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何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让老百姓活得更尊严、更幸福。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的重点。衣食住行、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等民生的内涵极其宽泛,而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每一部分,都不应缺少保险机制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设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十分重视的重大课题。在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不断升华,社会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因而,党必须提高推进和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能力,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建设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十分重视的重大课题.在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不断升华,社会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因而.党必须提高推进和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能力,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黄倩 《职业圈》2011,(36):80-8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把注重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到了一个战略高度,也是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在当前的形势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政府下一步的主要任务,而因此对干部的领导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客观和全面地对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做出了科学和准确判断,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本文基于十九大报告中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内容,提出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行动纲领,从马克思主义、党的使命、小康社会和中国历史这四个维度来阐述"民生和社会治理"的本质,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鹏程 《职业圈》2014,(19):100-101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既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电力管理总公司作为胜利油田发展的强劲动力引擎,要充分履行保油保供保民生的职责,就必须构建更加务实的长效机制,努力把改善民生的过程转化为建设美好和谐电力的实际行动,不断推进和谐电力建设,让员工群众感受组织温暖,增强幸福感和满意度,坚定全员履职尽责、保油上产、服务民生的工作意志。  相似文献   

7.
工会     
《职业圈》2011,(3):13-13
王兆国:各级工会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全总第十五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八次全体会议近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各级工会要切实履责、主动作为,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工会     
《现代企业文化》2011,(3):13-13
王兆国:各级工会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全总第十五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八次全体会议近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各级工会要切实履责、主动作为,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供电企业作为国有公共服务性企业,承担着为全社会用电客户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社会职能,其生产经营活动与民生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处于这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供电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企为民,着力提高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本文着重从教育、制度、监督三方面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供电企业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供电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为供电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着眼于解决民生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创新性地提出政策,探索住房保障的有效途径,2010年全国推广的公共租赁房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创新型民生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着眼于解决民生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创新性地提出政策,探索住房保障的有效途径,2010年全国推广的公共租赁房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创新型民生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丰义 《职业圈》2013,(15):126-127
2007年以来。民生财政一直被学术界和民众们所关注,其现状和变化趋势更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民生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民生财政内部各项比例数据都表明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着力改善民生”这一新时期执政理念的引导下,政府更是加大支出力度进行民生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如何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科学的态度调整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元丽 《职业圈》2013,(24):104-104
作为大庆油田发展的“后勤部”和“大本营”,大庆油田矿区服务系统把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有力支撑,在管理提升上不断破题、解题。2012年,大庆油田矿区以乘新一小区作为试点,立足实际,探索出一条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的新路,打造了社区服务综合体模式,赢得了百姓的认可,也得到了油田内外社会各界的好评。一、践行民生思想,创新思路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所谓民生,也就是民之生存所需。关于民生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一精神奏响了“民生改善”的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15.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心、格外关爱,强化兜底保障,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党的二十大对于民生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民生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关爱困难职工是改善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题通过分析企业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有效制定帮扶措施,努力在解决困难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上不留死角,让困难职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党委的关怀,从而达到全面改善职工生活,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宋丽丽 《职业圈》2011,(36):95-95,97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进入到以保障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为突出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职工群众的新诉求。企业女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女工建设。切实维护女工合法权益,提高女工整体素质.保护和调动好广大女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当前女工组织和女职工干部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7.
连迪南 《职业圈》2013,(2):107-107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保障社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我国社会快速稳步的发展。必须做好社会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好社会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位通过对我国企业中女职工的权益保障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巩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针对目前村民自治制度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推行过程中其在社会经济、基层组织、民主程序、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困境,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建设的投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工作领导,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保障村民自治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法制化,从而真正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让其沿着民主与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各项工作的理论指南.医院作为社会基础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保障作用,用新思维、新手段推进医院各项建设.  相似文献   

20.
改善民生,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动力源泉.为此,长庆油田河庄坪综合服务处党委以民生党建为抓手,以维护社区稳定为核心,充分发挥"平安党建、服务党建、健康党建、快乐党建"四大职能,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