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贬谪,是中国古代文人一个难以逃避的话题,对作家贬谪遭遇及贬谪情感的表达。便成为了古代文学创作中一个很重要,也很常见的内容。贬谪,以其残酷的政治迫害性和特殊的情感激发方式,在改变贬谪者社会人生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文学创作的内容、情感与风格特色,并因此对文学创作本身,产生了鲜明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贬谪是封建统治者对罹罪官员的惩罚,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贬谪文学是政治制度的产物。唐贬谪文学是唐代士人人格的一面镜子,唐代的贬谪文人促进了唐贬谪文学和文化的繁荣,丰富了唐诗的内容;贬谪文人通过对贬谪地的山川、风物、人情的抒写、宦海沉浮的叙述,表达自身政治的失落、人生的悲惨、迁谪的痛楚,以此来表现贬谪文学的主题,其创作手法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3.
唐代贬谪文学是贬谪文人人格的一面镜子,是政治制度的产物。唐代的贬谪文人促进了唐代贬谪文学和文化的繁荣,丰富了唐诗的内容。贬谪文人通过对贬谪地的山川、风物、人情的抒写,宦海沉浮的叙述,表达自身政治的失落、人生的悲惨、迁谪的痛楚,以此来表现贬谪文学的主题,因此,促进了唐代贬谪文学和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迭遭贬谪使苏轼溶入了现实生活,根植于社会实践中。体察民情,关心民瘼,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政治受挫,思想成熟,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贬谪是"根",文学成就是"果",贬谪促成了苏轼辉煌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5.
唐代元和贬谪文学有其特殊的风格,极度深沉悲壮,“孤愤”情怀是其主要内容。表现的方式或直接抒情,或以寓言讽刺,或将强烈的孤愤与饱经沧桑的悲凉心境相融,以深刻的理性去审视社会,解悟人生。或将强烈的孤愤之情融入对历史的观照与反思中,赋予深厚的现实内含。从而构成了元和贬谪文学的精魂——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6.
北宋遭受迁徒、贬谪之苦的诗文家众多。北宋人在贬谪期间所创作的诗文,在文学风格和审美情趣上与前人(特别是唐代)的有所不同,大多表现出高矿平远、淡泊闲吟、乃至戏谑调侃的特征,实现了对传统贬谪诗文以悲为美、且多表现哀怨愁苦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大都来自文人墨客的低唱悲吟,仕途上的坎坷造就了悲愤激昂的千古奇文.于是,贬谪文化和贬谪文学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柳宗元为例,正因为柳宗元性格中的“愚”性情结和渔翁情结的影响,才造成了柳宗元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正>贬谪文学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现象与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贬谪文人基于贬谪的背景,将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生命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将个人的精神生命融入文学作品,折射出特殊的生命境况下,一个人的政治品质和人格精神。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很多贬谪文学,其中最具特点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篇文章。这些先贤大儒努力以"乐"诠释人生,直面政治生活的挫折,在各自的贬谪路上走出了不一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贬谪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它有着由"文学史"的批评研究向文学理论研究提升的广泛空间以及相当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应利用各种批评形态对贬谪文学展开多元观照,并以范式转换拓展贬谪文学研究之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诸多贬谪文学作品。学好此类诗文,必须明确作品的情感主题,也需要了解一些贬谪诗文中常见的审美意象。笔者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发现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情感主题大体包括忧国为民之怀、乐观旷达之态、悲苦落寞之感、洁身自好之志四种,常见的审美意象有月亮、山水、草木、禽鸟等自然类意象以及酒、刀剑、英雄等人文类意象。希望通过对贬谪诗文情感主题、审美意象的梳理,能为语文教师在品析课文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贬谪文学是探讨文学活动过程中作家审美心理的一个独特视角。贬谪这一特殊的社会生活遭遇,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心理上受到重大创伤,导致一种缺失性情感体验。缺失性情感体验一方面促使主体产生文学创作动机,另一方面导致主体生成一种特定的审美心理,由于这些特定的感知和想象方式,形成了贬谪文学作品在语言、意象、意蕴层面上特殊的心理蕴含,从而使贬谪者作为创作和接受主体两方面得到超越性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2.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化转变;从贬谪词文本呈现出的空间构建模型及空间特点入手分析,发现其空间书写对象以宫室建筑和水域空间为主,空间观感呈现华丽与清冷共存的特点,也反映出词人心态由对往事留恋向现实绝望转变。从空间视角对秦观贬谪词进行审视,会对地域与词风、词作本身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4.
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旨在研究地理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学中的地理现象。"河西文学"作为河西走廊一带的文学,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关于"河西文学"的概念却一直没有人做出过科学的界定。通过界定文学概念的常规方法,从文学地理学的视野,对"河西文学"作了科学的界定,这对河西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贬谪一向被认为是促进文学发展的契机,但人们忽略了贬谪对作家的创作内容、人生道路选择和创作风格的影响不尽相同。贬谪如同一块试金石,形象地再现了作家被逼上绝路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以及品质的选择。关注作家人品与文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促进文学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因素,从而使我们对作家作品有更加准确到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在仕途失意之后,继承古代士大夫发愤著书的传统,用创作来宣泄自己的苦闷、寂寥的情绪,从中寻求慰藉;另一方面他坚持"文以明道"的思想,积极关注现实,用文章来阐明圣人之道,反对忽视内容、只重外在形式的创作。因此,其文学创作才会在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中唐文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元稹一生,经历过多次贬谪,贬谪对元稹的人生与创作影响深远,它将元稹从权力中心疏离了出来,闲散弃置的谪居生活客观上为他专注于诗歌创作提供了机会。贬谪所导致的人生陡降使元稹更真切直接地感受社会与人生的艰难,受此影响,对贬谪骚怨情感的抒发与具体谪居生活的描写,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反复的贬谪迁徒,使元稹有机会感受谪居地不同的人文风物,它在开阔了元稹眼界的同时,也拓展了他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  相似文献   

18.
夏伟刚 《文教资料》2007,27(35):17-19
唐代众多的贬谪诗文,从题材、体式、风格等方面都超越了中国贬谪文学的传统,不仅增加了唐代文学的浓度、厚度和光泽美感,而且对后世贬谪文学的发展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不少贬谪文学作品,教师要对教材中“贬谪文学”的文本层面进行深度解读,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其展现出的价值意义进行多元解读,力求挖掘其中能够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在评价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时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是以做官为最大目的,所谓‘学而优则仕'是也."的确,"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理想及价值的主要途径,问题是,他们一旦靠读书做上官以后,就进入到了沉浮的宦海之中,稍不留神就有遭贬谪的危险.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发现,许多做了官的知识分子都有遭遇"贬谪"的经历,有些人一生中遭受贬谪的次数多达三四次.从战国时代的屈原,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再到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等,这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哪一个没有经历"贬谪"的遭遇昵?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贬谪"文学史也不过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文章来自现实生活对作家的触动而造成的作家思想感情的郁积.我们不妨就把与"贬谪"相关的文学创作称之为"贬谪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