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与变量之一,在它的猛烈冲击下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在公民教育层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外来移民大量涌入,西方国家在针对外来族群的公民教育实践中,相应地形成了以排斥型、融合型、多元文化型、跨民族国家型等为代表的公民教育模式。必须强调的是,西方国家的这几种公民教育模式并不存在明显的孰优孰劣,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是与各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商业贸易、劳工输出、移民和难民 ,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员流动 ,使得传统的、相对于国家定位的公民与公民教育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简述了西方社会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基本概念 ,公民教育的不同模式 ,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中 ,民族国家公民教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应对外来移民给本国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全球化时代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班牙在中小学开展跨文化教育,以解决移民迅速涌入所带来的教育权利、教育质量和校园欺凌等问题。通过双向融合的路径,西班牙一方面促进教育系统接纳移民,另一方面帮助移民融入教育系统,既保障了移民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提升了移民子女的学业表现,又促进了整体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全体学生跨文化素养的提升。这种“双向融合”很好地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尽管近年来,西班牙跨文化教育正向包容性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转型,但其背后不变的价值追求是构建更平等、更包容、更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公民教育讨论必然涉及文化维度的思考。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公民教育更应该关注文化问题。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遭遇了三种文化问题:在西方文化成为霸权文化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西方公民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多民族国家内部共同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社会弱势群体公民教育中的文化资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所导致的跨国移民愈来愈多,从而改变了众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民族构成。近些年来,受一系列政治、经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西方国家移民群体与世居居民之间的矛盾日臻凸显。移民群体问题业已成为西方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并且对近期西方国家现行民族政策的调整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公民观念发展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全球化的进程加深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并通过媒体、文化教育交流与援助及文化产品的渗透对我国公民观念构成了挑战:威胁我国党和政府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激化保护信息自由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冲突、挑战公民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因此,我国应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坚持文化例外原则、积极开展公民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民教育由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教育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后之道德教育。面对经济与政治的全球化发展,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优秀成果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应在认识本国公民教育之基本状况后,吸收西方教育精华,培养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8.
庞金友 《教学与研究》2006,34(10):66-72
传统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日益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一方面是民族国家的某些职能与角色正备受冲击,另一方面则是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行为体的地位与作用日显其重,但基于对民族国家内在的适应性和不可替代性、公民社会脆弱的独立性及对国家的依赖性的考虑,西方学者大多肯定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承认全球化在打破国家与社会的传统边界和力量均衡的同时,也使两者合作与冲突的机会相应增加。在他们看来,欲求两者间和谐与健康的关系模式,必须在国家和公民社会这两个支点上同时着力,进行双向的、多维的良性建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公民观念发展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全球化的进程加深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并通过媒体、文化教育交流与援助及文化产品的渗透对我国公民观念构成了挑战:威胁我国党和政府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激化保护信息自由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冲突、挑战公民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因此,我国应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坚持文化例外原则、积极开展公民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形成和流行于 1 7— 1 9世纪上半叶 ,在 2 0世纪 80年代重新复兴 ,90年代持续升温。它起初被视为改革斯大林全能国家模式的出路 ,后来又受到改革国家并调整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要求的推动。复兴以来的公民社会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 ,人们在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更全面的认识 ,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受到重视 ,研究范围极大地拓宽 ,全球化公民社会的前景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面对着文化多元性与统一性、民族性与全球性、冲突与和平等价值的矛盾。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强调自由民主的公民资格的普遍性,同时尊重差异;以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为基础,培养世界公民;强化和平文化的营造。强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全球相互依存理论的兴起,原有的以民族国家为背景的现代公民教育理论不断受到挑战。全球公民教育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一思想在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已经有所体现,许多学者投入对其研究中,从而逐渐形成一股思潮。全球公民教育思潮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最初的世界公民教育的思想因子逐渐地萌发和成长,经历了萌芽、确立和发展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教育日益为各国重视.关于公民教育教材的编写,各国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一,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本文在对中英两国现行公民教育教材作扼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目标、内容、编写体例三方面对此两种教材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进而反思我国公民教材可以改进的路径,以期对完善我国公民教育教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国际教育的初衷是达成世界范围的国际理解,促成世界公民的出现。这一潮流虽然带有理想化的特征,但却反映了教育思想的欧洲人本主义精神。西方的国际教育思想虽然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之间的跨文化认同,然而朝向欧洲中心主义的偏移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面对全球一体化带来的公民身份认同危机,纷纷颁行关于公民教育课程的政策法规,以实现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在这一进程中,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四国的公民教育课程改革较具代表性。课程目标制定的专业性及明确性、课程资源的可获取性、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资金支持的连续性以及课程研究、评估和监督的持续性,成为影响公民教育有效实施的几大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主动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对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持续下降将影响民主的稳定与发展的担忧,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把实施主动公民教育作为主要政策追求,在加强学生在学校与社区生活中的参与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等各种教育途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培养知情的、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  相似文献   

17.
18.
公民教育的进展研究:发达国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国际范围,人们都开始对公民教育产生新的兴趣。越来越多具有多元文化的民主国家对作为民主公民教育基础的人权教育的国际共识、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关系的冲突特征、许多民主的民族一国家对公民(特别是年轻人)的政治参与水平以及对种族主义倾向的反民主运动的忧虑等,都被看作是引进和加强公民教育的原因。一个由国际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考察、研究为我们确认了多元文化的民主体系中公民教育在教学方面的一些重要原则、概念以及公民教育对学校课程的促进。发达国家在实践方面的经验显示,成功的公民教育要求一个清晰的政策框架和专业的教师培训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经济、生态及社会文化等的全球化,在知识社会的推动下,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并与高等教育的知识本质和世界主义特性相契合,高等教育全球化势成必然。从操作范式来考察,高等教育过去的“象牙塔”和“科学共和国”理念正在被“民主交往中心”和“知识生产网络节点”所取代;世界公民教育、各种全球化理论和众多的全球及区域性制度等构成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的话语空间;控制模式让位于治理模式,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样本、“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式”等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的技术已趋成熟。目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断言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已取代旧范式还为时尚早,但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高等教育范式的转型并非前后不可通约,而是新旧并置,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是人文范式与科学范式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