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I0005-I0005
《大刚说新闻》为2004年3月1日开播的新闻直播节目时长32分钟每天17:48—18:20播出。该栏目以内容健康有趣主持形式轻松活泼为最大特点.在节目形式上有较大的创新.被江苏省广播电视局专家评议组称之为“南京地区新闻栏目同质化竞争中奋力跳出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区的电视媒体竞争激烈.我结合南京广播电视台《大刚说新闻》的实践.谈谈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改革和创新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新闻的改进与创新是一个伴随中国广播电视整体发展格局不断发生深刻变化而日益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南京电视台的《大刚说新闻》节目.就是在各地新闻改进创新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探索尝试。本文根据近一时期以来各地广播电视新闻创新、探索情况.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空间》是湖北卫视每晚10:00推出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说新闻事件、讲百姓故事.评社会热点”。该栏目创办于1997年,经过多次改版,现已是湖北卫视的骨干栏目之一。在晚间电视播出的次黄金档时间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新闻空间》脱颖而出,收视率长期居于湖北电视台自办栏目的前三位,这对于一个常设的新闻栏目来说,是十分不易的。今年三月,  相似文献   

5.
9月23日至24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南京广电集团联合在北京举办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讨会。会议以南京广电集团《大刚说新闻》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节目运作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使广播电视节目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壮大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阵地,使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的主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岩 《声屏世界》2006,(4):43-44
从1998年至今,国内对“说新闻”这一节目形态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批有吸引力的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晚间播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发展乃至收视率的提高,证明了观众接受它、认可它、喜欢它。但是,随着“说新闻”在全国各个电台、电视台以铺天盖地之势统领新闻播报天下的时候,很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形成了现在“说新闻”节目发展中的瓶颈。播报如何口语化“说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解说词的口语化。“说”出的新闻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7.
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开播以来,通过一系列的节目创新实践“公共新闻”理念,开创了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方向。“公共新闻”因其公共的属性深得政府的支持和百姓的拥护,《1860新闻眼》在南京地区AC尼尔森的最高收视率冲高到6.8,平均收视率均稳定在2.5以上,是原来同时段的4倍,刷新了全国省级卫视媒体同时段收视率的多项纪录。  相似文献   

8.
《大刚说新闻》是南京广播电视台于今年3月1日开播的一档直播电视新闻栏目,最初播出时段为18:00-18:20.现在的播出时段为17:48-18:20。  相似文献   

9.
地方小报一般比较难出“大”新闻,特别是难以采写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可读到去年3月10日江苏省《盐城晚报》头条新闻《总书记与盐城人共商国是》,你肯定会说:“哇!原来小报纸也能出‘大’新闻!”  相似文献   

10.
有一说一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9):0008-I0008
这是一个面向上班族和上网族这“两上族”的电视新闻晚报.所谓“打开新闻看电视”是对新闻的新型加工。《有一说一》的新闻软硬结合.既突出硬新闻的本质要求.同时以“软”来增加新闻与生活的关联度.亲和力,强调在硬性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情味.强化所报道事件的悬念.走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湖北电视台经济频道去年11月份新推出了一档新闻节目《新闻快报》。它是一档“舆论引导,服务受众,反映社会”的以社会新闻为主,包含国际新闻的综合性新闻栏目。从运作一段的效果来看,《新闻快报》已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王保荣 《新闻世界》2003,(12):48-48
据《新华日报》报道,10月24日下午。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主持人陈鲁豫做客南京大学。给学子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新闻课。该篇报道的题目就是“优雅鲁豫南大聊新闻”。陈鲁豫向学子们介绍了自己做主持人和采访时的一些技巧心得。她说:“我觉得自己是本色的人,所以做节目很本色。节目风格应该很自然地流露.比如你面对什  相似文献   

13.
9月5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三档全新栏目——《新闻早点》、《新闻快报》.《新闻超视》先后登场.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荧屏.接受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检验。节目开播以来.观众普遍反映,改版后的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表现手法、主持人状态.还是与观众的互动,都让人“耳目一新”.新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新闻超视》短信互动量每天都有大幅增长.短短几天已是“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14.
一、“说新闻”蔚然成风近年来,“说新闻”在电视新闻界可以说蔚然成风。最初,香港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的主持人陈鲁豫一改往常的坐播为站播,语言上一改原来一板一眼的播报方式,而像平常讲话那样把新闻说出来。没想到这一改竟领了风气之先,这种播音方式在内地迅速风行开来。据笔者有限的见闻和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采用“说新闻”这一方式的新闻栏目就不下十几个。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自不必说,它在这方面比《凤凰早班车》走得更远,都有了“戏说”的味道。就连中央电视台也在大潮的冲击下坐不住了,于是就有了《现在播报》海霞…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张永红的文章《探析否定式新闻》。 文章说,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的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这些新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用否定的角度比肯定的角度更适合表达新闻事实的典型性,也决定了否定式写法在新闻写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郝冉 《新闻采编》2005,(5):37-38
要出“新”依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是新闻媒体发展的保证。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浓,甚至已经影响到新闻。这说明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节目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创新中有一个策略叫“突显”,就是突出的、显著的。突出在时问上领先一步,在个性特点上要显著。比如,太原电视台《新闻对话》的宣传语就是“点击当事各方”,还有中央台的《时空连线》“关注新闻事件”,再比如中央台的《新闻夜话》、《中国报道》、《面对面》,这些节目的形态我们过去是没有见到过的。  相似文献   

17.
夏青 《视听界》2005,(6):58-59
南京电视台于2004年3月1日,推出了一档20分钟(后增加至32分钟)的新闻栏目《大刚说新闻》。节目推出半年后,便创下了2004年度南京地区同时段收视率最高(AC尼尔森),在集约化运作中(栏目组成员8人),节目成功经营,广告收益520万。《大刚说新闻》是一个以剪辑性为主的栏目。在这个资讯极为丰富的时代,独家新闻的发布已经很少,更何况没有采制队伍的剪辑性栏目,这就要求栏目对于某个共同关注的新闻要有独到观点和独特立场。因此节目策划伊始,便打出了口号:“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说法”。节目着力在信息选择和后期编辑上下功夫,以“特”、“趣”、…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2,(7):47-47
薛振嘉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新闻边角,可称新闻边角模式或新闻边角效应,它是在新闻界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并被证明是成功的实践模式,只不过有人能够自觉地运用并获得成果,有人没有意识到、不那么自觉,没有把它上升到理念罢了。受众对边角陌生的东西永远充满着好奇。新闻偏爱边角,边角蕴藏新闻。边角是新闻富矿。中外凡有成就的名记者大多是“新闻边角模式”的实践者,之所以成名大多是缘于其足迹走到了“边角”之地,向受众传播了应知、欲知而又未知的事物,满足了人们的新闻求知欲望。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走边角写出了《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9.
新闻类节目的“说”与“播”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播音界就曾提出了“播音降调”的理论,力求摆脱“革”带来的高、平、空的阴影,通过实践也证明了“降调”是正确的。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一大批年轻的主持人加入到广播电视队伍中后,一些有个性的栏目深受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说”也就成了个性、能力的象征。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些有创新意识的电台、电视台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说新闻”的栏目,以期形成自己在新闻播出中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郝滢 《新闻三昧》2004,(9):26-27
“说新闻”又叫“聊新闻”、“侃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先后被各地电视台、电台的新闻类节目所采用,打破了“播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凤凰卫视的《小莉看时事》、(《时事直通车》、楚天电台的《事事关心》等。“说新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