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上,这是社会经济对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的诉求.依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是掌握了高深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能促进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学科应用能力的提升,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现实价值.突破现有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重新科学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利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作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发展质量与在校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密切关系.笔者通过对重庆某高校的毕业研究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当前的发展质量和在校期间所受研究生教育情况,并分析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课程设置、教育与社会需要吻合度、参加挑战性创造工作、课堂主动性、科研活动和职业规划等因素对研究生发展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由规模扩张时期进入到质量提升时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迅速、跨专业研究生所占比例较大,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特殊性,在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的现状与利弊,应明确跨专业研究生定位,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提升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综合水平、加强交流等措施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以团队化培养模式培养工科研究生的做法。通过对该专业1999-200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情况进行调研,以铁道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由教师团队化管理、学生团队化分配及工程—学术一体化团队培养制度组成的团队化培养模式,并基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团队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对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以为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生就业问题日趋凸显。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乃至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扩招后研究生求职人数迅速增长,就业市场"满眼皆硕士";研究生求职期望值普遍较高,求职时"眼高又手低";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所下滑,面临"学历再贬值"。建议:理性解读个体新闻事件,保持对研究生就业现状认知的客观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重塑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同度;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调整研究生自身对就业的期望值;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为研究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教育质量以及教育资源等问题阻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原有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阻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建了"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这一新的培养模式.本文基于"培养基地"的实践和研究,并运用协同学理论来分析"培养基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质量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422名毕业五年内的本科毕业生,发现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质量主要由家庭因素、院校影响因素和职场因素三类因素组成;在对职业发展质量院校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基础上,通过二元Logit回归分析,构建了包括职业能力素质、生涯规划能力、院校质量和实习实践四因素构成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质量的院校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8.
由于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差,职场新人面临的主要三大问题有"个人发展空间小,找不到发展方向"、"经济压力大"、"工作压力、强度大"。研究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原因及培养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后顺利适应社会、减轻从业压力,提高职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以某大学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扩招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同题。通过对某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同卷调查,着重分析了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个人状况、导师的指导情况、培养过程和毕业前景,希望在准确把握在校硕士研究生现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目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硕士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研究生职业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就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而言,仍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加以改进。本文结合“三全育人”理念,对我国研究生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就业意愿的转变进行分析,构建出包含全员调动式培养、全程跟进式培养、全覆盖式培养三种要素在内的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并提出解决研究生职业发展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H大学2003-2006年的职称评审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人力资本仍是学术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在逻辑,但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学缘关系越丰富的大学教师,取得学术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越大;不同种类的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本科、硕士与博士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并留校任教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大,具有硕士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与加快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驱动下,高中生涯教育破土而出。基于PDCA循环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研究对上海市8所高中展开调查,呈现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静态要素结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监测管理环节的动态运行样态。研究发现,学校生涯教育支持系统整体性功能不足,资源投入总量偏低,重视校内资源运用而缺乏校外资源支持,对学生的社会职业认知指导和生涯设计能力培养不足,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支持系统的影响路径方面,系统资源是获取支持策略的物质前提,且对外部支持策略的实施更为必要;学校内外部支持策略在资源投入与过程控制之间发挥着“链式”作用;加强过程控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基于此,研究建议重视系统规划和宏观设计,完善生涯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凝成校内外综合治理合力,加快打造完整生涯教育支持系统链;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实现生涯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建立生涯教育支持系统内部的协同保障体系,促进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教育》杂志2003-2005年《名师人生》栏目中36位特级教师撰写的人生经历为样本,从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背景因素、影响优秀教师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功的因素、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定量的描述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个人背景因素中性别、教龄、学段和学科因素对优秀教师成长存在影响,入职学历、家庭经济资源和入职学校类型因素对优秀教师成长不存在影响;②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受到后天因素中个人的努力、教学互动、专家引领、师傅指导、同伴互助和领导支持的影响,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依次为教学研究与反思、专业学习、教改实践和教育理想与信念;③公开课、教学中的挫折和冲突等关键事件对优秀教师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政府、学校作出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边缘化身份,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奔波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恶劣的务工环境,多为初中的起点水平,造成其接受职业教育的困境。从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出发,考察其务工前、中、后期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以远程教育为基础,整合电大、职业院校、企业培训等多种资源,形成适合其生命历程的职教体系;建立起针对其生命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网站,让其明确未来发展路径;营造出城乡社区中高级双层职教网络环境,将职教资源送入工棚及其家中,才能精准地满足其生命历程中各阶段的职教需求。  相似文献   

15.
潘磊庆  张伟  屠康 《科教导刊》2020,(3):66-68,180
本文对食品工程专业背景,研究生培养方案,社会认可度等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当前情况下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实际出发,围绕高校供给侧教育改革方针,积极改革课程设置,增强师资团队实力,提高硕士实践能力,学习发达国家高水平培养模式,基于供给侧理念,构建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综合素质,使其符合市场、企业、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utilise the British 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 to explore the determinants of career expectations formed at the age of 16. We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careers advice and resources at school on career expectation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In addition, we explore the accuracy of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s as compared to the occupation that the respondents subsequently become employed in. Throughout our findings, human capital and gender play a pivotal role in explaining career expectations as well as explaining the accuracy of the occupational forecast. Interestingly, the level of school resources available for careers guidance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teachers who are qualified to give careers advice and the amount of specific careers guidance training received by these teachers both have relatively small effects upon career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职教师资的迫切需求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的要求,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介绍了学校开展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实施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构建"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等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立适合本校教学与专业需要的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远程服务体系,整合机构与人力资源,建立图书馆服务保障体系.探索为校外实习学生提供远程信息服务,为入驻学校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做好资源培训,开发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和本校科研数据库,就业指导与求职信息以及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就教育硕士而言,其实践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五个方面。从"是否有学校教学工作经历"和"是否师范专业本科毕业"两个维度,可以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为"有经历师范生""无经历师范生""有经历非师范"和"无经历非师范"四类,他们对硕士阶段的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皆表现出不同的反馈与诉求,需要从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上做出区分以进行分类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