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应避免几种人际知觉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产生一些人际知觉偏见。这些人际知觉偏见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努力避免以下几种人际知觉偏见。一是“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如果某人在初次交往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就影响人们...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产生一些人际知觉偏见。这些人际知觉偏见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努力避免以下几种人际知觉偏见。   一是“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如果某人在初次交往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评价。教师初次接触某个学生时,所产生的印象是从该学生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外表获得的。教师对该学生形成“第一印象”后,就会先入为主地影响到对他的正确评价。由于“第一印象”带有表面性、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常常使教师…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应重视第一印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新官上任“三把火”,班主任深知其中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新防 《教书育人》2002,(14):28-29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因素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晕轮效应”尤显如此。一、何谓“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对某人最初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此人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在评价他人或赋予他人特性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偏差。如我们在观察了解某个人形成第一印象时,好的印象一般会促使正面评价被知觉者的未知品质。不好的印象一般会促使否定的评价占上风。也就是说,对于被知觉者的某种品质…  相似文献   

5.
张琦珍 《甘肃教育》2007,(9X):51-51
营造“缺口”,创设合理的情境 心理学家韦海墨认为:“学习就是知觉的重组。而知觉的重组遵循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完形律。”完形律是指当人们有一种心理倾向时,就会尽可能地把被知觉到的东西以完形的形式呈现出来。当学生遇到形式化的数学问题时,便会产生一种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心理缺口”。  相似文献   

6.
《宁夏教育》2007,(11):78-78
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它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表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谈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学生应该具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分析问题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思维高度 ,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需要 ,而这些能力来自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江泽民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通过过去经验和知识的了解与组合以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成果的过程。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汤姆生强调“原本和次级知觉自由地相互作用 ,提供了燃起创造性思维的熔炉”。原本知觉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第一手生活经验 ,次级知觉是指一个人从阅读、训练、正确的教…  相似文献   

8.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对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而形成的。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是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好,学生就乐于接受其新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接新班这一有利契机,努力做好四个“第一”。  相似文献   

9.
孙延青 《山东教育》2005,(26):26-26
“首因效应”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告诉人们“先入为主”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陶希的实验研究认为,第一印象的作用很强,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因此,利用首因效应,  相似文献   

10.
完形填空最初叫完形程序(cloze procedure),是由W.L.Taylor在1953年发明的.其根据来自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Gestalt是德语词,意为“完形”,“经验的整体”。这一派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观察物体形状时.会下意识地把形状中的空缺补上去。Taylor认为.人的阅读过程也是完形的。基于这种认识,高考英语试  相似文献   

11.
高考高分作文,虽说是形式与内容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秀”于形,内“慧”于质,秀外慧中,文质彬彬,然后有高分;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重视作文“质”的基础上,给予作文的“形”以同等的关注,才能为高考作文锦上添花. “形”,是一篇作文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认为,“首因效应”持续的时间长,作用也最强.因此,对于考生而言,工整的书写、整洁的卷面、画龙点睛的题目、先声夺人的开头,这些能直接产生“首因效应”的细节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2.
一、要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指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在人的知觉过程中,第一印象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平 《湖北教育》2002,(9):23-23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起着重大作用。这种由初次见面时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首因效应”。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的初次交往过程中,应力求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注重“首因效应”的巨大作用,达到迅速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形成良好班集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1.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情绪心理学家曼得勒认为 :“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 ,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 ,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利珀认为 ,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 ,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 ,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 ,我在整个设计中用有趣的故事引入 ,在自主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展开 ,以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结课 ,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质量。2.…  相似文献   

15.
第一印象是指两个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形成对被知觉对象的固定看法。如果第一印象非常强烈,由此而认为该人很好,那么就会一直认为此人很好,反之第一印象很坏,则一直认为此人不好。所以小学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给学生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教师的第一印象在教学活动中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第一印象有助于建立教师的威信一位新老师在给学生们上第一堂课时,板书工整,字体美观,引人注目,为学生学习正确写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们敬慕之情将会油然而生,这个教师头一堂课就给学生留下良好印…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引发评改动机 “首因效应”又称为“第一印象”,是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人际知觉的经典内容。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让学生评价一个人之前,先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的评价多为外向,这个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也就是说,对陌生人或事物的知觉往往会先入为主,第一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草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平凡”,可是小草能顶住巨石,钻出稚嫩的绿芽。蚂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渺小”,可是却被科学家认为是世界级的大力士。森林里,毒蘑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色彩艳丽,可是它内藏居悔,误食就没命了;“路啊路,飘满红罂粟”,罂粟是何等的艳美,但它却是鸦片的前身,“孰知罂粟之毒有甚于蛇者乎?”沙漠中,海市蜃楼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么美,让人产生无限希望,到头来却是虚幻一场。  相似文献   

19.
皮格马利翁效应,大家已有所闻。但这种效应是怎么产生的呢?一教师的初始期望教师接新班,可以从几个途径获得学生的有关信息。教师凭借直接和间接获得的信息,形成了对学生的不同知觉。它是教师初始期望形成的基础。这种知觉受社会心理效应的作用。1.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作用。教师与陌生学生初次交往得到的印象鲜明牢固,是教师初始期望形成的依据。2.晕轮效应,即光圈作用。一个人的某个行为或品格给人造成的知觉会扩展为对此人全貌的知觉。3.社会刻板。社会对某一对象持有一种固定的看法。上述社会心理效应在帮助教师认识学生方…  相似文献   

20.
沈海军 《成才之路》2011,(32):98-99
满足心理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除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欲望。”所以,尊重是教师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