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玉玲 《文教资料》2009,(25):77-7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文化相结合,因此要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怎样认识、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成为当前思想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没有不同的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环节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现代新儒家的区别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帮助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材料来源。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首先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非仅仅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解是:学习和精通传统文化是必要准备;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甄别和评价是基本前提;坚持批判继承、融合创新是基本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是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丰富和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两者的互补融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民族化、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逻辑。基于跨学科视角,融合传播学等研究方法,从传播的主客体、媒介、过程和内容等方面,可以更全面而立体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在起阻碍作用的同时又提供了传播土壤;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选择与诠释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和内容也深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也开始了中国化历程,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是一致的,存在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实践主导模式的实践层面,二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走文化扬弃的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7.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秉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基本方针;以中国实际为基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8.
在施拉姆的理论视域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并且前者在本质上占据主导地位.上述理论判断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质性规定,过高估计了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为以传统文化取代、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理论构架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功能经历了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变,并且上述功能的发挥必须将传统文化置于基本国情之中才能正确加以把握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崔琼 《华章》2012,(18)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热潮,马克思主义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了这一课题,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即是源于两种异质文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相互交流,彼此融合,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扎根的的传播过程.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为毛泽东接受、研究、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渊源;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为毛泽东思想提供了载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其深入发展仍要借助文化资源建设的作用,以便博采各种优秀文化之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效的文化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传统文化是中国实际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要求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必然包括了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实现发展的基础和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不断弘扬着中华“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实现了“民本思想”向“人本思想”的转化,寻得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和谐”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这两个基本要素的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实际的结合更是其历史传统。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实际的结合过程中,表现出了两种基本样式:其一,强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其二,强调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中国现实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4.
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不断取得成功。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搬来了西方的全部思想库,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得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适应了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受益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亲和力,中国传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然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全人类的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离不开几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互动中形成了中国新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1942年,毛泽东作《整顿党的作风》报告,扫清了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障碍;强调立足于中国革命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有的放矢地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行稳致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要关注中国现实,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又要与包括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内容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进路,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中深入探析其学理基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对现代化的艰难求索中使中国革命同马克思主义建立起了本质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了这一联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在对资本现代性的扬弃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逻辑,既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拓展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涵。新征程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导向,廓清其可能出现的几种错误倾向,打开其世界视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着不同的表现样态:作为一般理论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作为一门学科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基础、人才支撑基础、课程支撑基础以及方法支撑基础,由此决定其独特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百年历史交汇点首次明确提出的具有重大原创性价值的新命题,是党的二十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的新定位。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命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两个结合”命题的理论要义和话语逻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逻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