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改革开放40余年来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分析,透视出研究生资助政策在其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演进路径,即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教育公平优先向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转变、从保障生活向保障生活与促进发展兼顾转变。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呈现出"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追求充足"的特点。对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价值取向进行展望:一是以进一步提高资助公平为导向进行资助政策改革;二是以提高资助效率为导向进行内部资助结构调整;三是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进行科研资助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3.
从“免费加助学金”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确立、扩大,到逐步向“收费加贷学金”资助政策的转变过程中,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财政手段,实现了其政府责任,使英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从无偿资助到有偿资助的转变。这种历程也显示了当今世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静 《考试周刊》2009,(43):196-197
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在我国普通高校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在资助体系中,大部分资助属于无偿资助,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解困。而忽略精神解困。本文提出了改变“免费面包”的资助方式,即加大贷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的力度,以期实现资助方式从无偿资助向有偿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立足时代要求,高校学生资助由单一的经济资助向“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趋势转变,资助的人文关怀和育人导向愈加凸显。研究遵循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指向,聚焦学生资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促进教育公平升级换代、高质量人才培养、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等多元视角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构建精准资助体系、实施“兴趣+能力+使命”的培养路径、打造资助育人协同机制等新发展阶段高校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地方民族院校结合国家资助政策形成了包括"奖、助、贷、勤、补"为主的多种资助方式的体系,对地方民族院校学生资助模式的分析,有利于完善甚至转变当前的资助体系,以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本文从认定、资助方式、资助工作管理等方面分析特点,从资助工作的理念、资助形式的转变等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问题视角”下的贫困大学毕业生资助工作着重于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救助与补贴。新时期要真正贯彻资助理念与目标,帮助贫困大学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必须实现由“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资助理念转变,以及由“经济援助”向“就业帮扶”的过渡与转换。引入新的“优势视角”,提出新视角下实现贫困大学毕业生资助目标的路径:即通过培养并增强受助人的抗逆力,构建就业支持体系,发挥其自身优势和资源,从而实现从资助依赖到助人自助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和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问题,国家已逐步建立起了“奖、贷、助、补、减、免”和“绿色通道”等一系列资助体系。各学校应结合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从政策法规、机制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从人民助学金为主的“单轨”阶段,到助学金与奖学金“混轨”以及奖学金与贷学金“并轨”阶段,再到免、助、奖、贷、勤、补“多轨”阶段的变迁历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资助内容多样化”“资助来源多元化”“资助对象精准化”的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资助应逐步分类推进免除学杂费政策改革、建立健全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建构资助政策执行保障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下发以来,一系列资助政策的实施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生活难的问题。但随着社会发展,高职贫困生资助问题面临着新挑战。通过从现行高职资助政策体系入手,以资助实践的经验为依据,分析了现行高职资助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探索全面育人的发展型资助模式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工作课题。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要探讨如何以深入开展学生社区建设为契机,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与学生社区建设相结合,以实现“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相似文献   

12.
谢芳  陈亚 《江苏高教》2021,(11):108-1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大学生资助制度,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为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校大学生不断增加,现有的资助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基于此,高校要加快建立大学生资助基金,逐步减少对国家财政的依赖;由资助的无偿为主向有偿为主转变;资助政策由"扶困"向"扶困+扶志"转变,建立以学业为中心的资助和奖学金制度;利用互联网+,健全资助认定体系,实施精准认定和个人信用体系管理.  相似文献   

13.
蒋洪涛  廖剑  闵晓阳  郑茸 《大学教育》2022,(12):264-266
教育脱贫的本质是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实现由输血式保障型资助职能向造血式发展型资助职能的转变。进入“后扶贫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层次有所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依然肩负着育人、扶贫双重职能。高校学生资助应转变之处主要是经济支持与发展型支持需合理布局,全员协同育人构建大资助体系,精准识别学生的多维需求,抓住唤醒学生成长内驱力的内生式扶贫关键;不变之处主要是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资助政策、受助群体、资助力度均要保持稳定,实现有效、有序地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相似文献   

14.
20年来我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从“三基教育”向“中国特色、终身体育、个性发 展”方向转变;管理由“经验、制度管理”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学校体育目 标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文化”等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 运动行为目标的多元目标体系转变;课程体系由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向“健身、娱乐、生 活、协作、竞争”教育为主发展;教学方法由“传习式”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深入;体育教学模式由“认知模式”向“认、知、行、创造”的综合 模式转变.标示着学校体育从理论结构到实践体系都在向着科学化、整体化、生活化、终身化 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教育》2011,(9):129-F0003
本刊讯 3月17日,2011年全区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今年,广西将在从小学到大学“无缝衔接、全程覆盖”的资助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助经费投入力度,制定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健全研究生资助政策,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各级各类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16.
焦苇 《上海教育》2007,(7B):28-28
记者从7月5日召开的“上海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获悉,本市将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政府对私立教育的财政资助问题是各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30年代以来,伴随美国政府对私立中小学进行财政资助的政策尝试,逐步开启法院对该类政策的合法性审查。在近百年的财政资助诉讼史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该类政策的态度经历了完全禁止—开始允许—严格限制—摇摆不定—积极资助的发展轨迹,逐渐形成了以“莱蒙检验”为框架、以“中立性”准则为重心、以“儿童受益”准则和“支持检验”为辅助的多元审查体系。其“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家长“教育选择”和“平等”的价值理念,以及资助的内容和实现方式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应从无偿资助为主向有偿资助、奖励资助转变。扩大有偿资助比例和范围,加大奖学金资助力度,减少无偿资助。既要发挥资助体系的扶贫解困功能,还要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回报率”研究与大学生资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报率”研究与大学生资助张民选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改革了大学生资助政策,改革的基本趋势是:从“免费上大学到缴费上大学”;从“向大多数学生提供普遍的资助到有选择地资助确有困难、最困难的学生”;从“助学金资助为主到贷学金...  相似文献   

20.
从2007年以来,城乡学生对国家资助体系的反应差异日益明显。根据统计分析可知:城乡学生在贫困生认定、资助方式和助学金效果等方面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资助公布方式无显著性。对此,需要构建多层次资助认定体系,从无偿模式向有偿模式转变,规范资助工作流程,保证资助前提公平、资助实体公平和资助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