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纽约外史》通过对纽约历史的诙谐评述,讽刺了小说创作时美国的诸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心态。小说背后的思想主线是对启蒙思想的讽刺和抨击,包括对进步主义历史观的否定,对自由主义政治的批评以及对理性主义的嘲讽。这些反启蒙思想构成了小说的思想基调。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的散文以冲淡平和而闻名,其实在他的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五四启蒙的战斗精神。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他的散文中充满了激情的呐喊,在五四退潮后他仍坚持战斗。后期,他的散文主要以平淡著名,但冲淡平和只他的审美追求,虽然他在相当程度上做到了,但往往在平淡的外衣下内蕴着思想启蒙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柳贤姃 《文教资料》2008,(15):12-14
为了克服国家、民族危机乃至建设现代国家,在中韩新文学形成期两国启蒙先驱们以文学来启蒙民众.其中,鲁迅与春园作为在人道主义立场上追求现代价值的启蒙先驱者创作了启蒙主义小说,而且分别奠定了两国现代文学的基础.本文比较研究两国现代文学的创始者、奠基者--鲁迅与春园的启蒙主义思想.我们以比较、分析鲁迅和春园启蒙主义思想的特点来求得对两国现代文学启蒙主义思潮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宏大叙事”的瓦解,叙事透明性和启蒙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西方古典叙事摆脱不了主客对立逻辑,试图以准确的语言穿透叙事的隔离达到本质,形成基于认知客体的知识论启蒙模式;中国传统叙事抛开言意对立,以主体境界回避知识客体,形成基于认知主体的道德论启蒙模式。反本质主义对启蒙叙事的清理,昭示着当代叙事将转向以主体关照为主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随感录”是启蒙的产物.中国散文的审美现代性是作为启蒙的反思而产生的,中国现代散文审美性的发生首先体现在散文理论方面,并且深受西方文学艺术资源的影响.外国的Essay理论、“美的文学”理论以及古典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美学建构产生了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学界对鲁迅启蒙主义的质疑,笔者认为:鲁迅启蒙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让被启蒙者有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走向成熟状态;文学死亡不是因为启蒙主义的盛行,而是因为启蒙主义的衰落;底层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共存,仍有启蒙的必要;启蒙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在21世纪需要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7.
《滨州学院学报》2018,(1):74-79
"启蒙"与"救亡"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因此中国的文学革命以"人的文学"和"国民性改造"为主题进行启蒙,但启蒙因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源的阶级性和理论研究方式的"他者化""殖民化",而使中国陷入西方的"现代化"囹圄。鲁迅作为中国启蒙先觉者,一方面进行"国民性批判",另一方面又因其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而反对庸众,反思启蒙知识分子与民众、革命的关系,表现出具有辩证思维特质的决战精神和主体性建构的复杂过程,是解决当代的"现代化"困境的重要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想通过自己的人物散文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人格启蒙,以期培养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人材.这种人格启蒙的具体内容是: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敢说真话的社会批判精神,不避孤独的个性自由意识.这种人格启蒙对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发生了显著作用,但其封建色彩仍很浓厚.  相似文献   

9.
杨志文 《文教资料》2011,(13):20-21
《讲故事的人》实际上讲述的是一段历史,这段历史的结果是讲故事的艺术的衰落。本雅明以尼古拉.列斯科夫的创作为重要事件,论述了"讲故事艺术的终结"这样一个主旨,从而表达出对自己提出的"光韵在当代的丧失"这一命题进行必要的补充。本文通过对《讲故事的人》解析来探究本雅明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问题,近代启蒙以来,主体得以确立,主体性得到了蓬勃发展,至黑格尔达于顶峰。当然启蒙带来是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带来了解放,主体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了奴役,它给主体带来了新的枷锁,人的主体性得以埋没,人成为启蒙的牺牲品。而这恰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所要揭示的。本文正是通过对《启蒙辩证法》的主体思想的揭露和回顾探讨了启蒙下的主体命运和启蒙幻灭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鲁迅开启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文学传统,但是因其与民众在身份和意识上的隔膜而失败。丁玲把启蒙带入解放区,但是当其创作受到政治批判的时候,她主动放弃了启蒙使命。赵树理在满足农民某些特定阅读期待的同时,转变新文学的讲述策略,实现了文学承担启蒙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问题,近代启蒙以来,主体得以确立,主体性得到了蓬勃发展,至黑格尔达于顶峰.当然启蒙带来是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带来了解放,主体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了奴役,它给主体带来了新的枷锁,人的主体性得以埋没,人成为启蒙的牺牲品.而这恰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所要揭示的.本文正是通过对<启蒙辩证法>的主体思想的揭露和回顾探讨了启蒙下的主体命运和启蒙幻灭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阿尔都塞在阅读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后,大胆地提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极具有论战性的课题。要真正地理解阿尔都塞的这一思想,必须了解他提出"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理论依据并对他的"理论上反人道主义"思想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而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学界兴起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双方各执一词,而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的思想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从人道主义和反人道主义这两个思想维度出发,通过分析阿尔都塞思想的前后继承性,主要论述了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的思想本质,从而重申了"反人道主义"并非"反人道"或"非人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冯骥才的游记散文数量惊人且广受好评。本人研读发现冯骥才游记散文的独树一帜与作者的自觉启蒙不无关联。创作前的体裁选择、读者设定,文本中的以文作画、以文谱曲艺术,创作后的传播媒介再选择均体现了作者审美启蒙的匠心,在视觉、听觉关系中作者力图建构现代主体的精神成长路径,并积极推动包含共同体意识的“大写的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产生于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明代中叶,他的学说中关于批判传统、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及平等、博爱的思想,都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光辉。五四启蒙运动中高扬理性、提倡个性解放等理念,也应从王学中吸取养料。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一翼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可以发现其中的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是不明显和不自觉的。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幼年时代有着对人的关系完美统一的要求,这在她和世界之间形成某种对立与分裂,从而关照外界带有一定的审视与批判色彩,形成她启蒙主义人道关怀的思想基础。张爱玲作品启蒙色彩,一是对中国封建伦理关系的解构,她对人在社会中生存局面的现实状态作细致绵密的否定;一是对女性因袭的国民性垃圾及女性心理深处归属感与依附性的省视。  相似文献   

18.
:廖燕是一个不应该被淡忘的名字。廖燕是明末清初近二百年间以李贽、黄宗羲等人为代表的文化启蒙思潮中 ,一位以思想和胆识见长的杰出散文家 ,他对很多流传久远的历史定论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科举制度与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等重大命题 ,都有大胆而精辟的思考。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对启蒙主义学的反思过程中,学们提出了众多的理解,但有三个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忽略,第一是关于知识分子的自身特性问题,由于其坚守的立场不同,因而在启蒙主义学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第二是学启蒙的周期性问题,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三是启蒙和暴力问题,启蒙是一种革命,革命就有可能伴随着暴力,并在暴力的压迫下使启蒙暂时消寂。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民族主义有着浓厚的反启蒙色彩,并贯穿于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始终。德意志启蒙思想与民族主义难以结合,成为自由和民主思想的敌人。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这种特征给德意志民族造成极大危害,使德意志民主主义发展十分滞后,专制主义专横跋扈,民族主义最终被保守主义所裹挟,导致德意志专制主义和封建主义盛行,最终导致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蜕变和独裁政治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