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制度的萌芽和发展经历了清末和民国两个时期。清末由于受到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出现了实业教育的萌芽,并不断发展壮大;民国时期是在清末实业教育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按照学制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实业教育改革阶段(1912~1921年);职业教育兴起阶段(1922~1926年);职业教育发展阶段(1927~1949年)。  相似文献   

2.
实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前身,是我国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实业教育制度由此确立。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思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目前我国走职业教育与经济良性互动之路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与教育家,其一生以救国为目的从事实业与教育活动。受时代、个人、实践等多方面因素,促使其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独具特色的实业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南通的近代化及后来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是“国泰民安”。以及为实现“国泰民安”所从事的实业和教育活动。其实业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业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自身的结构体系,在中国近代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与教育家,严复一生都在践行实业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业教育思想。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对严复的实业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对我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有所启示与借鉴,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1922年《壬戌学制》正式改称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改旧制甲种实业学校、乙种实业学校为职业学校。以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并非仅为名称上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内涵、功能以及地位认识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与当时社会主导思想的变化、职业教育家自下而上的推动以及欧美职业教育思潮的影响相联系,这一历程加强了职业与教育、社会及个人的联系,变革了劳心胜于劳力的教育传统,并借助学制的改进推进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安培 《教育与职业》2022,(14):72-78
张謇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民族危亡之际确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人生理想,在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教育救国、振兴实业、保障生计”的职业教育宗旨,形成“实业教育作为类别教育”“父教育、母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以实业挹注教育”等深刻反映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前瞻性思想,表现出深刻的国家性、实用性、实践性特征,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实业学堂     
150多年前,古老中国的封闭大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无情地轰开,中国被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压迫引起抗争,落后激发变革.在社会大变革的推动下,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学堂艰难起步,并在朝野两股力量的努力之下,逐步发展成为『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的实业教育,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体制,中国职业教育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张謇和荣德生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又都由于实业发展所需致力于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相同的时代背景,发展实业的共同需求,让二人在对实业与教育的关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道德养成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以及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实践性等方面取得诸多共识,但同时,又由于个人成长背景及实践中目的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比较二人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异同,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晚清女子教育与女子职业的出现与发展.是近代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近代实业教育思潮的兴起是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女子职业教育实践促进了女子职业教育思想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12.
试论民国初期职业教育思潮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6年左宗棠奏请创办福建船政学堂,拉开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帷幕,到1903年清政府将实业教育列入学制。这样,我国第一次有了职业教育的学校体系。从民国建立到二十年代末期的十多年时间内,全国上下一直呼吁创办职业教育和提倡职业教育,并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和实践运动。这种思潮和实践运动,对我国以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走向,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实业论"和"生计论",是两种经典职业教育目的论,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实践,随着时代变化也日益暴露出其理论缺陷。重新审视它们,并揭示它们对现实职业教育的启示,甚为必要。培养实业发展人才是"实业论"职业教育目的的核心理念。考察"实业论"职业教育目的发现:它存在目的单一、对教育地位认识不恰当等问题,不利于教育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应该属于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是"生计论"职业教育目的的核心。考察"生计论"职业教育目的发现:它旨在为将来职业做预备,容易陷入单纯的技能训练,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应该采用教育的方法才能实现技能和人格的同时发展。对经典教育目的论的批判提供了三点启示:职业教育要具有时代的特点;职业教育要具有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要重视教育对象的现实生命的完整性。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具有教育的底蕴。  相似文献   

14.
以1906-1949年期间的宁波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将近代宁波职业教育发展史分为发轫、快速增长、稳定发展与步履维艰求生存等四个阶段。对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近代宁波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如下特征:经历了先快后缓、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与社会发展、国民生计保持紧密联系,女子职业教育走在时代前列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初始阶段,晚清产生的实业教育是中国新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实业教育虽然产生较早,但发展缓慢、曲折,始终没有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流。制约实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生源不足、管理不力等,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动力不足,即晚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既不能为实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也不能消化实业教育的成果。在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晚清实业教育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其作用也远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历经三个阶段,即实业教育改革阶段,职业教育兴起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且具备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类似的特点,如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等等,对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职业教育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名称之争,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作为一种思想遗产,对今天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今天的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建设,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他在追求实业救国理想的过程中,提出了"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职业教育主张,并身体力行,创设了办学层级齐全且专业门类广泛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社会教育事业,堪称教育史上的翘楚式人物。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实践,为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唯实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在辛亥革命前后细历了实利、实用、实业、职业教育等几个渐进阶段,提倡最力有蔡元培、陆费逵、庄俞、黄炎培等人,唯实主义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尤其是对辛亥革命以后大批实业学堂、职业学校的诞生作了思想主的准备,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清末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民 《职教论坛》2005,(16):61-64
清末实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经洋务学堂、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相继颁布与实施,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体系的框架,并具有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似的特点,对后世职业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