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政治活动,要使政治教育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考察现实政治过程各方面对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治关系,政治主体、政治行为等政治过程各个方面都对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决定着政治教育活动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谷艳敏 《科教文汇》2008,(8):202-202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在个体心灵领域的反映,它作为一种内化的行为规范,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生活的走向和政治行为,推动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章从政治文化的定义和功能出发,分析当前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并对构建现代化的政治文化即参与型政治文化略做思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民主政治发展从政治文化角度看,离不开民主政治文化的培植、农民现代政治的人格提升、农民对政治制度运作规范的信心。民主政治文化的培植,需要在整合农村内部传统政治文化和农村外部现代政治文化基础上,发挥农民主体自身推进政治文化民主化转型的创造性;农民现代政治人格塑造需要农民在多通道的政治沟通中学会在表达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发展政治自我,在多元化的政治社会化中批量接受现代政治信息,在多样化的政治参与中形成对自身政治角色的理性认识;民主政治安排规范化是为了增强农民对村庄民主政治运作的信任,从而实际参与这一政治运作,形成民主的亲身体验,并于这种体验中逐步形成民主、理性和独立的政治品格。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在个体心灵领域的反映,它作为一种内化的行为规范,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生活的走向和政治行为,推动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章从政治文化的定义和功能出发,分析当前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并对构建现代化的政治文化即参与型政治文化略做思考。  相似文献   

5.
金海英 《科教文汇》2008,(35):248-248
描绘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丰富的政治内容,在文学史上,有很多政治小说,也有很多不以政治小说命名却饱含政治意蕴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政治色彩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理想。文章通过具体阐述饱含政治蕴味的小说《格列佛游记》来展示西方文学中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6.
公民作为政治实践的主体,是政治权力和政治义务的直接行使者和直接承担者,亦是民主政治的管理者.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冷漠会直接导致民主政治的脆弱,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量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因此.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主动性增强,实践能力不足;参与更加自由,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需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的大学生网络政治认知能力;理性对待网络上的政治言论及信息,提高网络政治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自控能力;搭建政治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加快网络立法,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政治社会化、大众化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是否全面、政治情感是否坚定、政治参与是否积极等,直接影响其政治获得感的高低,而大学生的政治获得感又会直接影响其全面发展。因此,可通过释放大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增进其政治认知,通过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通过丰富政治参与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用以上途径增进大学生的政治获得感,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公民作为政治实践的主体,是政治权力和政治义务的直接行使者和直接承担者,亦是民主政治的管理者。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冷漠会直接导致民主政治的脆弱,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量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因此,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起决于中国特色政治民主的发展程度,政治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是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基本前提:预期利益能否在政治参与活动中获得,将激励或抑制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动力.而开放的政治体系和系统的制度化渠道能为农民工政治参与提供现实的路径,藉此农民工才可能实现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关于探索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和思想统称为生态文明思想。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分类,归纳为三个主要流派:一是基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互动的角度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意识形态)的角度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三是从国家战略实施的角度提出的生态现代化思想。最后,提出国际生态文明流派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必须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模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生态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武装、规模化的组织运营模式承载、科学化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必须落实有效对策,才能顺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建设生态文明要认真区分作为价值理性的生态文明和作为工具理性的生态文明,坚持弱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统筹生产生态和消费生态,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依靠科技但要破除对科技的迷信,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有益成果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简述生态文明起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生态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列举了与生态文明相斥的行为,给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学途径。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关系密切,但二者并不等同: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学提供研究对象和平台。污染环境、过度利用和开发自然、过度消耗资源、盲目利用和改造自然等等都是与生态文明相违背的行为。从加强生态学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学意识,国家的重大工程计划要充分吸收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政府机关和工矿企业要配备生态学专业人才,加强国家的生态战略研究以及生态风险评价和生态预报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 途经 。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应看作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而不是既有文明的一个新增部分。生态文明是理性重建的共生文明,包括技术、制度和观念3个层面的设计,它们分别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 和思维规律 。  相似文献   

16.
黄盈 《科技广场》2012,(2):152-155
详尽论述了企业文化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提出了创建企业文化的立足点及其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6,000 yea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hemistry has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The bronzed chime bell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unearthed in Hubei Province shows not only the excellence in musical instruments in ancient China, but also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metallurgy.Chinese alchemy was not originated from the quest to turn common metals to gold, instead, it was for searching medicines for longevity of human beings, mostly practised by Taoists.  相似文献   

18.
王中军 《科教文汇》2011,(10):26-27
建设网络文明,他律和自律必须协同作用,建构一套网民自律培育的机制,就是网络主体自律行为的一种运行方式。网民自律培育需要三种机制协同,即主体能动决定机制、道德价值选择机制以及外部因素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荆涂 《科教文汇》2014,(26):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这进一步昭示了我国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政府对提高全民生态素质的迫切愿望。青少年作为中国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故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国家建设全过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有利于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切实纳入国家及地方发展的综合决策。“水”是具有多种功能和属性的战略资源,中国水问题的未来发展态势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分析当前形势,把握水问题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地提出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以期为国家和地方 决策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