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方言是青海地区民族文化的凝聚体,是青海各民族历史的一面镜子。通过对青海方言的分析,我们将了解到蕴涵其中的文化意义。本文从语音、词汇(包括地名)、语法等方面尝试分析了青海方言的语言特征,进一步挖掘了青海各民族创造的多彩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青海土族聚落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和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了土族聚落共同遵循的伦理准则和道德信念。本文通过对青海土族聚落的伦理特征及其演变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青海土族独特的伦理精神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青海儿歌作为青海民歌的附属品,显示着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和风土民俗。本文通过简述其特征,探讨在保存方言文化,留存风俗历史等方面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要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推进青海文明探源、优秀民族文化等领域研究,提炼展示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青海精神标识。通过探究青海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体系、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对青海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海新闻发展研究至今还基本是空白,而国内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正方兴未艾,因此青海新闻发展研究应抓紧进行。本文就青海新闻发展史研究的源流、特征、视野等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以期有助于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6.
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定居了。但是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的近四百年间,有关青海的历史文献(包括考古、风俗的文章)大约只有一百多种(篇、本)。其中多数是某些文人学者对青海局部地区历史的记叙,只有少数著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这些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还不可能正确、全面地反映出青海从古到今的演变史,尤其不可能正确记叙青海各族人民的发展历史。解放前,青海几乎没  相似文献   

7.
清朝统治青海蒙藏民族的政策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是青海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它改变了明朝以来中央政府与北方蒙古的对立状态。从此,青海蒙藏人民完全置于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青海的政治、经济被纳入到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轨道,清政府感到对青海蒙藏民族“若不订立法度,亦不晓主之威  相似文献   

8.
现在对城镇的定义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城镇包括建制市和镇,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集散地,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城镇发展的特点、规模和性质是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开发程度有密切的关系。青海的城镇是在青海地区的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青海城镇的发展特点与全国城镇发展的特点既有共同性,又有更多的特殊性。因此,研究青海城镇发展的特点及城镇化,对青海的经济建设、城镇布局和城镇规划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检察制度在青海的创建及演进历史,反映出不同时期青海检察制度发展脉络、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其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表明:检察制度建设应当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司法规律和地域特点;应当以监督求发展、重视建章立制等。新时代民族地区人民检察制度及检察事业的发展,需在大局、策略等方面因地制宜推进、扎实稳定实践。青海近百年检察制度发展历史昭示:坚持党的领导,是检察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坚持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检察建设和检察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检察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地区检察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把握重点与协调发展并重,是促进检察事业全面和稳步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青海为西部开发的重要省份之一,要其全面发展起来,真正与沿海发达地区并驾齐驱,关键在于青海各民族人民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青海各民族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从其历史根源、途径、手段及其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主体——“人”的研究应当超越混沌的整体的状态,进行更为深入全面地考察。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程经历两大阶段,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解决义务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其核心则体现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只有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区域内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提高。除了实施以校本、校际和区域发展为主题的教师群体发展外,进行跨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成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实施跨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可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稳妥有效的跨区域教师发展机制,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有效保障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不断完善自我专业素质,带动更多的教师发展,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全面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实性追求;协调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是深层次追求;可持续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终极价值追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但西部大开发绝不是三线建设的简单延伸或重复。西部大开发在开发背景、开发体制、开发内容、开发布局等多方面都存在与三线建设时期不同的特点。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必须始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西部开发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科教的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处于明显的迟发展状态,迟发展必然导致迟发展效应,迟发展效应同时具有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研究该经济区迟发展效应的后发优势,对该地区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国大学教师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剑桥大学教师发展政策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其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与实施特点,提出了我国在教师发展政策的制定时,应循序渐进成立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项目;通过评估提高教师发展项目的质量;保证教师培训的经费和时间制定基于大学的教师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在于人的失落 ,而可持续发展观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维度 ,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特别是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特征。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必然 ,并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得以现实。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发展是大学生以发展任务为目标导向的个体内在的、渐进式的成长过程,既应立足于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又须指向毕业后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此外,大学生发展过程通常又是由外在的发展干预占主导地位到大学生能够自觉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将主要经历大学生发展干预和“要我发展”、自我发展意识形成和“我要发展”、主动参与发展实践和“我在发展”、发展能力形成和“我能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英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轨迹的总结,得出英国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重视制度保障,重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校本课程开发权力,国家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平衡发展及校本课程开发的伙伴协作等方面,进而提出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即建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作保障,增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寻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配合以及争取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理念上的四大变革:从物本主义发展观到以人为本发展观;从唯经济发展观到社会全面发展观;从自发发展观到协调发展观;从不可持续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