;把"酸"比喻成耐人寻味的年轻大哥哥;把"辣"比喻成美丽的大姐姐。可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并不能让人们随意选择,也许每种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