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作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重大论断。我们要从历史视野来认识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红色基因具有独特价值和地位,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品格。传承好红色基因,才能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10)上,众校长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及大学内部治理,就服务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大学管理改革等事关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富于积极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虽然大学组织具有多元属性,但是学术性是其最本质、最核心的组织特性。学术性根基决定了大学治理结构应具有自治自由、底部沉重、分散决策、文化多元和目标模糊的特点。大学的学术性特点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保证大学的学术性,首先要更新政府的大学治理认识,其次要投入足够的资源并优化资源投入方式,再次要进行大学校长选拔、学术评价、教授治学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大学学术本质,才能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麻省理工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外行人组成的法人团体、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团队和教职工大会共同构成的现代治理结构,这一结构呈现出权力制衡、协商治理、教师治学的特征。本文对麻省理工学院治理结构进行剖析,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也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与教育强国的新目标。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更为广泛地汲取社会资源。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作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于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大学基金会组织架构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符合时代发展对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现阶段大学基金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治理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的掣肘。全面提高大学基金会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需要将大学教育基金会建设上升到制度化层次,进行顶层建构,使得大学教育基金会在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战略规划整体性治理可通过静态结构维度及从内涵构思到落地实施动态过程双重视域检视。基于20所一流大学战略规划文本的嵌入式多案例研究发现,战略规划整体性治理机制有战略适应、目标确立、战略整合、战略实施的行动结构,协同多元共治、共创核心价值、明确关键举措、优化内控体系是其行动结构产生的重要功能。面向大学治理现代化目标,未来战略规划治理体系还须从文化建设、系统治理、平衡秩序与活力等方面再强化。  相似文献   

7.
朱曼 《文教资料》2012,(9):116-117
建设一流大学是一个观念造就的"大叙事",其叙事主线在于大学治理结构的转型,而当前一流大学的建设有形成伪形叙事的倾向。本文在作上述厘清后,尝试从分散实践的小叙事角度,探讨建设研究型学院在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路径摹本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过去几十年,一些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为应对大学所面对的极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严峻挑战,纷纷进行大学治理制度的改革,其中,英国、瑞典和澳大利亚具有典型性.通过对英国、瑞典和澳大利亚大学治理改革的分析,可见其大学治理改革的趋势及凸显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重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术共同体是大学的基础治理制度,是大学的核心文化,也是大学教师的隐性行为规范,还是规定大学不同群体间关系的准则.构建一种平等对话的、和谐的学术共同体文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12.
美国大学章程是美国大学治理的载体,理解大学章程所蕴含的大学治理理念,能够从根本上理解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内涵式成因。美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由董事会、校长与教授构成,其通过大学章程在治理过程中孕育出法治、自由、民主等人类所共同尊奉的价值诉求。其中,法治理念包含契约精神与秩序建构,自由理念包含教师自由与学生自由,民主理念包含广泛的主体与多样的方式。从美国大学章程的内部治理意涵中可以看出,我国"双一流"建设应从提升章程法治建设、拓展章程学术自由、加快章程民主进程等方面着手,提升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博士后制度历经20余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而又面临诸多问题;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步伐而又一时难以摆脱重重困境。两者应协调发展,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定义,分析我国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协同创新计划。竞争机制、先进理念、著名校长和向科研倾斜,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大学作为高度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早已走出“象牙塔”,成为现代社会中心的“服务站”,需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构建良性互动关系。哈佛大学新任校长劳伦斯·巴科以其丰富的大学治理经验阐释了一流大学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巴科主张通过培养全球公民和世界领导者,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政产学研高效合作互动,发展与全球问题息息相关的多学科研究;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社会民主公平发展等实践措施,创造性地促进大学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与承担社会责任。巴科的大学治理主张和实践为我国一流大学应如何建设,以及如何高质量地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突出高站位办学治校、高标准学科布局、高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科技供给、高品质校园生态,抓住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治方向、学科体系、根本任务、时代使命和磅礴力量,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推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国建设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还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吸收借鉴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让大学实现责权利统一;紧扣一流目标,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运行机制,增强大学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19.
薛莲 《时代教育》2010,(2):24-24
一个国家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的建设常常和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中国近些年来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文探讨了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为此目标我国在大学建设上需要努力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全球对大学世界排名的关注促使中国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这条道路不像当初设想的那么平坦与顺畅,或许我们应该驻足反思一下问题所在。文章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概念及标准的解读,探讨中国致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缘由、存在的不足以及建设路径,以期引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