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以来,善治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愈加受到关注。同时该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学术研究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亦有不少学者尝试将善治理论借鉴到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当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将从善治的思维角度出发,浅谈构建一个以人为本、民主、法治的大学行政管理模式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存在着观念滞后、制度缺失、组织无力、沟通不畅、反思不足等困境.以“善治”理念为指导,就是要突破现有的高校危机管理思维定势,打破高校治理一元格局,构建高校主导、师生参与、社会协同的多元化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将原有的“俭朴”,删除,实在不应该。我认为,必须继续在青少年学生中倡导“俭朴”。从国情上说,我国人均资源和人均GDP在世界上位次很低。虽然我们有挥金如土的阔佬和达官贵人,但贫困人口还不少,60多万贫困大学生就是明证。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困难,如  相似文献   

4.
肖传静 《初中生》2008,(6):48-48
此“君子”非彼“君子”也,我说的“君子”是指“瘾君子”。 《中学生守则》规定:不吸烟,不喝酒。可是,路唯对规定不屑一顾。有一次他吸烟时被我这副班长碰上,我冲过去要他丢下手中的烟,并且警告他,如果再吸烟,就扣他的品德分。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4,(1):4-5
为避免青少年在危急关头做无谓牺牲,北京市教委对一项实施了15年的《中、小学生守则》重新修订,删除了鼓励中小学生“敢于斗争”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行政中的全能政府、政府行政、组织结构单一及其行政行为失范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等的制度性障碍。需要通过转变政府服务职能,明确政府的高职教育行政权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高职教育行政效率;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动高职教育行政法制化等,实现"善治"的高职教育行政。  相似文献   

7.
一、"四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 学校以国家"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为使命,立足区域全局谋划学校定位,面向经济转型发展方向而"转",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而“走”,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而“变”,瞄准民众创业的关键而“动”,立足区域主干产业服务社会多方领域,政府主导、多方合作,打造高职学院为主体,高职学院、开放大学、农民学院、社区学院“四位一体?办学格局,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努力使学校成为“多方位促进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持续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和职教体系改革的中坚,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办高职的典范”,形成中国特色的地方性高职办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法治既是健全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载体,也是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和关键策略。当下高校治理现代化正在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过渡转换,其中面临着法治理念的模糊认知、法治体系的有限适用、法治意识的构造缺失等现实困境。推动和实现新时代高校治理法治化,要坚持以顶层设计来定位法治、以系统集成来布局法治、以循法而行来厉行法治,推动高校法治工作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推动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中心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何以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成高等教育强国,从教育管理体制上来说,关键在于重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府学关系。重构府学关系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激发中国高校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健全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应有之义。在此过程中,政府治理逐步走向"善治",将是府学关系重构的前提和关键,其重构的途径在于建立多元主体共治的局面、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法律规范体系、改变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价方式,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典型案例: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西北地区办学比较好的高职学院,连续多年毕业学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他们调查发现,随着企业改革和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种均须持证上岗。在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中,企业欢迎能顶岗的毕业生。毕业生如果没有专业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签订就业协议时一律免谈。从一定角度看,学历文凭只能证明你接受过什么程度的教育,学过什么;而职业资格证书则证明你能干什么,能从事什么工作岗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今天,企业为了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科技社会系统多重性的和流变性的风险,多元决策相关者理应在其“善治”中提供全新的风险界定框架这一“良知”。具体而言,目前STS正从谦逊的科学与谦逊的民主相互建构的视角出发,呈现在科技社会系统的风险治理中专家与公众等参与者如何在充满竞争与合作的夹缝中,借助于知识汇聚和知识创造的双重过程来提供全新的“风险界定框架”。这一试图重新划定专家知识和常民知识作用边界的“知识共同生产”的新模式,不仅成全了负责任的人民科学家、反思性的新兴公众等全新角色,也有潜力塑造出“专家-公众”同盟等“科学-民主”一体化的新型决策机构。总之,科技不确定性内生的当代风险社会,同时也是知识广泛分布于专家和公众等不同社会群体之中的信息社会,因而可以充分挖掘“专家-常民”同盟的潜力,以便让科技社会系统的“善治”建立在“良知”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士阶层头脑中立功取名的观念根深蒂固。《史记》士形象的描述,倾向于剔除为富贵荣华努力的过程及心态,力图把这种行为精神化。既反映了士的理想人格,宣扬了功成身退的理念之美,又承认士求富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显示了司马迁辩证发展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山东省海阳市教体局从紧抓“六个环节”和强化“四个结合”着手,在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学《守则》,遵《规范》,讲文明,树新风”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守则》),将原版《中小学生守则》和针对小学生、中学生的两个《日常行为规范》合二为一。与旧版相比,新《守则》增加了很多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引入新时代词汇,也随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存有“善治”的治理思想,其中,公民教育、依法治理、公平正义三个方面,对我国基层治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九十年代末发端于《北京文学》波及全国的关于语文的大讨论。为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创造了足够的舆论氛围,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语文教育改革的序幕。时至今日,可以说《语文课程标准》理论在实践的验证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数字“一”,含义较广。首先,它表示数的开始,《汉书》曰:“元元本本,数始于一。”所以由一构成的词语,大多有元始、少、小等的含义。例如“一夫”“一苇”“一隅”“一字千金”“一呼百诺”“一寸光阴一寸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8.
“和”的政治意识:善治的政治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治过程,是人类管理公共事务的理想政治模式。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乃至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有一种与之相契合的心理基础和文化价值观。善治的实现必须以“和”的政治意识为政治心理基础。公共意识、协商意识和妥协意识是“和”的政治意识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9.
董少权 《学语文》2002,(3):15-16
中学语文课本曾有一道思考练习题,要求学生谈谈《社戏》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一般理解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最新的中学语文课本却删去了这道题,我想可能是编者认为初一学生是难以深刻理解这句话的。确实,“好豆”、“好戏”的含义并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能结合鲁迅的“立人”思想和《社戏》中被删去的内容再读《社戏》,我们的理解可能会更深一些。  相似文献   

20.
历岗 《小学语文》2007,(3):57-57
问:《雷雨》(二年级下册第18课)课文中“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和“我会写”中的“垂”字是倒数第二笔“横”最长,在别的书上看到的是从上面数第二个横最长,到底怎么写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