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文朝 《海外英语》2012,(20):181-182,184
古诗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学的重要手段。许渊冲和翁显良是古诗英译的极大成者,二者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译作,形成了各自的翻译风格,提出了不同的翻译主张。许渊冲先生主张诗体译诗,并将"三美齐备"作为诗歌翻译的实践原则和评价标准;翁显良先生主张散体译诗,认为译诗的关键是"再现意象"。两种主张孰优孰劣,众翻译家各执一词。该文试从两位英译《登鹳雀楼》和《登幽州台歌》入手,对他们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古诗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学的重要手段.许渊冲和翁显良是古诗英译的极大成者,二者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译作,形成了各自的翻译风格,提出了不同的翻译主张.许渊冲先生主张诗体译诗,并将“三美齐备”作为诗歌翻译的实践原则和评价标准;翁显良先生主张散体译诗,认为译诗的关键是“再现意象”.两种主张孰优孰劣,众翻译家各执一词.该文试从两位英译《登鹳雀楼》和《登幽州台歌》入手,对他们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诗不可译”是很多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所坚持的观点。从翻译实践出发,坚信中诗英译是中国古诗在外语世界乃至整个世界文学中继续存活的方法。中诗英译无论是由外国译者还是中国译者来进行,都有各自的长处和无可避免的天然弱点,而在世界文学语境下,“合作翻译”是中诗英译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诗英译的大家之一。许渊冲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提出了系统的中诗英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试结合实例介绍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其技巧。  相似文献   

5.
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 1845—1935)是早期韵体译诗代表人物,其诗歌翻译作品在西方影响很大,且被认为其译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目前国内学界仅对其韵体译诗实践的得失利弊进行评价,而未能从其译诗的艺术特色和魅力展开多维度、多层面的解读。本文从意义表达、思维方式、情感表现和文学文化诸多方面对其译诗艺术先作语际层面的多维观照,探究其翻译观和文学文化观的实践过程,并结合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非语言艺术对其译诗手法和技巧进行符际阐释,探究其译诗观和文学文化观的实践效果,彰显译者的翻译艺术特色,开拓古诗英译艺术研究的新路径。本文提出译诗研究不仅要重视语际层面的多维观照,还要注重语际与符际翻译之间的互动转化,不断创新文学翻译的跨艺术表现,努力拓展翻译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保红教授的新著《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2018)以中西共八位译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各位译者所处历史时代的诗学与翻译诗学,深入剖析各位译者的翻译观。通过对大量译例文本内及文本外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每位译者的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的选择进行了庖丁解牛似的剖析,并据此对比分析了中西两大译者群在五大方面表现出来的典型差异。与一般的古诗英译研究相比,该书的翻译诗学及中西对比视角均显得独树一帜,而作者开创的从绘画、书法等多维艺术视角对译诗进行研究,定将引领古诗英译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的英译事业自1871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诗经》之后日渐繁荣。随着译诗实践的增加,古诗词英译的困难使人们觉得有必要进行专门研究。最初的古诗词英译研究者主要是翻译实践者,他们将自己的译诗经验和感悟加以阐释,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了独特的译诗观。  相似文献   

8.
卡洛琳·凯莎在她的《叩响寂寞》一书的前言中坦白地承认:她的诗作受惠于阿瑟·韦利翻译的中国古诗。 凯莎正是从韦利的译诗中获取素材将其一组八首诗定名为“拟中国古诗”并题献给韦利。凯莎率直地承认,她从童年时代起就读韦利的译诗,并说:“像我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我受他的恩惠和对他的热爱是不可计数的。 无可否认,由于卡洛琳·凯莎的“拟中国古诗”是基本上模仿阿瑟·韦利的译诗,要谈论中国诗本身给予她的影晌是因难的。  相似文献   

9.
爱伦·坡的诗作The Raven在中国译介流传甚广。其早期和晚近的两个中文译本《阿伦波鵩鸟吟》和《乌鸦》各自具有鲜明的翻译特色。白话自由体译诗《乌鸦》采用直译,质朴平实,用词精准。文言骚体译诗《阿伦波鵩鸟吟》采用意译,韵致典雅,古韵悠长。作为学衡译派的代表性作品,《阿伦波鵩鸟吟》反映了比较文学视野下古今中西互相映照、对观并流的文学主张,但在归化置换英诗内容的过程中产生了修辞丢失、省译、增译、错译等诸多翻译失误。翻译不是主观创作,而是基于一定客观标准的语言表达艺术。与白话自由诗体的忠实、显白相比,文言古体译诗不仅误译较多,而且对翻译失误有更高的隐匿性。文章指出,于严肃翻译的要求而言,文言古诗译体难以担当可靠翻译,也不如雅洁的白话在当今读者群体中更能激发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派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庞德不仅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而且还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在中诗英译过程中,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是中国古典诗歌外译的大家,在汉语古诗外译方面成就斐然,被《中国文化报》誉为"国内外将中文诗词翻译为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渊冲翻译中国诗歌的标准是他本人提出的"三美论",即认为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他还认为翻译求真而诗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许渊冲主张以诗译诗,在他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其所翻译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押韵的。基于此,简述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理论,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许教授的诗歌翻译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诗歌翻译不能为了押韵而押韵,避免出现"因韵害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译事不易,译诗尤难。诗歌的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在简要评述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的基础上,对一些中国古诗的英译本进行比较研读,提出古诗英译时应遵循对等原则,着重探讨如何在音、形、意等方面达到对等,进一步证明中国古诗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使用语料库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理雅各所译《诗经》两个版本(1871年版和1876年版)的译本特色、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以及汉语古诗英译的动态性特征。研究发现,1871年的译诗为无韵体自由诗,在译诗建行和词语翻译上忠实于原诗,译本前言对《诗经》和翻译策略的介绍较为详尽;1876年的译诗采用英诗韵律,在译诗建行和词语的翻译上改写较多,译本前言对《诗经》和翻译策略的介绍较为简略。这些差异反映出了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的三种动态性特征:(1)译诗形式影响译诗词语的转换;(2)译者的诗学观决定采取何种译诗形式;(3)诗外策略阐释译诗正文和诗内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慧玉  郑洁 《海外英语》2014,(9):158-159,174
该文将成仿吾先生的两种译诗方法——表现的翻译法和构成的翻译法——同王宏印教授对"化境"标准的因素分解相结合,提出中国古诗英译中的"取舍得失",并运用这一组合理论比较分析《游子吟》四个英译本中各语言因素、文学因素的取舍得失。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具体物象的运用是诗人达到其以诗传情之目的所常用之手段。由于意象所蕴含之民族独特性,或许目的语中存在其对应物,然则翻译实践中却很难实现其真正对等。本文着重援引中国古诗英译的一些译例对古诗英译中就此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探讨,以期对文学翻译初习和爱好者有所启示思考并予以共勉。  相似文献   

16.
陈贞 《文教资料》2010,(15):35-36
中国诗歌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是哲学思维有着深刻的渊源。中国传统哲学范畴能够被用来考察诗歌的成文之道,自然也可以用来指导译诗之理。本文拟从我国古诗英译中经常出现的物我剥离这一症状出发,用我国物我交融的哲学思维来指导古诗英译,并通过翻译实践论证在我国传统哲学指导下,更有利于转存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张密 《双语学习》2007,(11M):196-197
“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中国的古诗用字凝练,言简意赅。这一方面体现了古诗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又给译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过诗虽难译,还是可译的。本文旨在以其英译唐诗《枫桥夜泊》为对象,分析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古诗英译总体来讲分为两大派,韵体派与散体派。韵体派代表许渊冲先生主张以诗体译诗,传递原诗的音美,意美,形美;而翁显良先生则是散体译诗的大手笔,主张抛却诗的韵律和形式的束缚,再现原诗的意象。本文以《春晓》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分析对比“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各自的得与失,提出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一诗可以多译,不必拘泥于“形意”之争。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初 ,西方诗人对中国古典律诗的形式及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试图从中吸收有益的东西以充实自己的诗歌创作。许多诗人开始尝试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作为意象派诗人的庞德 ,在翻译中国古诗词时 ,联想到中国古诗词的意境 ,在翻译中进行了大胆的改译 ,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对庞德而言 ,意象主义不仅与维多利亚传统诗的创作技巧相关 ,而且还是涉及对诗的性质及作用的态度问题。在诗的创作上 ,传统内容的突破往往伴随着形式和手法上的创新。中国古诗对庞德的意象诗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意象并置。中国古诗中特别…  相似文献   

20.
《唐诗英韵》是晚清官员兼学者蔡廷干英译中国古诗的代表作,也是近代中国英译汉诗的开山之作。本文从译介动机、译介策略、译文接受三个方面探讨这一译作以及蔡氏的翻译实践。研究发现,蔡氏译诗具有明显的文化和政治动机,而为了实现其动机,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有利于目标读者接受的归化策略和明晰化策略,体现了强烈的读者意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当下语境下探讨蔡氏译诗,对译者素养、翻译模式、读者意识和翻译策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