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首当其冲”不要断章取义关于“首当其冲”,要说两点:一是怎样讲,二是怎样用.先说怎样讲.“首当其冲”,《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其他辞书的释义基本相同.这个解释无疑是正确的.至于为什么这样讲,便其说不一了.“冲”,一般都释为“交通要冲”.“当”,有的释为“面对”,有的释为“处在”,有的释为“承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报刊的“扩版热“使得我国报界进入了“厚报时代“.扩版在给读者带来更多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无效信息“和“泡沫版面“的泛滥.要杜绝“泡沫版面“,就必须努力挖掘“有效信息“.本文试对此进行探索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21):60-64
22 刀(刂(勹)) 23 力 24 又 25 厶 26 廴 22刀(刂(勹)) “刀”,象形字.几千年来,“刀”的变化甚微. “刀”的本义是指兵器. “刀”是部首,有两种写法,一为“刀”二为“刂”.前者有“刃、分、切、召、初、券、剪、劈”等,后者有“列、刖、刺、刻”等.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我们不难看出,“刀”部首内汉字并不多,“刀”的附形部首“刂”却不少. 先分析“刀”部首的字. “刃”,指事字,“刀”上那点指明刀口所在位置,表刀刃.“忍、韧、纫”等均从“刃”表音.  相似文献   

4.
春节趣谈     
“年“的起源与“春节“的由来   “年“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日“、“月“、“年“是组成历法的三要素.   远古时期,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首先根据太阳出没规律产生了“日“的时间概念.至农耕和畜牧业产生以后,人们经过长期观察,逐步掌握了月亮圆缺的规律,于是他们以“日“这个时同单位来计算月亮变化的周期,进而产生了“月“的时间概念.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人们需要掌握较为准确的农时和季节的交化,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年“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5年的中国报业,有人曾用“疲软“和“四面楚歌“来形容.还有的说,中国报业的“严冬“季节已经来临.我想,这有些言过其实了.……  相似文献   

6.
济南名泉     
济南素有“泉城“的美誉.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赞誉到: “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称赞说: “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相似文献   

7.
一、教育明灯师长蓝色二、1.《呐喊》辛亥革命2.茅盾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2.冰心吴伯箫4.元明施耐庵5.十九守财奴(或资产阶级暴发户) 三、1.“胡”改作“狐”2.“符”改作“副”3.“烈”改作“冽”4.“泪”改作“唳”5.“骄”改作“矫”6.“剑”改作“箭”  相似文献   

8.
报纸新闻客户端的探索 1.“上+下”导航界面.报纸新闻客户端普遍采用“上+下”导航界面,使界面导航优化、产品一目了然、操作方便快捷,且内容丰富.如“上游新闻”将界面设置为上方导航条和下方导航条,上方导航条分为“头条”“重庆”“视频”“上游号”“悦读”“洞见”等内容,下方导航条包括“新闻”“视觉”“对话”“活动”“我”五大板块,界面清晰且操作便捷.“并读新闻”“九派新闻”“猛犸新闻”等均采用此种界面.  相似文献   

9.
“实物档案“即以实物为载体的档案,档案界对它的争论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真理越辩越明,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实物档案“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成立与否,却见仁见智.一方面,无论是从实践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的角度,人们都接受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的存在.在实践上,各个档案室、档案馆都收藏有不同数量的所谓“实物档案“.……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意在笔先”.这句话是说凡做文章者,必须在动笔前确立主题思想.新闻工作者也是如此.在现代传播过程中,记者作为传者的主体,是靠“立意”去影响受众的.传者“立意”,难在“常写常新”.否则,就会出现“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传播弱效,甚至无效.于是,同仁们刻意追求新闻立意的角度,已成为家常便饭.我从童年时玩的“万花筒”(学名叫“多棱镜”)受到启发:转动“万花筒”,不同棱面,有变幻无穷的成相效果.传者写作新闻,是生活现实的二次成相,也需“多棱”观察.于是,我在十几年的传播实践中,尝试“多棱立意”,用新闻之笔去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耩”之农具义,传世古今字书均不载.农史专家们的意见也不统一,近年逐渐认同“耩”无农具义的结论.但是敦煌字书及雇工契提供了丰富的例证,表明“耩”有农具义确凿无疑.“耩”是一种小型犁头,又叫“劐”、“种金”,属于农具部件.与不同用途的农具配合使用,有“耧耩”“耩子”“劐子”等称谓.  相似文献   

12.
陈昌清 《青年记者》2016,(23):124-125
在数字化大潮的迅猛冲击下,曾经盛极一时的纸媒似乎正步入“寒冬”.面对这一现实,一直在纸媒中处于弱势的“农”字报的明天在哪里?有人说,网络化对乡村的渗透有“滞后效应”,对“农”字报的影响会有段“时间差”.这一说法在实践中似乎也得到印证.放眼全国,“农”字报面对这股报业“寒流”仍保持表面上的平静.笔者在“农”字报深耕十多年,已察觉这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站在这一时代节点上,“农”字报人应迅速把握“时间差”,加快转型步伐,早转早主动,迟了就被动.如果不动,冬天也会很快到来.“农”字报未来该如何转型?笔者认为,做“联通城乡”的桥梁和使者,是“农”字报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若顺利转型成功,它们将迎来一片新的“蓝海”.  相似文献   

13.
“万亿度“存在两个问题,“万亿“不能连用,“度“为废弃单位.正确的表述应是1015瓦时.  相似文献   

14.
“你觉得你学习好,就把自己当成‘夜郎’了.夜郎自大,谁佩服你?”这是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其实,“夜郎”是“国”不是“人”,这句话中,错把“国”当成“人”了. “夜郎自大”是个成语.汉代班固的《汉书·西南夷传》:“滇王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相似文献   

15.
在写新闻报道的时候,“国事”和“国是”是经常要用到的两个词语,如果不掌握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就会用错. “国事”一词语出《战国策·燕·三》:“出见田光,道太子日愿图国事于先生.”“国事”意为“国家的大事”,也可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事情. 与“国事”同音的近义词是“国是”.“国是”一词语出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士民哉!”“国是”意为“国家大计”.“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愿相国与诸士大夫共定国是”中的“是”即为“法”也,是国家长治的大政.这样看来,“共定国是”,即可解释为“齐心协力地商定国家大事” “国事”和“国是”虽然都是名词,都指国家的政务、政事.但二者同中有异: 一是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前者多指具体事务,词义较实;后者多指大政方针,词义较虚.  相似文献   

16.
偷书那点事     
孔乙己先生有句名言,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先生很可爱,他在玩文字游戏,搞同义词辨析.在我们的印象中,偷和窃是一回事.查字典,窃的意思就是偷.但孔乙己偏偏要将这两个字区别开来,以证明自己并非下三滥.他终究是穿着长衫喝酒的人,虽然只能像普通劳动者一样站着.他怎么会“偷”呢,他是“窃”.细究“偷”和“窃”,还真的有区别.不仅“窃”是书面语,文人用,透着几分高雅;而且“窃”的本义是“以米为穴”,意思是虫子在穴中偷米吃,颇有雅趣.而“偷”呢,老百姓的口头语,自然俗一些;而且“偷”者总有点鬼头鬼脑,见不得人.所以偷偷摸摸让人看不起.孔乙己不能让人看不起,所以要红着脸争辩,这正是孔乙己的可爱处.  相似文献   

17.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12):59-61
11八(丷) "八",会意字.从甲骨文到今天,“八”基本上是一撇一捺,大都表示一个东西被分成两半的样子.因此,“八”就是“分”的意思.小篆“八”像是两个人背靠背,也有“分别”之义. 如今,“八”分别之义已经被“扒”得干干净净,当数字用的“八”是同音假借的结果,当然也是一借而不还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从出生到告别人世,都离不开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但是,“衣”却放在“食”的前面.为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古人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天下治”后,“食”的问题当然可以得到解决.所以“衣”在“食”前,是有一定道理的.沈从文先生写了一部《中国服饰史》,对中国自古以来的服饰变迁作了开创性的论述.1995年,黄能馥、陈娟娟也出版了一部《中国服装史》.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6,(3):13-14
过去的一年很不寻常.即便是寻常人,也遇到了很多不寻常的事.“六月股市”惊心动魄,“全面二孩”喜出望外……变革之潮汹涌澎湃,想做一个超然于外的旁观者似乎很难. 在历史的坐标上,2015年注定是一个重要节点.“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已经描绘了未来五年的新愿景.古人说“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但是圣贤们的小康理想在历史上并没有实现过.“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意味着人人共享,不让一个人掉队.未来五年被看作事关成败的决胜阶段,习惯谈“总值”和“人均”的人得换脑筋了,经常抱怨“被平均”的人则会看到更多的“补短板”,关系到每个人的大变革正在铺陈.  相似文献   

20.
“三甲”“屈居”“问鼎”和“染指”,是媒体报道体育比赛时常用的所谓“体育术语”.在阅读报刊和观看电视时,笔者发现这四个词语常被错误地运用. “三甲”源自我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自宋代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三甲”人数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以清代光绪癸卯科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 74人.如此看来,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三甲”是殿试中榜进士中的末等即三等.“三甲”包括的人相当多,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因此,是不能用“三甲”来指“前三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