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90后大学生最依赖的大众传媒。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环体之一,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并使其更好的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是摆在每位教育者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本文就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90后大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合理构建、利用新媒体环境,推进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网民主体的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盛行的时代,多元的网络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积极意义上看,网络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接触新思想、新观念的渠道,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增强了大学生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同时,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点,也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迷失、道德情感冷漠和道德行为失范,甚至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对策,即充分利用新兴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引导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积极的网络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3.
养成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以养成教育为载体,联系大学生实际,把握大学生成才规律,在现实生活的践履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及心理习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而对大学生养成教育最为重要的时期就是大学生的低年级阶段。针对新时代的大学生特点,如何在大学生入学之初通过一系列的养成教育手段帮助新生较好的适应大学生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要做好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老师就必须要全面了解90后的思想状态,努力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以便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开展工作.本文首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阐述人格及人格教育的概念入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网络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因素,最后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6.
网络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但是,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也给9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规范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成为促进他们成长成才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7.
许哲 《华章》2011,(17)
当下的大学生,开始了由80后向90后的过渡.他们已经成为网络传播的中坚力量,其网络传播具有前卫性、逆反性、群体性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表现多样,其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减少人格内部冲突以及强化角色行为,从而给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教育者应当努力做好网络阵地的建设工作,使网络成为人格健康发展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9.
90后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电脑、电话、手机等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已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他们在参与学校及社会活动时,有着与其前辈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教育工作者应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熟悉他们独特的沟通方式,即主要为网络社区沟通、即时聊天工具沟通、网络群沟通,实现与他们的完美沟通,达到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在理论上具有健康人格塑造的功能,包括满足人格健康发展的各种需要、释放人格内部的冲动以及促使行为发生改变等。但当前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的实际作用却并不乐观,网络带来了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低水平状态、人格内部失衡和行为的病态改变等问题。教育者应当寻求积极的措施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正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校扩招背景下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了“90后”大学生的就业难现象,“毕业就失业”已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一个普遍心理.受时代变迁影响,“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人格特征,有着独特的就业心态、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应对“90后”大学生就业难,需要从调整产业结构、完善配套政策、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就业观念等多方面着力,离不开政府、市场、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已经迈进大学,高校对这些"90后"大学生党员该如何开展党性教育,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90后"大学生特点入手,根据其特点提出了针对"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90后一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应用社会学视野下的角色冲突理论来进行大学生责任教育分析,尝试使用具体的责任教育模式,探索一条理性的、追求实效的责任能力培养途径,借助于强调由角色冲突引起的道德困境来鼓励并系统地培养责任能力,提高学生应对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下的80后辅导员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集鲜明的优劣势于一身的“80后”辅导员,面对个性更加鲜明的“90后”大学生,“80后”如何应对“90后”,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80后”辅导员的优劣势的基础上,试图就“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议“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其思想、素质、行为及心理特征与其成长环境息息相关。高校要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师德建设、规范规章制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等途径,不断促进90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是现今高校学生的主力军。文章分析归纳"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并从政治经济大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及网络信息环境的变化四个方面对其特点形成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探究。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需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的增设,并注意运用网络新媒体手段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要想把大学生德育工作做好就要很好地了解德育工作的对象,掌握德育对象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模式,以期顺利地实现德育工作的预期目的,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当前我国大学生主体已是“90后”大学生,因此,只有全面掌握“90后”大学生特点,探索出符合“90后”大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模式,才能较好地完成大学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90后”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0后"大学新生在给大学校园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虽然"90后"大学新生具有善用网络、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等特点,但入学后,容易在心理、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完善管理工作机制、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帮助其实现角色转化,增强其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种感恩意识的缺失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碍于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有很多因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三个视角来看,早期家庭教育不当、学校德育的忽视、多元文化的冲击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要从大学生对感恩的认知、认同、实践三个层面入手,从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课”教师教学工作、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提出提升“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