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教育:台湾对身心障碍学生的辅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心障碍学生常因其生理及心理的特殊性而得不到适当的教育,或者虽然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却由于教育的方式不适当而不能满足其学习与心理生活的需求.在台湾,身心障碍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受到重视,虽然起步比欧美国家晚,但特教事业发展迅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对各类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愈加关注,对身心障碍学生的辅导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技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和不适当行为。据专家介绍,如果不及时干预儿童的心理问题,会引起儿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困绕着学校的教育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分析,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推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丽君 《四川教育》2009,(12):43-44
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特点,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认知,唤起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范源清 《中国德育》2007,2(6):54-55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由于其教育能力低下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但心理发展却相对平稳的矛盾冲突期。这种身心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心理困扰,常导致初中生一系列问题行为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困难、情绪障碍、人际关系紧张和品德不良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采用多种心理素质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以预防和矫正问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董玮倩  昝飞 《中学教育》2011,(4):113-118
特殊教育安置是实施有效特殊教育及服务的重要前提,重度身心障碍学生的安置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对一些无法到学校中进行常规学习的重度身心障碍儿童实施了在家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台湾在家教育体系已经日渐成熟、完善。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在家教育中特殊教育服务的介绍,以期对大陆地区送教上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产生了心理和行为上的适应性障碍;二是不良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先天不足;三是学校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尤其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农村中的传统观念和自然环境,使学生身心发展失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心育环境;其次,要优化家教环境,陶冶学生健康心理;第三,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第四,要改变传统观念,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9.
刘秀红 《辽宁教育》2012,(10):40-42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技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和不适当行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一般是暂时的,主要是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一项新课程。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称为"青少年学生的问题行为"或"青少年学生的行为障碍",指青少年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冲突、环境刺激或机能失调等原因而导致的青少年学生偏离常态、违反社会规范的不良心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适当行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渐趋成熟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形式,决定了其教育对象——职校生这一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的必然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因此,中等职校的专业设置必然以社会性、教育性需求为导向,正确处理专业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实现其身心发展目标的提高与升级。  相似文献   

13.
宋云霄 《成才之路》2010,(20):71-71
当代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悖理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害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下面我来谈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打架处理一法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心理发育未成熟,自我控制力还很差,同学间往往会有打架的现象发生。有些教师运用严厉的批评和罚站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做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以下这种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情绪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情绪管理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心理辅导活动"做情绪的小主人"以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解决自身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生,我们一般都采用比较直白的教育方式,而暗示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教育方式。有时,适当采用暗示来教育学生,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喜人效果。可能会有教师怀疑:我天天对着学生千叮咛万嘱咐,学生还是不听,如果采用暗示这种比较隐晦的教育方式,会起作用吗?教师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还没有真正了解暗示法的独特的教育功能。暗示虽然表达含蓄,但是对人的心理具有很强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7.
邵岩 《黑河教育》2009,(4):53-53
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抑郁、焦虑、厌学等表现较为常见。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始于50年代中期,经历了由学校自发、教育学术团体倡导到教育行政当局明令建立相应制度的发展过程。目前,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体系已经全面建立起来,形成了训导、教学和心理辅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台湾与大陆在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加上个体心理发展又有着共同性一面,因此,了解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的情况,从中得到某些启示,这对促进大陆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是有益处的。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3方面。学习辅导:其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忽视素质,特别是忽视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在小学开设以心理教育为主线的综合课程,对加强心理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身心素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差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兰州市十四中杨小娅差生是由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虽然人数不多,但能量大、影响坏,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障碍。如何针对差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