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7年3月16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同日以主席令第63号形式公布.该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旧外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鉴于新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诸多不同,文章将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加以归纳和整理,以供大家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已经通过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实现了内资、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平等,对广东企业引导资金的流向、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美国劳动标准的发展历史尤其是1938年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最低工资工时标准后劳工标准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面对"收入中心说"给税收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征管质量考核中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纳税申报方式陈旧,税源监控管理弱化,公平原则无法在税务管理中得以体现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专业化环节管理,是税收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英国当代作家贾斯汀·希尔2004年获毛姆奖的作品<天堂过客>,成功地刻画了中国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文学形象.希尔借用鱼玄机的诗歌,重塑了自己心目中的鱼玄机形象——凝结中华文化于一身的女诗人、女道士和真情无望的寻觅者.作者还赋予了鱼玄机以叛逆性格和独立人格,使得历史人物具有了现代意义.<天堂过客>是中英文化的和谐奏鸣,是作者对中国文化深度把握的自信体现.鱼玄机既有中国传统女性性格特征,又具有西方独立女性性格特征,这两种性格融于鱼玄机一身,实质就是中西两种文化在<天堂过客>中的交融.在全球化语境下,<天堂过客>中鱼玄机的形象犹如一株开在异域的浥露幽兰,连接历史和当下,凸现出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首都的一所国际性大学,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慕名来到这里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学校创办<中国文化研究>,举起中国文化的大旗,令人不能不佩服创办者当初的远见卓识.于今这本期刊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风风雨雨,十五年辛勤耕耘,十五年硕果累累.编辑者没有刻板地注明第1期、第2期等等,而是在封面上标注"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使人眼睛一亮,觉得很雅致,一种书卷气扑面而来,真不愧是一本张扬中国文化的刊物,文化味道很浓,文化品位很高,也体现了编辑的创意.这使我想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在上海办<人世间>杂志,他在<发刊词>中开宗明义提出"开卷有益,掩卷有味"的办刊宗旨.<中国文化研究>一年四卷宏文,沉甸甸的学术份量,开卷能启迪思想,读罢的确能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论上古礼制与文体的生成及《尚书》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古社会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宗教礼制发展到国家政治制度正式确立的变革时代,与此相应,国家治理思想观念的转变即导致了由言说行为方式生成的文体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宗教性文体到政令性文体的演进过程.其间的过渡时期,便是在殷末周初之际,载录这一时代巨变的古文献是<尚书>,因而,<尚书>"六体"也鲜明地体现出了原始宗教性和政令性合而为一的文体特征.<尚书>是一部政教合一的上古文献.  相似文献   

8.
太阳崇拜的历史演变及在郊祀仪式中的文学再现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阳崇拜在宗教生活领域体现为周而复始的郊祀仪式.上古五帝为太阳崇拜部落,是郊祀仪式中五方上帝之原型;商代太阳崇拜与祖先崇拜联系最为紧密,突出体现为扶桑神话、十日神话与祖先祭祀的关联;<九歌·东君>是上古时代日食禳救仪式的戏剧性再现;西汉武帝时代的太阳崇拜渗透着求仙长生思想,汉-唐太阳祭仪突出体现为王者"朝日夕月"的郊祀活动.随着郊祀观念的变迁,古代太阳崇拜与人间帝王的关系经历了由亲至疏的转变过程.保存在<周颂>、<楚辞>及汉-唐<郊庙歌辞>中的太阳祭歌是对太阳崇拜的艺术赋形,是仪式活动中祝祷、祈求诸多情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实行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差异增强.文章从理论上通过对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差异原因、差异内容、差异调整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格式塔视域看<乐记>中的心物同构,通过阐释<乐记>中关于天地物象与人类心灵沟通的互动现象,在肯定人类与天地共振的同时,揭示<乐记>所含蕴的格式塔原理,彰显天地自然万物与人类和合相处的融洽关系,体现人类对和合关系的自觉追求.<乐记>浓郁的象征意味,赋予形象更为丰富的文化内蕴,把抽象意蕴融合于具体的感性意象之中,符合艺术审美的具象特征.从比德和象征的视角出发,进一步阐释<乐记>中的心物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妍莉 《职业圈》2004,(8):40-41
台湾人邱永汉,人称"赚钱神仙".他既是实业家,又是经济评论家,著作颇丰.他著有<我的赚钱自传>、<赚钱未来学>、<成功的法则>、<赚钱密室谈>,<赚大钱的故事>、<女性经商成功秘诀>等等.邱永汉以数十年实业家投资经验及判断经济趋势的心得,告诉人们"赚钱秘诀".  相似文献   

12.
徐立群 《职业圈》2008,(33):106-107
面对“收入中心说”给税收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征管质量考核中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纳税中报方式陈旧,税源监控管理弱化,公平原则无法在税务管理中得以体现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专业化环节管理,是税收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儿女英雄传>是依明清儒学的世俗理想创作出来的旧小说,体现了近代前叶寻常儒生完满的人生理想和思考方式.这部被目为思想平庸的作品,因形象地演绎了道德化的人生图景,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对传统伦常政教的重新认识和肯定出发,阐释<儿女英雄传>道德主题和人物.小说以简朴的笔意、简单的人事写出道德伦常在民间社会的活力,从而回答了<红楼梦>统治者后继乏人的问题.安学海的道德带有"君子有私"、"君子爱身"的色彩,是明清"日用常行化"的民间儒教,表达了对人情人性的新认识.黯淡时代和凄凉的晚境造成了文康创作时的暮年心态,为青才子和侠女形象带来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先生的名篇<边城>不仅典型地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生形式及社会理想,更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境界.小说充分展现了人性本质和生命的原生态,使茶峒"小社会"所体现出的和谐之美与现实社会的动荡危机形成似有若无的对比,从根本上体现了他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5.
荣荣 《文化交流》2008,(2):55-58
喜悦与淡然   2005年,我在决定出<看见>这本诗集时,根本没想过它会在日后为我带来什么殊荣.只是觉得在出版了<像我的亲人>这本诗集后的三四年里,我又攒起了许多短诗,我粗粗地为它们作了下归类,弄成几辑.……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是龙年.2000年第3期<民间文化>杂志登了一篇<大话龙年--听来自民间的说法>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力图纠正一些关于龙的误传,有的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比较可靠,如"龙年是多灾年"就是"子虚乌有的附会".这是好的,但此文还否定了"龙的传人"的说法,就缺少历史根据了.作者比较随便地否定了闻一多<伏羲考>的科学论证,难以说服人.  相似文献   

17.
近来斐声日本画坛的著名女画家傅益瑶相继出版了两本新作:<我的父亲傅抱石>和<我的东瀛岁月>.在自传体著作中,这位名家闺秀回忆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文化追求.在东渡H本留学、创作、工作的30年岁月里,她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拘泥于陈规,创作出许多令人凉叹的画作.一些日本一流的画家、权威对她纷纷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15日下午,<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邀请在京的部分重点社科期刊负责人及其骨干作者,就如何提高办刊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服务展开研讨.<中国文化研究>主编韩经太教授、常务副主编杜道明教授、前任主编阎纯德教授,教育部社科司田敬诚处长,<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胡明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评论>副主编党圣元教授,<文艺研究>主编方宁编审,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李春青教授,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傅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左东岭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华学诚教授、黄卓越教授、郭鹏教授、李玲教授、段江丽教授、张德建副教授、曾广开副教授、孙海燕博士等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9.
坦然面对《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8年1月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劳动合同法>的新特点和意义.文章分析了<劳动合同法>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并从员工招聘、录用、考核及激励等角度,提出企业应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来自<劳动合同法>带来的诸多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1895年2月严复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与<救亡决论>等文章中完整地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自由观.他认为,自由不仅为"天之所畀",而且,"人人得以自由、国国得以自由","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是西方富强之本源.但自由又是有前提的,其前提是,国民素质高,人人具备自治能力,条件不备而遽行自由,则属"取乱之道".故而主张用30~60年的时间创造条件,运用君权,力治其本: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以期实现自由民主与国家富强强.其自由观始终如一,未有重大改变.严复信守和坚持了以"天演进化论"为基础的自由理念,说严复自由思想前期激进、中期保守、晚年倒退,不符合严复的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