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成超  边婧 《文教资料》2007,(4):106-107
全国有1.3亿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外出农民工无法照料自己的孩子,把他们留在家乡,人们称其为留守子女。由于留守子女正处于情感、性格的成长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了这些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对“留守子女”进行健康人格的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这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图从城市农民工子女即城市第二代移民,生活在城市却缺乏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又远离了对原来居住地的乡土归属感,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边缘人心理状态的分析,并对社会各界和家长如何更主动地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目前,关于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比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等。伴随“民工潮”的出现,农民工进城对社会既产生了积极作用,又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妥善处理其消极作用,这些便是本文所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农民工流的扩大而不断恶化。其影响不仅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农民工不公平境遇的社会伦理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受到的不平待遇主要有三:农民工的薪金不能得到及时和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农民工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人所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农民工”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制度公正对于改变农民工地位将是根本性的;农民工契约意识的增强及其所供职的单位的职业伦理的完善将是基础性的;全社会尊重他人人格意识的增强将是持久性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秦汉社会大转型时期,在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与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女性在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三种角色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秦汉妇女在社会与家庭中的地位,既不同于西周奴隶制社会中的妇女,也不同于封建社会后期在“三从四德”严酷压抑下的妇女,而是有着相对独立自主的人格地位和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弟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社会,他们成为了“漂泊的一族”,并因此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危机。身份认同的危机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意感,他们经常用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倾泻其不满情绪。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同城市人及其子女进入到同一的运行“通道”,感到不公正、自由被剥夺。应对身份认同危机的现实策略是尽快取消农民工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子弟同样能够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使教育走进农民工子弟的生活世界,并使农民工子弟和城市同龄人进行正常交往。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培养健康人格也是养成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农民工子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个性独立,诚实勇敢,吃苦耐劳,同时也敏感,自卑逆反,抵触,学习上畏难,焦虑。农民工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培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汪玲 《文教资料》2014,(6):122-124
“候鸟儿童”是指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平时他们在老家学校读书,寒暑假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打工的父母短暂相聚,假期结束又回老家读书。他们大多缺乏关爱和保护。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这类人群,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关爱“候鸟儿童”的行动。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候鸟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政府应该调整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社会服务机构、爱心团体和社区携手关爱“候鸟儿童”;父母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学校要注重对这类孩子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德的培养.为孩子构筑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入城市.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体质健康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农民工家庭、农民工子弟学校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本文认为,全社会应形成合力,引导农民工家庭重视子女体质健康,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建设,加强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安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人”人格的代表,它既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又溶入了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闪耀着共产主文思想的光辉,是我们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的理想风范。健全人格教育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我们的宗旨是教会小学生做人,从小用雷锋精神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为他们将来成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雷锋式的社会王义“四有”新人打下良好的墓础。研究用雷锋精神培养和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实施“人格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体系,就是我…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城市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与舒适,又使得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中徘徊,从而导致人格分裂,产生边际人格。为了有效地确立城市规范,必须从心理和法律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边际人格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健康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农村教育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进城农民工子女已成为当今城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否能够适时地接受义务教育,是一个关乎教育公平,也关乎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重大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当前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最大障碍主要是国家制度没能随社会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变革,如陈旧  相似文献   

14.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将个人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一对矛盾组成,如果处理不好,每个阶段的矛盾都将引发人格危机。本文以农民工子女进城时所处的年龄阶段为依据。运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第三和第四个阶段的观点,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环境、教养方式、教育观念等角度分析农民工子女产生人格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农民工子女人格危机的解决方案。以期保证这一特殊群体在城市环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身份认同、社会接纳感、主观幸福感、自尊等方面存在人格障碍倾向。这种倾向与儿童的社会性背景密切相关。儿童的家庭背景、学校情况、同伴关系、社区环境等不同程度地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格发展,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首要因素。家庭中父母的正确养育方式、自身良好的人格特征以及家庭的完整都会对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改变教育子女的观念、提高父母素质、发挥社会“合力”、采用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农民工子女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流动子女”与“留守子女”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方面既存在不同问题,也有着共同特点。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背篼军”是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典型代表。作为城镇中的“边缘人口”,他们的生活状况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城镇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他们既不同于农村居民,也不同于城镇居民。因此我们很难用一般意义上的贫困线衡量他们的贫困程度,本文估计了贵州省“背篼军”的贫困线。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广东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突出表现为流入地政府教育经费负担难以承受,“两个为主”政策不完善难以落实,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水平偏低等。要促进广东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必须完善“两个为主”的政策,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之中,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两性化”人格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较强的肯定性男性特质和肯定性女性特质的 人格类型。性别差异心理学和性度心理学通过分析发现同时具有两性积极特质的人心理更健 康。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人表现为既独立又合作,既敏感又豁达,既果断又沉稳,既自信 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他们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随着社会的 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男女两性心理品质水平,使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具备两性中的优秀心理特质,才能提高人类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